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的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60 浏览:5942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新闻编辑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是否具有整体性、超前性、独特性的创意和创新追求,是当下对新闻编辑基本的素质要求.而新闻编辑的能力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本文试图从新闻编辑发现新闻的能力、突显新闻的能力、优化新闻的能力、创新新闻的能力四个方面阐述新闻编辑的作用.

新闻稿件的处理离不开新闻编辑.一篇新闻稿件展现出来的水平之高低,既取决于记者的采写能力,也取决于新闻编辑水平的高低.低水平的编辑会使好稿失色.高水平的编辑则会让稿件添彩.没有新闻编辑高水平的处理,一篇新闻稿件的价值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他要在工作中体现以下几种能力:


新闻编辑要有发现新闻的能力

发现新闻的能力是从事新闻工作至关重要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这样以为:发现新闻的能力决定了一个新闻工作者一生成就的大小.发现新闻的能力越大,他的成就会越大,反之则相反.没有发现新闻的能力之编辑,很难在业务上做出出色的成绩.

1 站对方位.方位是发现新闻时记者编辑所处的独特位置,包括层高和角度.囿于本身的能力,站对方位不一定能发现新闻,但如果没有站对方位,那肯定不能发现新闻.方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政策的变化、时态的走向而移动.改革开放之初,著名记者范敬宜在公社里睡了一觉,就发现了新闻.有一晚,因无人来,他判断“这里有新闻”.他在作品《月光如水照新村》中写道:“三月三日、四日,记者夜宿辽宁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秘书办公室,发现从就寝到次日早晨,没有来过一次,也没有一个社员来报案、告状或要钱要粮,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而在以前,形式主义十分严重,农民种田十分机械,晚上不断,不是会议,就是指示,催种催收,追生产和农田建设进度.甚至打架斗殴,也来报警.现在农村生活好了,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当干部的总算能睡个囫囵觉了.到了新时代,种树者是英雄,砍树者常常成了反面典型.

2 判断价值.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的最重要的是编辑的政治眼光和思想深度,这种能力是决定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这里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天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北京市委举行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如何加快清查步伐,迎接工作重点转移.会议最后一天.市委第三书记贾庭三作总结报告时,中间离开铅印稿,念了一段对天件看法的文字:“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完全是革命行动.”第二天一早,《北京日报》刊发了会议消息,其中有一段为天件平反的内容,但地位很不突出.记者没有看出新闻,发了一个把金子当黄铜卖的稿件,编辑也没有眼光看到新闻.但新华社的编辑却从中发现了重大新闻,新华社所发稿件只200多字,标题就是《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消息一发表,国内外舆论为之震动,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各地主要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或头版报眼的显著版面刊用,就连《北京日报》也在一版头条位置重新发表.这是编辑对这篇稿件中内含的新闻价值作了最准确判断的最佳结果.

新闻编辑要有突显新闻的能力

1 改编重写.编辑要会改稿,这是最起码的.但有的编辑只会删稿,不会其他.这样的编辑.我们只能叫他“删辑”,而不是“编辑”.编辑就应该高明一些,要有相当的百科知识水平、政治政策水平和报道把握能力.对有关方面的概况、基本情况,国家在这方面的大致政策,都应有所了解.例如,范敬宜在看到“人民论坛”《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一文后,认为题目、立意、逻辑、文字都不错,但觉得有点“平”,缺一点“亮色”.因此在最后一段加了这样一段文字:“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美国一位学者写了一本《五千年的奇迹》的书,其中说到中国最大的奇迹是它的耕地没有遭到破坏.这当然包括耕地的质量,也包括耕地的数量.但如果按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现有的耕地能不能再留给后代5000年就很难说了.这真是振聋发聩的警世之言等”.范敬宜自己说:“加了这一段话,我觉得像在一幅冷色的画面上添加了一点‘亮色’.”这就是编辑做的加法.如果没有这处添加,没有长达5000年的历史纵深,那么整篇稿件的亮度就减了不少.

2 提炼突出.新闻稿件的价值需要采编人员的共同提炼,没有提炼,新闻就会显得“纯度”不够.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作品《一场特殊的婚礼》也是这样一个站对了方位、提炼出价值的好作品.新疆乌鲁木齐“”后,当地各族群众的生活正在恢复平静.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到新疆采访,在乌鲁木齐遇到了两对结婚的新人,各民族热闹相聚的气氛,让他们的婚礼变成了一场大联欢.“中午12点,乌鲁木齐的一家星级酒店,两场婚礼正在同时举行.两对新人分别是汉族的吴杰和周爱美以及蒙古族的道里刚和塔娜.参加婚礼的客人除了汉族和蒙古族,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汉族婚礼的主持人刘志刚介绍,这两对新人本来素不相识,凑巧婚礼定在了一起,双方先是互相敬酒,表达祝福,随后干脆提议撤掉宴会厅中间的屏风,把两家的婚宴合二为一.”“双方宾客你拉一曲手风琴,我跳一段新疆舞,热烈的气氛让婚宴超过了原定的时间,婚礼还没有结束.跳舞的人群中还有一位维吾尔族小伙子阿不杜外力,他那舒展的动作格外显眼.他说:‘今天非常激动,我感觉民族团结更加牢固了,更像一家人了.’”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在一个饭店里,两族人民一起举行婚礼,寓意民族团结,突显出了整条稿件的新闻价值.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新闻编辑要有优化新闻的能力

