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可“售”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7 浏览:9715

社会生活的全面市场化已构成当下文学生存的基础维网,商务精神的灌养已导致新文学品种的价值奠基和艺术显秀,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的市场在特定的语境中转换为当代文学青年的载舟之水,青春文学不再是一个时间节点上的孤立景观而具有了与主流精英文学同样的扩展空间.所有这些,促使着我们对当代青春文学与市场的特殊生态关系重新加以审视,对作家在市场中如何保持文学独立精神的问题重新加以思考梳理.

一、文学与市场关系的生态演化

世界进入现代化轨道以来,人类价值观的拜物化与精英文学的市场化是同步发生的.中国从计划经济中刚刚走进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关系就被商品经济的新规则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舞文弄墨的“君子之雅”被遣作历史的记忆,“文学尽管仍然葆有各种抽象的美学意义,但就其现实的运转方式而言,已被纳入市场和消费领域,再伟大高尚的作品,也必须面向购写和流通;那种与社会需求无关的阁斋写作再也没有生存之处”.①文坛与市场的关系变得有如精品店之于大众超市,前者变相地经营精神商品,后者堂而皇之地经营物质商品.文学与商业的关系变化如是,文坛与市场的关系如是,在只应该展示“真”的地方却只一味地寻求“美”,“文学远离市场”如果不是作秀,至少也是研究家们一厢情愿的局域真理,不能很好地反映广域范围年轻一代的文学实际.

近年来国内外生态理论的切入,为我们提供了有异于黑格尔解读艺术与现代文明关系的思路,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发现市场与文学的关系原来不必那样悲观.从历时性角度我们可以忽略掉已经被淘汰的东西,但处在共时的角度时我们却无法忽略它,“不朽”与“速朽”原本都是“生命存有的各种繁富种类或属类”中的一种,二者缺一不可.科学家们对自然界历史构成的新解释对于我们理解文学即时性与永恒性的关系、对于如何看待文学的“不朽”与“速朽”关系极具启迪意义.它告诉我们,文学生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永恒”的,一种是“瞬时”的.通常我们所认为的“速朽”其实只是以我们不能感觉到的形式存在着,即换了存在的方式而已.“水滴上的微生动物,小得人眼无法觉察到,它虽然只生存一秒钟的时间,只以水滴为一角作为生存的领域,可是面对漠漠宇宙,它是自由的,是独立的.巨大的橡树叶子可以悬挂多少的水滴,可是,它却不能自由.”②“速朽”与“不朽”的关系就是这样.在人类世界中“唤起生命之为生命”的,是“每一‘属’、每一‘种’”,而不仅仅是那些成为“永恒”种属.同样道理,在文学的长河中唤起文学之为文学的,是所有文学样式和门类的合力,而不仅仅是主流高大的文学“橡树”.即使市场文青注定是一滴要从文学长河中蒸发出去的时尚之水,活在当下,因为它存活于市场,辐射于文坛,构成了对文学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影响,我们就没有理由忽略它.

二、文青与市场的特殊关系

“文青”是对本世纪初崛起的以年轻人为主体、以市场为创作大本营的青春文学查重复率的统称.中信出版社臧永清介绍说,当代文学小青年刚开始写作时非常纯粹,后来在市场的诱惑下开始刻意迎合某种口味,渐渐远离了纯粹.文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艺术“失贞”?与专业作家不同的是:文青最大的困惑首先在于经费的来源在哪里?作者的归宿又在哪里?文青的作品行销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计问题,他们须得借写作先谋生活再谋艺术,如果生计与文学二者必居其一,前者显然更为重要.

一直以来我们存在着某种成见,就是把市场作为文学的对立面来讨论,其实对于当代文青而言,市场的生态形塑包含很多客观上是良性的东西,比如,市场给了文青“荷叶包钉子,个个出头”的公平竞争机会;市场为文青提供了人生选择的多种机会.以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文青为例,李傻傻日前做《南方周末》的记者,赵婷婷现在负责《萌芽》杂志社的网站,陈佳勇、许佳、苏德等前后供职于影视媒体单位,郭敬明独资成立了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2006年在青春文学过剩导致的“集体大逃亡”中,大部分文青做了“查重复率”兼“编辑”,他们以市场写作的“砖”敲开了各式各样的就业大门.另有一小部分如许佳、董晓磊、步非烟、周嘉宁、颜歌、孙睿、杨哲、彭扬等,则通过“一笔之长”敲开了高等学府深造的大门.不妨想想,倘非市场之水载起了青春文学之舟,纵然文青有“十年磨一剑”的诚意,那么这“十”年他们拿什么来养活自己?还有,倘若文青这支庞大的写作队伍听从前辈的劝导集体告别市场将会怎样?后一个问题与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逻辑是一样的文坛容得下这么多的查重复率或者说文坛有能力扶持这么多文学新人吗?如果只是把极少数文学苗子栽培成文坛精英,其他人又当何去何从?李傻傻说:“我一直都防止靠写东西养家糊口等”蒋峰表示:“暂时不会把这个做职业,以后也不想.因为它还养不了我等”小饭说:“写作养不活自己,而且我还有个女儿”,周嘉宁已有过自掏腰包赴京催讨稿费的经历,所以更认为还是找个作为保障比较好.③事实上,文学远离市场只适合有产文人而不适合无产文青,不适合广大的平民查重复率.文学远离市场对于无产文青决非明智的选择.“当我站在我们所认为的文学平台上,告诉孩子们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如果孩子们听了我们这些文学主张,向我们祝福的这个文学平台靠拢一点,他们就得离市场远一些,而他们离市场远一步所失去的就是重大的.”④白烨早早看出了市场与文青的这种“血缘”关系,在2004年他就指出,当代文青“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市场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对市场在感觉上比我们亲近,与市场的结合也是很自然,等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靠近商业化的写作,进而成为大众化的作家,是非常可能的.”⑤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叹服前辈们的料事如神:当主流文坛仍滞留在“文学产业化”问题莫衷一是的端口上时,市场已激励文青将“文学产业”红红火火地升级到了“创意产业”,文青因此得以像其它产业骄子一样,成为一群尽管有点横冲直撞却终归创造了财富的文学野马.地上本没有“文”“商”合作的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事实证明这还是一条水草丰沛的路,当代文青遵循自己开辟的这条路,越过祝福者和轻视者,浩浩荡荡地朝前走,他们的前进成了我们的落后.有道是,“凡是牵引羊群往最绿的草地去的,我总认为是最好的牧者”.⑥主流文坛可以在政府的支撑下经营精英文学的“精品店”,市场文青可以在书商的支持下经营青春文学的“大众超市”,我们应该把绵羊与山羊分开.

