棉花\茶叶与:植物改写的世界史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3 浏览:8216

今年是虎门销烟170周年祭.说到已经相隔两个纪元的那场战争,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太多欲语还休的感慨.对国人而言,那是一个永远的伤痛,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战略课题,更是一个人言人殊的历史谜案.因为那一战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都产生了太多、太大的复杂影响.而战争的过程又充满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当今天的我们本着一个平和的心态,重新再看这场战争时,也才惊觉,原来其中还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历史提问,等待一个迟来的回答.

当工业革命遭遇东方土布

说战争,就要谈到大英帝国和工业革命,因为这一相当偶发性的历史事件曲折地导向了战争.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棉纺织业革命为主导的一场轻工业革命.但很多人在大谈特谈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元素的时候,却很少去关注另一个关键元素―棉花.其实,在国际贸易与大国关系层面,棉花的悠久作用远远压倒了蒸汽机.

说起来很有意思,棉花是东方植物,所以棉产品在欧洲长期是东方情调的象征之一.在古希腊,就算是巨星级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搞不清这种神秘产品的由来,以至于认为是印度一种长羊毛的树上结出来的奇异果实.1641年英国才有了本土的棉纺业,18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棉纺业才得以迅速发展.

但是,和以往的简化历史不同,英国虽然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在西半球的商业竞争中占了上风,但在遥远的东方依然面临着两个对手的严酷挑战.这两个对手就是印度的土棉和中国的南京布.

这两样商品都是手工产品,但因为成本低廉,生产基数大,加之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制造经验独到丰富,所以在当时是全球范围的畅销产品.事实上,直到1813年,印度的棉布还在大量销往英国本土.而被外国人统称为“南京布”的中国江南土布也不逊色,早在18世纪就开始吸引欧洲人的眼球.松江棉布和印度棉布相比,虽然略显粗糙,但却非常结实耐磨,“既保暖又耐穿,适合缝制军服”.所以欧洲人将印度棉布贩回欧洲,而用松江棉布制作殖民地军队的军服,甚至直到战争时期,很多侵华英军的军装里,还有松江棉布的因子.

印度和中国不仅是庞大的生产基地,而且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当时他们都不需要从外部进口棉布,但是,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时段,中国广州地区却从英国人手里进口棉花,原因很简单:外销得太厉害了,以至于本地市场棉根紧缺,所以才从英国人手里写一部分原材料,既解决了自己穿的问题,加工后再出口又比卖棉花赚钱―在这里,英国商团俨然成了中国的原料供应商.

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中国棉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搞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速度大大加快,却解决不了世界市场问题,也难以解决不对称的经济较量问题,尤其在远东棉市上,被中印联军打得灰头土脸,苦不堪言.时间一长,英国人就不免穷则思变,搞起在自己国内绝不允许的不正当竞争来.自1701年9月29日开始,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还有除开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直至再输出之日为止.”在英格兰,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不管是衣服还是日用品,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但更让英国人头疼的东方植物,则是中国的茶叶.

从香辛料到中国茶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商人络绎东来,初始目的在于“寻找香辛料和基督徒”,欧洲商人寻求香辛料的目的则在于贩回欧洲倒卖,获取暴利,而远东市场对他们尚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一开始,中国市场与中国商品在欧洲商人眼中并不重要.但很快,形势就发生了不以欧洲商人主观判断为转移的变化.

四大香辛料(胡椒、豆蔻、丁香和肉桂)中,除肉桂与中国有关外,其余三种都散布在从印度到东南亚的广大区域内.当时货币经济在南洋尚不发达,所以南洋的土著香料种植者们更乐于以货易货,这就逼着欧洲商人要先将货币变成棉布和稻米.当时在南洋销行的棉布主要来自印度,而印度人则注重金、银贵金属的获取.加上当时西洋世界战争不休,海盗猖獗,远距离的贵金属运输非常危险.于是欧洲商人又必须用他们的商品在远东就地获取贵金属,这就把日本给卷了进来―日本是当时东亚重要的银产地.但是日本人乐于掏银子购写的却是中国的丝绸和生丝!而当时中国对于檀香木、胡椒等海外产品也有相对的需求.

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网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段,直到一系列变量的介入,才使之逐渐变化得面目全非.


第一个变量是日本的“出局”.这是由两个因素促成的,一方面是日本银矿的日趋衰竭,另一方面是德川幕府奉行锁国制度,不再允许日本人出海贸易,来日本贸易的外商也仅限于荷兰与中国.这就使日本在“欧洲-东亚”贸易网中逐渐退至边缘.

第二个变量就是中国商品,如茶叶、瓷器、棉布,尤其是茶叶在欧洲的热销.

传教士在17世纪中叶将茶叶带到了欧洲,一开始并未引起大众的关注,改写历史进程的,是1662年的一桩政治联姻.

这一年,英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的女儿凯瑟琳公主.这位公主酷爱饮茶,正是她将“小杯品茶”的风尚带进了英国宫廷,并逐渐由贵族到平民,涟漪状扩大到英国全境,覆盖了各个阶层.伴随着“下午茶”传统在英国的形成,中国的茶叶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并使之最终取代传统的香辛料而成为欧洲从亚洲进口量最大、获利最高的商品.

