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选用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68 浏览:79105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学校进行教学过程的重要工具,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重要依据,老师备课、授课及学生听课都离不开教材,因此教材的选用质量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材选用与建设方面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正确选用教材作为高校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教材的选用作为“教材建设与选用”指标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足以说明教材选用工作的重要性.目前,一些教学单位由于对教材选用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或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在教材选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对促进当前教材选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教材选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的选用涉及到教材管理部门、教学系部、教研室、教学小组及老师个人等多个主观环节和客观因素,各环节相互影响,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选用教材的质量.

(一)主观方面

1、教材管理部门信息有限,使优质教材的选用无法落实.目前教材管理部门提供的教材信息来源主要是新华书店教材征订目录或光盘、相关教材网站和上级下发的优秀教材目录,但从这些途径获取的资料中缺乏对教材的具体描术,特别是教材的编选体例和架构等信息很少,其中部分教材的相关信息也收集不全,许多优秀教材无法提供相应的样书参照,教材管理部门与出版社联系不多,不能及时获取新教材出版信息,缺乏与兄弟院校的横向联系,不能了解相关课程已选用教材的情况,使教师在选用教材时不能对所选教材的信息做全面了解和参考,也就无法对所选教材做评估和比较,对其适用性和适用层次也难以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选择范围,使教材选优工作无法真正落实.

2、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对选用优质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教材选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始终处于科技的前沿,作为知识传播载体的“教材”,要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其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人才.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集中各路优秀专家,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出版了一批内容、体系、方法、手段相对前沿的新的高水平规划教材,就是为了逐步淘汰那些内容和体系与现代不相适应的老教材,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竞争力.高校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切需要这些具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新教材.对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使一些教学单位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教师把教学过程简化为简单的上课和考试,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不考虑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是否已经陈旧,对其科学性、适应性不加以评估和研究,也不对多种同类教材进行比较鉴别,选到哪本就订哪本,有些教师为了图方便,甚致反复选用使用过的同一本旧教材,随意的选用造成质量不高、内容陈旧的教材长期占据课堂,上课时不得不大量补充笔记或干脆不按教材教学的现象时有存在.结果是累了老师苦了学生.对此重视不够也使教学单位省略了应该进行的选用环节,如对选用教材的论证与评价,对同类型教材的比较鉴别优选、集体讨论确定、相同专业不同层次教材的区别选择,教研室把关等等.这种随意性导致大批优质教材不能及时进入课堂,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无严格的教材选用审批制度或对教材选用审批环节执行不力,使教材选用工作流于形式.教材管理部门没有制订严格的教材选用审批制度,使教学单位征订教材没有指导程序,造成教材选用过程过于简化,老师任选一本做为教材,报系部秘书汇总上交就算完成工作,教材管理部门只管按汇总表中数据进行征订,缺乏监管环节,结果造成征订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书号错误使实际教材与征订教材不符,教研室不知道所辖课程订什么教材,汇总教材数据不全,教材到货后发现不适用又重新补订等等耽误了教学又增加了库存和报费教材,工作重复,效率不高,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选择的教材质量更是无法保障.有的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制订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但执行过程中却因其中某个环节执行不利,使最后审批结果流于形式.纠其原因,主要是有制度没保障,对各环节相关人员或部门执行不力造成的错误、影响或经济损失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及处理办法没有明确规定,使工作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等等现象长期存在,问题始终没能解决,选用工作流于形式.

4、教材管理部门缺乏科学、合理的教材使用评价制度和评估体系,无法对已使用教材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使质量不高或不适用的教材被反复选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专业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一本订来的教材经过教学过程检验后,其适用性和教材质量才能得到确认,没有科学的教材使用和评估体系,就不能完成确认工作,教材质量监控只能是空谈,教材管理部门也就无法有效地对教材选用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使质量不高或不适用的教材得以反复进入课堂,而优质和适用的教材也会因教师个人喜好而得不到稳定持续使用.

