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童心”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23 浏览:43887

摘 要:作为晚明文学思潮的代表性人物,李贽通过“童心说”举起了个性解放的大旗.“童心说”作为李贽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核心,高度强调了“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文体的革新和发展演变,不仅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后世的文人也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关 键 词 :童心说;性灵说;唯情论;文体革新

1.“童心说”的提出与内涵

明代中期以来,复古思潮在文坛上大行其道,他们主张文宗秦汉、诗法盛唐,提倡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首先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运动,他们原本是对明初以“台阁体”为代表的那种歌功颂德萎靡不振之风的反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们片面强调在形式上模拟古人,并认为一切文学越古越好,甚至公然声称文学创作要像“临摹古帖”一样去模拟古人的作品.在他们之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更加推崇这一主张,致使文坛弥漫着复古、模拟,以至剽窃的风气,对文学的创作与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复古文艺思潮,李贽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童心说”.

在《童心说》一文中,李贽写道:“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检测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1”这里的“童心”可以直接理解为童子之心,所谓“最初一念之本心”,就是一种天赋自然之物,一种造化于天地灵秀、与生俱来的人的纯真自然的情性.“童心”也就是“真心”,失去童心也就失去了真心.既然是真心,就应当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原初状态的心,所以具体的真心、真情又因人而异.在这里,李贽特别突出了他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夫童心者,绝检测纯真”,那么一旦被世俗的虚伪矫饰所濡染,便又不再是“绝检测纯真”之心了.所以李贽进而又强调曰:“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2”

许多人认为李贽的意思是读书明理越多就越会障碍童心、失却童心,其实并不尽然,实际上他所深恶痛疾的只是《六经》、《语》、《孟》之流.他以为人们的童心一经“道家之口实,检测人之渊薮的《六经》、《语》、《孟》3”侵蚀,便被名利所累,走上欺世盗名的虚伪道路,于是便会“言检测言,事检测事,文检测文4”,变得满场是检测.可以看出,李贽的“童心说”正是针对当时理学说教失却“真心”,专门说检测话、做检测事、把社会变成无所不检测的诈骗场而提出的.

就当时的文坛而言,代圣贤立言、点缀升平的“以时文为南曲”的逆流,粉饰现实的“台阁体”,以及矫枉过正的前后七子的“模拟涂泽”之风猖獗一时.李贽以“童心说”为核心的文学观,其用意和实质也是要提倡真情,以格检测理,逆文坛之风而行之.他提出文学创作要表现童心,就是要把文学从代圣人立言的“天理”、“模拟涂泽”的复古主义文风中拉回到人间的日常生活及人的心灵描写中来.所以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5”在他看来,童心是创作“天下之至文”的基础,只要是对现实人生的真实反映,是对人的内心真情的纯真抒写,一样可能成为“天下之至文”.

2.“童心说“对晚明文坛的影响

明代中期,文坛流派林立,纷争不断.出现了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等各家流派,但其文论大致不出复古范围.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强劲的个性解放思潮从旧有的社会文化机体中喷薄而出,给沉闷的文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这一思潮第一次抛开“文以载道”的创作律条,倡导人的自然性情的书写,从而在文学思想上开辟了全新的境地,引起了文坛创作风气的更改.李贽便是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学启蒙思潮的旗手,他的“童心说”成为这一思潮的发端.受其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学生、朋友“三袁”,焦、汤显祖、冯梦龙等又分别在诗文、戏曲、小说等方面扩展了李贽的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颇有气势,并对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艺新思潮.

李贽对三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上.“真”是“童心说”的核心内容.正是在李贽思想的影响下,三袁提出了“性灵说”,这在袁宏道的《叙小修诗》中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袁宏道赞美其弟袁中道的诗是“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前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6”所以,其作品是“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声失路之感.7”正是由于对“真”的重视,要书写真情,所以要不拘格套,情从胸臆而出.在对明代复古文艺思潮的批判上,三袁也直接继承了李贽的思想.如袁宏道《雪涛阁集序》中说:“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等唯识时之士为能其?而通其所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8”这就强调了袭古的不必要与这种做法的不科学性,是对复古派倒退文学思潮的深刻批判.这和李贽所说的“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只要表现了“童心”都是好文章,文学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思想是息息相通的.

与此同时,受李贽“童心说”影响的还有汤显祖.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与李贽、三袁都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坐而论道.汤显祖是“唯情论”的倡导者,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道:”天下女子有情宁有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留,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而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9”由此可以看出汤显祖对“真情”的推崇,只要情之至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能够倾注这样真情的文学作品必是文学的上乘之作.汤显祖对“唯情论”的推崇与李贽在《童心说》中强调文学要表达“童心”、“真心”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3、“童心说“对于文体革新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家所说的“文体变迁论”着眼于文章本身风格、体制的改变,新兴文体往往会随着文章体制、风格的改变而生.新兴文体又与文学价值观的革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出现的文体之争,无不与文体等革新与复古相关.同时,对文章变迁的重视与讨论,又往往预示着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重视.李贽、袁宏道等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也是从重视文章革新的角度切入的.

李贽在《童心说》中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10”这就指出了文章风格、体制演变的现实.袁宏道则在《雪涛阁集序》中进一步阐述了由“时”变引起“文”变以及文体自身内部发展进化的文学发展观.他们的文体变迁理论上承《易传.系辞》“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思想,与刘勰《文心雕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理论相和,下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著名论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李贽主张文体应该革新,在反对拟古论的同时,高度重视来自民间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体.他对戏曲给予极大的肯定,说《西厢记》等戏曲,不但不该受轻视,而且是“古今之至文”.像《西厢记》这样写爱情的戏曲,是作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周缘以友其端11”,抒发的是作者胸中对现实的不满,所以他认为这是“小中见大”.

小说和戏剧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晚出的文学样式.在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看来,小说不登大雅之堂.明代的通俗小说创作是很有成就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梅》都产生在明代,正统文人对这些小说是歧视的.李贽不但热情地肯定了小说的地位,而且还对小说进行评点,正是借助对新兴文体的重视,来彰显文学中真挚的情感,呼吁解放人的个性与精神,使社会在理学尚属正统之时,向人性化进化,由此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与理论史中关于古体与今体的发展线索.

4.“童心说”对现代的启示

李贽的“童心说”在今天对文学创作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创作者作为社会的一员,难免会被社会化、理性化、世俗化.过度的世俗化、理性化会使一个艺术家失去独立思考和感受生活的能力,也就无法倾听来自其心灵深处的声音.如此创作的作品难免就要背负上许多非文学的成分,这都与文学是人类自然本真情感诗意书写的本性相违背.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社会化、理性化、世俗化的过程中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的人.

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也是如此,带着一颗童心看世界,才会发现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是充满乐趣的.“童心说”告诉了人们在成年之后该如何安顿心灵,如何使它保持着一份新鲜与好奇.由此可以说,“童心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创作思想,不但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和未来;作为人的一种真挚鲜活的生存状态,不但艺术家应该拥有,而且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好好珍视它.


注释:

[1]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p125

[2] 同1

[3]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 p 126

[4] 汪文忠.论李贽“童心说”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美与时代,2010(07).p32-34

[5]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p127

[6]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四.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187-188

[7] 同6

[8]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四.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189-191

[9] 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新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p254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p128

[1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卷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p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