1 增加题目.优化新闻的方法有很多,笔者以为,在广播节目中,要增加广播新闻的题目.现在广播新闻几乎很少有新闻题目.这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而所有的新闻学教科书中,都有一章是讲新闻题目的.好的新闻标题,能够为稿件增色,能够让稿件更加引人注目.因为标题本身就是高度提炼的结果,它能让人记忆终生.我们熟知的有范敬宜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诸雄潮的报道《水乡少年不识龟》等.都是这样的好例子.我们在稿件中有意识地增加新闻的标题,努力使新闻更加凝炼,更加提神.笔者采写的消息《从200毫升到200次》,讲的是深圳一位志愿献血者无偿献血200次的故事.在今年人民广播电台评奖时,就受到多位评委的好评.评委们说,一听到这个题目,就为之一振,纷纷计算起主人公在200次的献血中一共无偿捐献了多少鲜血,这就是新闻标题的力量.作品最后获得台长消息一等奖. 2 讲好故事.有关部门最近提出,新闻报道要故事化.多年来,新闻故事化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唯有故事,才能生动,才能传播;能够传播,才有力量.追求故事化,这在新闻报道的流派中也是一种,我们熟知的“华尔街日报体”就是采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对新闻,特别是对广播新闻来说,新闻故事化有很大的吸引力.广播一听而过,不容易让人记住,也不能让人回听,而故事化能帮助人加深印象,产生更大的影响.曾获中国广播奖一等奖的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稿件一开头是这样写的:“10月初,浙江诸暨市牌头镇农民周信均.到民政部门领取了全家每月16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费.从这个月开始,浙江省23万贫困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10月1号实施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在全国首开先例.”

在短短的1分30秒时间内,也可以从容地讲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是一个高明的记者或是编辑的功力所在.

新闻编辑要有创新新闻的能力

1 敢于变化.创新就要变化.变化的形式有很多:掉换底片是变化.放大局部是变化,扩展视角是变化,逆向思维是变化.一个好的编辑,要能把各种方式灵活运用到编辑工作中去.比如现在,韩国文化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殊不知,中国文化在韩国也一直有着深厚的土壤.2002年度全国电视新闻奖有一条获一等奖的报道,《韩国:“韩流”出处有“汉潮”》:“在韩国,出租车、旅游点等许多地方有中文怎么写作,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的迅速发展,中韩两国交流的扩大,使得中文在韩国热了起来.我们看一下本台记者的有关报道.在国内,许多人把韩国流行文化、流行音乐叫做“韩流”.实际上.现在的韩国,也出现了‘汉潮’,也就是许多韩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语言感兴趣,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目前,就在韩国最热闹的一条大街,市厅一带,新近盖起了一个很独特的语言学院‘一二三,中国文化苑’.”作品正文只是反向观照了一下,境界立刻得以提升,编辑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余地可以施展,有许多领域可以拓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提升节目有很大的作用.

2 敢于破格.创新就要破格.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心中都是有格的,没有格,会如江水四溢,没有边际.有了格,而只性格,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不是我们的追求.最高的境界是:有格但也要能破格.我们读报,第一眼的常常是头条.但现实如范敬宜所说,读者常常不读头条.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把头条弄呆了.所以那些有碍作品发挥更多光亮的格,我们就要打破.有一句话叫做:蜘蛛不会飞,能织空中网.好的编辑就要有在天空中织网的本领.

科菲安南中学毕业40年后,也就是加纳独立40周年之际,刚刚当上联合国秘书长一个月的他给自己的母校曼特西皮姆中学寄了一封信.他写道:“我记得曾有一次,尊敬的教师拿出一张白纸,白纸中间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老师把这张纸贴在黑板上问我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都回答:‘黑色的圆点.’老师说:‘为什么你们只看到了那个黑色的点?纸上还有那么大的一片白色,你们怎么没有注意?’”⑥

这个故事说明:看东西一定不能只看最明显的地方,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底层的一面.一定要看到更广阔的画面.同时,任何事情都不止有一面.任何问题都不止有一个答案,要从更广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一个好的新闻编辑就要有破格而出的能力.

2003年,作品《劳模楼里无劳模》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长消息一等奖.新闻说的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为劳模建的住宅楼,最后全被干部们瓜分了.顺着这条思路,我们能不能找到《将军楼里无将军》,某部队为将军建的楼,全部分给了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至少《大学教授不教授》是一定能成立的.现在的大学里,还有多少优秀的教授在讲课呢?这也是我们现在教育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我们在许多新闻的编排中,破格更是有它的重要性.比如,一起重大事故发生,许多媒体将其置于头条现在是很常见的.而在1986年1月29号.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放在头条,就是一次巨大的破格行为,这种编辑思路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总之,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要有很好的政治素质,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要有特别的新闻敏感,要有优质的思维方式.他们是优秀作品的策划者,是优秀记者的扶持者.培养一个好的新闻编辑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沉淀,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是记者之幸,媒体之幸.他们的能力高强.也意味着我们的新闻事业丰富多彩、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