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视域下生学术道德失范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27 浏览:94401

摘 要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冲突,使一些研究生陷入到“自我情感”迷失、道德感失衡、正义感偏颇、敬畏感缺失的境遇,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基于情感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从道德情感层面提出适宜的治理措施,是构建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情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08-03

一、情感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的影响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养成是其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再逐步外化为自己的学术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情感指引研究生在知行转化、价值判断和道德反思中坚守学术精神、坚定学术信仰、坚持学术道德.

1.情感是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和学术自律精神生成的前提条件.情感主义学家休谟认为:“人类心灵中生来就有一种苦乐的知觉,作为它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人的苦乐知觉即情感影响人的意志活动,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受自身道德情感的推动,研究生更倾向于自觉地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对学术的敬畏感促使研究生形成学术不可亵渎、学术道德规范不可践踏的认知,对自尊感的渴求激发研究生主动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学术尊严,羞耻感则在一定程度上警醒着研究生要始终保持学术道德自律.总之,情感应是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形成的原始动力和前提条件,它促使研究生自觉地将外在的学术道德规范与自己的主观世界统一起来,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在道德自律精神的引导下规范自己的学术道德行为.

2.基于情感的价值判断促使研究生在化解道德冲突中坚定学术信仰.道德的区别源于道德感,“对我们最为真实、而又使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我们的快乐和不快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是赞成德、而不赞成恶的,那么在指导我们的行为和行动方面来说,就不再需要其他条件了”.道德感是人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判断善恶并做出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只要我们说明了快乐和不快的原因,也就说明了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缘由.研究生在现实的学术行为中时常会面临道德冲突,能否在道德两难情境中做出正确、适宜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预示研究生能否真正践行学术规范的道德考量.研究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而赋予认识客体相应的价值评价,并以此做出符合自己情感意向的善恶判断和价值取向,在道德冲突中坚定学术信仰,实现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学术信仰是研究生对学术所持有的一种坚贞的确信、无限的敬仰和执着的追求,是其学术道德的基石和学术理念中最具精神品质的存在,更是其践行学术道德规范的恒久动力.

3.学术道德反思的情感体验指引研究生重构科学道德.“最严格的道德学也允许我们在反省一个慷慨的行为时感到一种快乐;而人们在想到过去的卑鄙和奸恶时所产生的那种无益的悔恨感觉,也没有人会认为是一种德的”.当研究生发挥情感的道德反思功能去审视、反省自己先前的学术行为时,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合宜行为会使研究生体验到愉悦、欣慰、自豪等正面、积极的情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则会让研究生产生羞耻感和痛苦、内疚、懊悔等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基于学术道德反思后的积极情感体验,研究生会自觉地对其先前的正确认知和合宜行为加以强化和巩固,而消极的情感体验也会指引研究生摒弃先前的错误认知和失范行为,促使研究生在肯定一否定、巩固一摒弃的学术道德反思过程中重构科学道德与学术精神.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情感归因

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理性思维增强,感性观念弱化.他们会权衡利弊,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自我情感”迷失、道德感失衡、正义感偏颇、敬畏感缺失却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

1.“自我情感”迷失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自私化.沙夫茨伯里认为,人的行为是受情感驱动的,引向仅对个人好处的“自我情感”是一种人之常情,是可以被接纳和认可的.但“‘自我情感’增进个人福利的趋向是有条件的,即必须把‘自我情感’控制在合理的‘度’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会导致个人最大的祸患”.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利己人性和“道德人”的利他人性相结合的人性预设.

自私自利、“自我情感”最大化是人的天性.当前,一些缺乏道德甄别能力的研究生片面关注斯密的利己人性观,忽视利他人性的存在.他们“自我情感”极度膨胀,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奉行有己无人的处世原则.“自我情感”迷失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自私化,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生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利益不惜恶意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毫不顾忌他人的利益与感受;为了体现个人所谓的学术价值而急功近利、弄虚作检测,无视学术规范和学术正义.当研究生“自我情感”趋向绝对化、学术道德趋向自私化时,学术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也随之削弱,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2.道德感失衡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利益化.理性和情感在道德判断中饰演着不同的角色,即理性为道德判断辨别事实真相,而情感负责断定善与恶.情感之所以能够成为道德判断的依据,正是在于它将社会效用和公共利益作为德性的价值根基.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德性效用价值论被一些研究生狭义地解读为与社会利益相对立的纯粹功利主义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