三、在市场中保持文学精神独立的可能性

什么是文学的“远离市场”?处在市场商务大潮中的文青能够保持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吗?提起这个问题,我就不由得想起佛教史上有名的“风幡辩”.“文学远离市场”的命题也蕴涵着此种哲理.“远离市场”应该是指创作者的思想自觉远离市场唯利的干扰,并非指创作本身要远离市场.毋庸讳言,从市场海洋中诞生的青春文学维纳斯有着比主流文坛更多的商务色彩,然而人类生存最大的局限不在于外部生态环境,而在于人的心灵.文学之所以是文学,是因为它有作为抽象精神载体的基本的、内在的属性,它是“感性、情感、直觉、个性、人格色彩、独创精神以及心灵深处那些幽微奇妙的震颤悸动”⑦,文学的这一有别于其它商品的本质属性为我们提供了文学走出金钱挟制的可能.西美尔认为,金钱本身是“纯净的、透明的,像蒸馏水一样.金钱不但自己没有特性,它甚至还具清洗事物特性的功能.商业社会中的人相信,一切事物都可以在货币那里找到其对应的确切价值.凡是不能被货币价值加以表达的那些东西,包括人们心灵深处那些丰富细微、灵动奥妙的东西,都会被货币价值干干净净地过滤掉”.⑧这是一个货币“洗心”的时代,用来表达“心灵深处那些丰富细微、灵动奥妙的东西”的文学正在经受金钱的“洗礼”.经过货币洗礼的心灵不再是原来的心灵,经过金钱洗礼的文学不再是纯粹文学,金钱就是这样凭着它独一无二的价值“取代了其他一切价值”.在价值潜移的现实面前,如果从客体角度去与金钱较量,不要说青春查重复率、任何文学大师都不是它的对手.


我们既不可能因为市场对文学的侵蚀而取缔市场经济,又不能袖手旁观地听任文学被商务大潮吞噬殆尽,那么怎样才能拒绝金钱的“洗礼”呢?

生态文艺学研究者鲁枢元教授说,“必须引进一个‘内源调节’机制,在动态中通过渐进式的补偿,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而这个‘内源’就是‘心源’,就是人类独具的精神因素.”⑨修整文学生态系统的根本的办法就在于调整人的价值取向,而调整人价值取向的途径在于引进“内源调节”机制、调整人的“精神”,这是目前生态学提出的一个拒绝“金钱洗礼”的设想.马克斯•,舍勒认为精神具有可以从物流中剥离出来的独立性:“生命是属于身体的、肉体的等而精神却是一种意向、一种自我意识、一种理性的价值取向、一种‘观念化’的东西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高级情感.”⑩舍勒的精神生态说为文青保持市场精神独立性提供了依据.即使是商业写作,一经注入文学的内质,也会产生一种新的价值内涵.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不具备足够的独立性,不意味着作家本身也不具能动性.作品的内在逻辑因循着内心的要求,文学家精神上的特立独行所在,就在于它能够介入市场、引领市场而不被市场之“神”所主宰.在真正的文学家眼里,只有作为文化价值的交换而没有作为人格理想的交换的市场,优秀的文学家不会把自己放在市场奴婢位置上,听凭金钱的驱使.由此看来,文青在市场中既是强大的又是弱小的如果保持一颗对文学虔诚、鲜活的心,他就能成功地将写作从“价值锱铢必较”的物质世界中剥离出来,达成文学与市场的有效抗衡;如果在商务大潮面前完全放弃“内源节制”,他就会以商品价值取代文学精神价值.一切的一切,取决于当事人自己.

生命是短暂的,文学的“天职”主要是用来支撑生命精神而非用来换取货币的,谁选择了尊重文学的这种“天职”,谁就具备了在市场中保持文学独立精神的可能性.

注释:

①李洁非:《文学会被市场弄脏吗?》,《文艺论坛》2004年第6期.

②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23页.

③转引自: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网站.省略.

④梁晓声:《“80后”现象是中国式的文化现象》,《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1期,第18页.

⑤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长城》2006年2期.

⑥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⑦⑨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第28页.

⑧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⑩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49页.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中文系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中国当代青春文学”科学研究项目)

责任编辑 黄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