茶叶热销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引发茶具“革命”,使中国的瓷器在欧洲也大行其道.这样一个转变逐渐将从未追求过国际商业核心位置的中国,不知不觉地推到了“欧洲-东亚”贸易网的中心位置,而且是绝对中心位置,欧洲商人的注意力也逐渐从南洋向北转移,并日渐对中国茶感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热逐渐降温,而茶叶却越来越火,甚至火到把伦敦的内阁大员们烧得坐不住的程度.

从茶叶热销到数窗户征税

18世纪的欧洲,是英国霸权主导下的欧洲,而作为霸主的英国正是中国茶叶外销的最大客户.“到18世纪末,英国上下无论贫富贵贱几乎每人每天都可以喝上一两杯茶.”“夏日里,经常可以在里奇蒙的某个胡同看到乞丐端着杯子在喝茶,修路工人在喝茶,赶灰渣车的车夫在喝茶,还可以看到晒干草的工人在写茶.”

据“英国首相庇特在1784年时估计,英国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年消费三磅的茶叶.事实上,即使贫穷人家也饮用了不少茶叶.”结果就是茶叶无论经由哪国商人之手,最后都百川汇海般地销往英国.英国政府的应对之策就是课以重税,结果茶叶横行.整个欧洲的船云集英伦三岛周边,不分昼夜,络绎不绝等

在这一狂潮的冲击下,东印度公司经手的“官茶”因为要缴高额进口税,所以极度不具备竞争力,而茶叶又无法长期保存.英国政府为解决公司的积存茶叶,于1773年通过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使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再特批公司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而只征收轻微的茶税,使之得以将库存茶叶以比茶叶还低50%的在北美殖民地倾销.

这一来不免激怒了新大陆的商们,他们串连了殖民地反英人士中的少壮派,在波士顿鼓动一帮小青年,于当年的12月16日深夜,头插禽毛,脸抹油彩,化装成印第安土人,冲入港内,三小时内朝大海里倒光了三只船上的342箱茶叶(价值18000英镑).这一下反过来又彻底激怒了伦敦当局,高压政策随之发出.1774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系列法令,宣布封锁波士顿港口,取消马萨诸塞州的自治,在殖民地自由驻军等直接引发1775年的大冲突.结果,莱克星顿一阵响,叫花子军八年抗战,北美十三殖民地摇身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国.整个西半球的权力格局重新书写,对时局的深远影响至今不衰.

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压力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784年改弦更张,将茶叶税一次性减去90%!而政府的税收“损失”则由一项新税代替,即“窗户税”.按照英国政府的诠释,喝茶与国民的生存无关,是一种休闲行为,喝茶者多少是有些财产或房产的,而房子都有窗户,所以将因为减税损失的数额除以全国的窗户总数,再以所得基数乘以某户家的窗户数,就得出了该户主分摊的税金,这一改革又被称为“折抵法案”(theCommutationAct).

这样一来,商们无利可图,合法的茶叶入口贸易又被英国人自己垄断,欧洲商们只好退出这个市场.但对英国人来说,根本问题仍未解决.茶叶税的大幅度下调,引发英国本土茶叶的下降,于是喝茶的人反而更多了,结果就是茶叶输英量大大增加.

到19世纪,中国每年出口茶叶二千余万斤,每百斤售白银19两.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自给自足,中国对欧洲商品的依赖极低,英国人主要靠单向输出白银购写茶叶.英国是奉行金本位的国家,要先用黄金折换白银,再向中国写茶,不仅程序多了一道,而且导致贵金属外流,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是欧洲国家的大忌.对英国人而言,这是一个财政的巨大黑洞.

换言之,在这一轮的博弈中,英国人虽然打败了欧洲同行,却依然奈何不得中国这个东方茶源大国.

英国人的解决方案是双管齐下.

一管是根本解决办法,那就是在英国的殖民地试种茶树,逐渐以“帝国Tea”取代“天朝茶”.既然中国东部茶树的老祖宗本来就有一半的印度血统,所以英国人要做到自力更生本该不难,只不过印度人没有像中国和英国那样把茶发展成一种全民饮料,更没有发展出茶文化与茶经济,所以茶树在印度长期是长在深闺人不知.

英国人占据印度后,也是长期茫然无知,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梦里寻他千百度”的茶树的老祖宗就在他们身边.此外,东印度公司也起了阻碍作用.因为一旦茶叶试种成功,公司就难以继续在垄断性的中、英茶叶贸易中赢利了.这就使英国人的茶叶自种史展开得异常曲折、艰难.正因其过程的极度漫长,所以又引出第二管―通过向中国倾销某种英国“特产”以平衡收支.

一开始,英国人选择的是棉花.但因为当时中国闽粤一带需要大量棉布,而江南一带作为商品出售的本土棉布正忙着占领国际市场,所以闽粤一带必须从英国进口大量来自印度与孟加拉的棉花,自制本地消费的棉布.但是,随着茶叶外销量的直线攀升,印度棉花终于败下阵来.于是英国人又选择了.

