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88 浏览:13249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几年来我一直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作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法宝,下面就简要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将学生分为四层

想要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首要问题是要正确地、合理地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实际,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层次.A组学生也就是所说的优秀生.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对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求知需求.B组学生为中等生,他们能较好地掌握大纲规定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C组学生即所说的后进生.他们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习活动感到困难较多,压力较大.D组学生为重点帮扶生.他们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对学习失去兴趣.考虑到学生自尊性的保护、积极性的调动,我一方面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家访、家长学校等时机,让家长了解、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想现状等进行自我剖析,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拔相应的组别,我则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提出参考意见.

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1.让优等生(A组)更优

成绩优异的学生并非样样较优,作为教师就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现在状况,冷静分析学生的现在状况,冷静分析优等生的“弱点”和“软肋”,寻求新的发展“生长点”,让优等生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寻求努力的目标,使之“弱项不弱,强项更强”.如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课后的“思考.练习”安排四道题.第一题是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第二道题是默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第三题是品味句子的练习;第四题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课堂上,我让A组和B组学生自己尝试第三题品味句子的练习,同时要大家举出自己找的句子出来分析、品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让C组和D组的学生完成第一题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第二题默读课文及第四题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然后再根据A组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品味句子.这样一来,既能照顾全体学生,又拓宽了优秀生思维的空间.

2.让差生(C组D组学生)乐学

老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益友,但差生对老师都有心理障碍,或害怕或反感,或竟而远之,因此老师要主动接近差生加强情感交流,从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使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你,然后摸清差的原因,找出救助的办法.为了加强情感交流,和差生之间建立联系卡,及时掌握差生转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流用情感去感化,去诱导,打开他们心灵之窗,克服他们的厌学情绪,唤起了他们发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中,要捕捉差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引起他们积极的心理反映,从而使他们树立起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


差生的转化是一项艰难而有创作性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凑效的,在教育教学中,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他们心态特点,动之以情,捕捉他们在学习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发现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转化差生工作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让中等生(B组)更进一步

中等生往往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学习容易懈怠,也常缺乏.这样,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鼓励相当重要.一个热情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些鞭策的教导,会让中等生在充满自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进步的.这部分学生的提高转化往往十分神速,成绩也十分可观.会不会激励,能否点燃他们的尤其关键,因为他是实现中等生质的飞跃的基础和前提.学习处于中游的学生极易产生期盼疲劳,常常表现为平和中有几分淡然,积极中带一些消极.能迅速提升的当然会心花怒放,一时难以快速提高进步的,常常表现为进取上的冷淡.教师如果不及时予以关注,及时用目标鞭策,为他们的学习成长提供足够的动力,这一块学生往往会长期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悬浮状态,对大面积提高质量不利,对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不利.完此,我在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常常采用单独谈心,榜样示范,委婉激将等方法,促使他们不甘落后,不甘寂寞,以及不服输,不停步的精神,自强不息,保持恒久的奋斗精神.好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多数中等生对一些知识记忆理解的尚可,但在探究一些“研究性”学习专题时兴趣不大,甚至连布置一些农村区域普查的作业也疏于完成,只等着优等生搞现成的,我就采用了谈心激将的方式,刺激他们,在讲清探究能力之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安排他们独立完成探究作业,独立撰写论文,让他们在“独立”中体会了探究的兴趣.然后再及时进行鼓励,适时予以肯定.既保护了“中转优”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老师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教学上有耐心,工作上有细心,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差生,促进中等生,培育优等生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就能取得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