5、对自编教材管理不严,使进入课堂的自编教材质量难以保证,也使同类优质教材无法得到选用.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教材自编率,放松了对自编教材的管理,没有严格的自编教材审查制度,没有前期讲义教学检验、修改、完善过程、也没有专家和教材指导委员会的审查过程,直接出版并马上用于课堂教学,这样的教材其编写质量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对教材的选用不是出于对学生负责,而是附带了某种功利性的其他目的,真正优秀的教材往往无法被选用.由于其包销的性质和出于保护教材编写积极性等原因,主管部门对自编教材的使用审批也就放松了监管,使一些质量不高的教材进入课堂,并被使用多年,使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材得不到采用,严重影响了高质量教材的使用.

6、教师因个人原因不愿更换教材,制约了优质教材的选用或更新.部分老师因为要搞科研写论文或承担太多的教学任务而不愿花时间准备新的备课教案,也有一些教师只考虑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教学效果,缺乏对学生负责的责任心,所以反复选用同一本老教材,致使优质教材得不到选用或更新.

(二)客观方面

1、教材品种单一,制约了优质教材的选用.近几年,随着学分制在各高校的普及,选修课的数量大量增加,而与这相对应的教材出版却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许多选修课找不到合适的教材,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出版社对发行量比较少的教材不再重印,使得本已少得可怜的选修课教材更是到了无书可用的程度,教师只能自编讲义来授课,许多选修课能找到一本可用教材已属不易,更不用说比较选择了.

2、宣传力度不够,使优质教材的推广和选用受到影响.由于市面上出版的高校教材种类繁多,而其中重复性教材出版现象也是日趋严重,同一门课程存在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版本而内容大同小异的教材 ,其中不乏盗版教材、 人情教材、职称教材等等许多质量不高的教材,教材管理部门或任课教师面对海量信息,其鉴别和选择难度可想而知,由于教材的编辑或出版单位对同一系列教材中的原创教材和优质教材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教材管理和使用部门及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哪些是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重点教材、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等等,造成优质教材的选用和普及周期大大增加.

提高教材选用质量的措施和对策

1、建立和完善信息库、样书库.信息库包含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及获奖教材目录,样书库则对应目录收集与本院专业相关的优秀教材样书,使教师能及时详细直观的了解优秀教材的相关信息及内容,信息库还包括:《教材征订目录》《高校联合书目》、《科技新书目》等教材征订信息网络.

2、领导要高度重视教材选用工作.教材选用工作是否做得好很大程度上与相关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领导重视了就可以逐级带动下级主管和广大老师提高对教材选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工作得以细致,制度得以真正落实.所以学校(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和教务处领导,要高度重视教材选用工作,教材管理部门、各教研室、任课老师和教学秘书,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来对待和做好优秀教材的选用工作.

3、建立健全教材选用管理制度.教材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出可操作性强的教材选用制度和实施细则,指导各教学单位按严格程序进行教材选用工作,来把选用教材质量关,尽量避免选用环节流于形式.还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教材选用质量评估和反馈制度,经常性的开展教材质量评价和.教材管理部门应与各教学系部保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加强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逐步形成“选用、教学、评价、反馈、调整”的良性循环机制,这样教材选用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加强对自编教材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学校及教材主管部门应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自编教材的选用工作.自编教材应经过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严格审定方能用于课堂教学,对前期因审核不严流入课堂的自编教材也要通过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加以监控,对编写质量差的自编教材必须坚决停用和修订直至再次审定通过了才能使用,切实向学生提供优质教材.

5、加大对优质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版发行单位和作者要联合加强对优秀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经常性的进行优秀教材主讲教师培训,扩大优秀教材在主讲教师中的影响.出版部门对出版的优秀教材信息应进行全方位宣传,而不是仅限于编印目录,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优秀教材的内容体系、特色及创新点等及时进行介绍和宣传,便于各高校教师研究比较和选用.优秀教材作者也应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对自编的教材进行宣传推广.三方共同努力必会使优秀教材深入人心.

教材的选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才能做好,而教材选用质量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总结和探索选用教材的规律和方法,使高质量的优质教材尽快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