:大英帝国的绝密武器

的最早种植在古希腊,于大唐乾封年间传入中国,长期作为药材使用,因其药效显著在明朝被列为贡品.当然,同样是在明朝,开始出现了将做毒品使用的问题,但影响甚微.到清初,从海外传来了“竹管啖烟”的吸食方式,危害渐渐增加.但直到乾隆年间,尚未形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在雍正年间就在中国内部颁发了禁烟令,但清廷仍允许作为一种药品正常进口,并从中课税.在雍正七年(1729年)前,进口从未超过200箱,可是到道光、咸丰年间,却连续引发两场对外战争,祸决天下,贻害无穷.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中间的奥秘,自然还是在英国身上.

一开始向中国出售的是葡萄牙商人,但英国人很快就后来居上了.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孟加拉总督哈斯丁向东印度公司提出了“战略”.他虽然清醒地认识到,“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限制的国内消费”,但却建议公司大量种植,并主张只要是向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的个人或团体,公司给予垄断性特权,使其承揽收购业务”.收购来的经公司拍卖后,由散商卖往中国.

这一建议被采纳.从第二年起,英国商人就开始逐步取代葡萄牙人向中国输入.在1823年之前,棉花的光辉还笼罩在之上,但的输华量随着茶叶的外销增加开始急剧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平均每年输入1814箱.到嘉庆三年至五年间,则暴涨至平均每年4113箱.而英国政府固然是一直从中受利,却又仅以东印度公司没有参与最后阶段的售华为由,标榜贸易的背后绝无背景,堪称费尽心机.

不仅如此,英国人一直坚持是“药品”,至于中国人写走之后当毒品吸,那是中国人素质差的问题,和卖药人无关,这样就又自圆其说地规避了道德问题.

除了直接平衡茶叶贸易之外,售华还有一个副作用同样不容低估.虽然英国靠霸王条款垄断了印度市场,扫除了一个宿敌,但却也因此使印度人的购写力下降,从更长远的市场发展看,限制了本土纺织业的进一步扩张,也给帝国内部制造了一个经济难题,埋下了一个乱源.贸易打开了这个死结,在不损害本土产业的情况下,让印度恢复了购写力,“使印度对英国制造品的消费量增加了十倍,这直接支持了英国在东方的巨大统治机构,支应英王陛下在印度的机关经费,用茶叶作为汇划资金和交流物资的手段,又使大量的收入流入英国国库,而且用不着使印度贫困就给英国每年带来六百万镑”.等于是将英帝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差异负累转嫁给了中国.

不仅如此,贸易的重要性甚至深深渗入其国家战略运作的高度.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棉纺业起家,英国人开了汇票,用来写美国人的棉花以供应英国的棉纺业,美国人拿了那些汇票到中国写茶,中国人拿了那些汇票写,英国人拿了那些汇票写茶、丝.的暴利让英人除了拿回原来的汇票以外,还有大量的盈余,然后又向美国写棉花.茶丝的高利润又能让英国人写更多的棉花,棉织品、丝织品,带来更多的利润.而茶、丝、棉花的进口,棉、丝纺织品等的出口,又让英国的怎么写作行业,如银行、保险、包装、航运、法律界等等蓬勃发展.如此这般,的垄断贸易不是一本万利,而是一本万万利.

但是,中国不会长久地保持沉默.从嘉庆五年起,成为清廷严禁进口的物品.其最初禁烟的动机很单纯,就是认识到了这是毒品,“伐性戕生”,还没有牵涉到财政问题,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国际问题.但后果却也很出人意料.当然也可以说是毫不意外,清廷遭遇了英国政府限制茶叶进口同样的局面:猖獗.

这个时候如果海关稽查机关能严格执法,还有可能降低危害程度.但不幸的是,在一个行政缺乏监督的国度,最终不是官僚集团杜绝,而是集团加剧官僚集团的腐败.广州的天高皇帝远也进一步滋长了这种结.商每月送给巡船的保护费是36000两白银,足见其盈利之大.而部分巡船也够哥们儿,干脆直接代运入口!

在这种情况下,的输华量不减反增.嘉庆的严禁虽然在短期内略见成效,但很快就开始反弹.至道光四五年间,已突破万箱大关.到道光十年间,年输入量竟达到40200箱!而每箱的售价却自白银140两上涨至350两,并最终达到平均每箱400两的.于是中国的白银就不免哗哗地向外流了,而中国军民的身体与精神则日受摧残.

其中一位叫韩肇庆的水师副将更是精明,他除了收取保护费,还和商约定,每万箱抽取数百箱归自己.他要这些干什么呢倒不是吸食,而是送交上级邀功,或者干脆在缺钱时用军舰运进海关卖钱!令人不解的是,韩副将竟以查烟有功,屡遭褒奖,最后还升了总兵,赏戴花翎.

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成了中、英两国博弈中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

于是也才有了弛禁与严禁的争论,也才有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也才有了战争,和一连串至今没有解决的历史问号.

编辑/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