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为载体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91 浏览:10630

摘 要: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重要,对于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与脱节现象.因此,为适应时怎么发表展与社会进步需要,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关 键 词:社会实践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载体

理想信念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反映个体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选择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经济成分、利益关系与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社会意识也日益多样,个体理想信念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的树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理想信念”不等同于“理想”与“信念”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通过教育途径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关于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个体理想信念,最终使更多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并发展了相当长的时期.长期以来,我国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三个基本特点:第一,理想信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本前提,包括思想、理论、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等.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与内容是随着历史进步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第二,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层次区分,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理想信念教育被明确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特色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二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两者紧密联系.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阶段性表现,又是引导高校学生追求更高目标的起点;第三,强调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正确引导,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中国式的表达形式,是指个体在思维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情感表达,是对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反映与评价.因此,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正确引导构成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这表明了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果.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国内外思想的传递与碰撞也在不断加剧,因此,在相当数量的高校在校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国内的家庭结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实际,与当代学生的个性发展及需求不相符合,缺乏实效.同时,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重理论灌输,不注重具体内容与教育形势,从而导致其缺乏有效的教育载体高效地传递信息.尤其在社会资讯发达的当下,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对灌输式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

除此之外,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某些方面甚至彼此冲突、矛盾,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相互抵消、削弱.高校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而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家庭往往不予重视;高校致力于学生的道德培养,而一些社会大众传媒、出版单位及文化所为追求经济效益,对、暴力、迷信等思想不同程度的传播.这些都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互相冲击;国内社会转型期时,市场主体利益多元化、市场竞争中的交换原则泛化带来的一些丑恶现象,使目前社会上存在较多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功利主义的思想,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极易受此影响,将理想信念追求转化为功利的个人价值实现.从学生自身特点看,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青年学生一方面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冲动与逆反的心理,从而自我封闭.内外两个现实都给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高校在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也离不开自身学习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教育者对高校学生开展的以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与否必须依赖于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与自我理解这一基础.树立某个理想信念,受教育者必须经过个体的独立思考,培养甄别各种思想的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达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同时,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现实生活,既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又必须满足适应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理想信念教育还必须具有超越性,不能进行现实限制和约束人的主体意识,而要召唤个体超越自我与现实生活,形成关怀人类整体命运的精神诉求.

因此,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学生能够走向社会、深入实际、认识国情,并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做出相应贡献的物质与精神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使在校学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还有利于在校学生时刻认清国家与社会前途命运,更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自身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因此,有目的有组织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在校学生从理论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理论联系实际,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通过广泛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滞留于书本与教室,可以从现实世界锻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把握,培养其基本的政治素养,辩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成果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端与不良现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可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目前,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思想意识对大学生的冲击比较严重.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同时,相当数量的学生认识较为片面,将社会发展过程中尚不完善、健全的地方理解为社会制度的弊端.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理想信念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单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社会实践,使学生对于自身认识不够,基本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及价值素养相对欠缺.因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接触社会不同层面及不同现象,拓宽学生认识事物了解社会的路径,多角度全面地接触与认识外在世界,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正确判断事物发展.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灌输教育模式转变为群体性的自我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熟悉社会不同角色,加强自身的现实感与稳重感.通过社会实践,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将知识传授转化为自我发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成就感;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更充分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与完善自我.

三、加强社会实践促进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

当前,在校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认识和思维上与社会存在一定差距,并且,相对平稳的校园生活使在校学生难以体验逆境或相对复杂的环境,导致在校学生面对困难易产生消极情绪,缺乏正确处理的社会经验.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在校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开展社会实践的内核在于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加其对社会的直接体验,因此既要使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相联系,同时又要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学生所学专业的特殊要求,明确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使理想信念教育由原有的偏灌输式教学向渗透式教学转变.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首先应当加强专业教学实践.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于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经济发展、生产模式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在校所学知识能否在工作中得到应用.目前,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而传统的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割裂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因此需要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践机会.将专业实践分为近期、中期与远期的总体规划,建立系统的组织运行机制,形成认知性实践到体验性实践再到提升性实践的递进式实践教育模式.各高校应当充分创建实践特色,使实践教育品牌化与专业化,同时建立保障激励机制,纳入社会实践指导平台建设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以及校际合作的新模式,实现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长期化,从而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

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当纳入军政训练.在2005年的中青联[200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认真组织军政训练.要把军政训练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使大学生在军政训练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要积极争取解放军和部队的支持,选派优秀指战员组织指导大学生军政训练.”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只有持续深入地抓好核心价值观培养,才能确保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当同相关部门一起,通过思想动员、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及亲身实践等各种形式,发挥部队优秀指战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当代学生对照典型寻找差距,同时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增强与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并且,大学生通过军政训练,可以从中历练自己的意志,认识到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再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研、支农支教、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建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理想信念教育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能够面向社会,在校内、校外、社区等进行公益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理想信念的理论学习成果的辐射,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社会怎么写作过程中加深对理论学习成果的理解与巩固,培养公共怎么写作的意识,进而树立高层次的理想信念.通过怎么写作社会的公益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现状,了解社会贫富差距及国家发展重任,在潜移默化中摈弃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思想,逐渐消除社会上功利主义倾向、拜金主义倾向与个人主义倾向对在校学生的影响.同时,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可以使在校学生用自身所学怎么写作公众与社会,体验自身社会价值.

最后,加强创业理念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中寻找树立理想信念的切入点.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创业意识是对个体其动力作用的意识倾向,包括创业需求、动机、兴趣、世界观等心理要素.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而在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影响创业理想与创业信念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创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在进行创业实践过程的同时,开发并提高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情感,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信息化时代下,建设大学生创业网站,拓宽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使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互联网发展,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