中国某著名高校校长曾指出:“大学的问题绝非仅仅是重科研、轻教学质量而产生的滑坡,更多的是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产生的集体功利主义心态.”为了评选奖学金,为了增加就业筹码,一些研究生片面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华的学风终将催生学术查重与学术失范.道德感失衡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利益化,功利化心态开始左右他们的意志和价值选择,道德的、善的事物不再是大家所渴求和追寻的终极价值.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被绑架的学术只能尾随其后,而功利熏陶出来的学术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3.正义感偏颇导致研究生丧失学术道德反省机制.“德性即寓于对于良心的遵从,而罪恶则寓于对于良心的乖离.”正义之德和道德良心是人心中的一种特殊机能,也是人的德与不德行为所遵循的内心指令.人在辨别善恶时往往是听从于内在的正义感和道德良心的,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反省原则. 研究生群体是社会全体成员的一个缩影,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也是社会大背景的产物.作为“人为之德”的正义感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石,与道德良心一起构成了抑制人性恶和发扬人性善的作用机制.但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个别社会现象所折射出的情感淡化、道德冷漠、良知沉睡,抑制了正义感和道德良心的弘扬,一些研究生的道德反省原则也在慢慢瓦解,甚至有人抛弃学术尊严、打破道德底线去追逐自己所谓的价值和幸福.缺乏正义感和道德良心的学术道德失去了应有的反省机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再受到应有的道德约束和良心谴责,羞耻感和内疚感荡然无存.

4.敬畏感缺失导致研究生出现学术道德.敬畏感是一种为实现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道德情感,在本质上内涵了“敬”与“畏”双重意蕴,“敬”是一种价值追求和人生态度,“畏”由“敬”生,是一种道德反省和自律精神.一方面,学术敬畏感之“敬”使研究生对学术产生崇敬感、对学术道德产生神圣感,从而将学术研究视为一项崇高、神圣的使命,自觉恪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正义;另一方面,学术敬畏感之“畏”使研究生对学术产生畏惧感,自觉地反省学术道德行为、强化学术自律意识、远离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敬畏感是人性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需要.没有敬畏感,人性中的恶将无限制地膨胀.学术敬畏感对于构建研究生内心道德价值秩序,抑制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陷入科技至上、自我至上的信仰困境,而将构建价值秩序的敬畏之心抛于脑后.学术敬畏感的缺失导致一些研究生出现道德、价值秩序紊乱,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也随之大行其道.另外,师生间的亲切感也可能代替对学术的敬畏感,致使答辩委员会的教师因受师生情谊的影响而降低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使一些不刻苦、不自制的研究生有机可乘.

三、构建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需要平衡理性与情感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构建完善的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

1.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应坚持知育、情育并重.从个体角度看,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并不在于其知识素养和认知能力不足,而是其道德情感的缺失.目前,研究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教育是知德分离、情智分化、知行脱节的,情感教育严重缺乏.

依据冷冉先生之情知教学理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辩证统一,即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运行过程与感受、情绪、意志、性格、行为的运行过程的统一.因此,要坚持以知育情,通过情知教育将人文知识内化为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将学术规范内化为研究生的学术精神、学术品质;要坚持以情促知,通过激发研究生的求知培育其学术创新精神,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奠定宽阔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要坚持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和谐发展,在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过程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实现研究生学术道德人格的自我超越.

2.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应重塑主张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大爱文化.大学应以大爱为魂,大爱文化的精髓就是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忽视了教育最核心的育人功能.大部分教师重传学生技艺之道,解学生知识之惑,授学生生存之业,轻传学生德性之道,解学生情感之惑,授学生生活之业.

没有大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重塑大爱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教育,不仅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境氛围,也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应有的教育精神体现.在内容上,要将体现大爱精神的人类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研究生学术自律精神追求的核心.在制度上,要完善彰显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研究生学术他律制度.在方法上,要从研究生的情感需求出发,让他们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中体验学术价值、感受科学精神.

3.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应大力倾注导师的情感支持.美国学者胡弗莱克思纳曾将牛津、剑桥大学中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个人关系评价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这种个人关系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更是一种情感关系,它是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态度、求是科学精神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石.

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导师的情感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感共鸣提高学术道德培育的实效性.“亲其师,信其道”.导师只有对研究生倾注情感教育和情感沟通,使研究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好地引导研究生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学者,切实提高学术道德教育实效性.第二,情感育人提升学术道德教育的层次和境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导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还要以塑造研究生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这是“人师”应有的育人理念.第三,情感期望提振研究生学术自信.根据心理学的“罗森塔效应”,导师要经常给予研究生暗含期望的情感支持,使其在善意的爱与关心中增强学术自信,从而愉悦地体验学术研究的过程.

国学大师陈寅恪将学术精神阐释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等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先生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的坚守,启示研究生在当下稍显浮躁、功利的学术氛围中,学会克制“自我情感”、平衡道德感、重拾正义感和敬畏感,以恪守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为学者之追求.高校理应加强情感教育,知育和情育并重,重塑大学大爱文化,同时大力倾注导师情感支持的途径,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构建完善的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

.

[4]宋希仁.西方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7.

[5]曹遐.教育要摆脱功利心态[N].解放日报,2011-10―03(5).

[6]周辅成.西方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13.

[7]洪瑾.论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2):33.

[8]田建国.大学呼唤大爱[N].齐鲁晚报,2011―08―23(A27).

[9]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46.

[王迎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洪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