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95 浏览:43078

【摘 要】以可持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及生态环境特点,总结出传统山地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源节流,尽量利用自然,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现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关 键 词】传统建筑;客家建筑形制;可持续发展;山地生态环境

1.引言

建筑离不开环境,建筑必须依附于环境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过程.直截地说,就是要在建筑所处的总体环境中去为建筑寻求一个恰当的“坐标点”,即环境创造建筑.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特别是山地建筑的生态利用最具特色.

2.社会环境需求

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山地面积远远大于平原面积.在中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它们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其中山地约占33%,丘陵约占10%,高原26%.出于开拓生存空间、获取山地资源和回归自然的需要,人类的山地建筑活动将显得愈来愈重要.

另外,“增长的极限”、能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内人士经过建筑对自然环境所造成影响的研究和评估,结果发现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物中有50%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也占能耗总量的1/3.至此,建筑师们不得不将人类自身的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重新评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的节能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建筑界的重视.


于是建筑师们尝试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发展生态建筑.以客家建筑为例,研究其人、建筑与山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方法,无疑将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帮助的.

3.客家建筑形制研习

3.1客家历史文化背景.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的主体成份是中原衣冠氏族,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的中原旧地.

他们在自北往南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过程中,一方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崇尚礼仪,家族意识、民族意识、民系意识极其强烈;另一方面又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开拓进取,创造新经验,培育出新文化――客家文化.作用于建筑则直接影响到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制.

3.2客家主要聚居区的地理条件.客家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该区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客家分布多以山区为主,兼有平原和丘陵的地区为最.以福建为例,福建全省山峦起伏,溪流纵横,地形变化多端,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山多地少地区,并且交通不便,地区间交往甚少.

3.3典型客家建筑形式及空间特征.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限制,客家建筑多因地制宜、自成传统,没有完全固定的程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五凤楼”、“围垄”、土楼,这三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聚居.建筑群往往以方形、圆形及各种形式的土楼为主,大小不一,分布通常是依山就势,根据需要而建,而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而存在.

而单体具有明显的复合空间特征.居住用房是由一排毫无个性的单一的房间组成,除了排列的秩序外,我们难以描述每个房间的特征,因而呈现出强烈的线的特征.线是由无数点组成的,当一系列点复杂规则地排列时,便会产生线的感觉,而点本身具有的特征已淡化.居住用房总是围绕着礼制用房布置,具有明确的向心倾向.除了构成建筑的单元自身个性的弱化之外,它再次体现汉民族传统“礼制”思想特征――秩序化.对建筑单体本身平面构图而言,在看似无序的排布上仍旧追求着均衡对称.如五凤楼由前及后,三堂两横,逐渐增加层数,使厅堂的屋面与横屋的山尖,层层升起,相互衔接形成展翅欲飞的生动气势,平面与立面都遵守了中轴对称、逐级递进的原则,既符合内外、上下、宾主等礼制精神,又将室外空间纳入到建筑中.再如土楼可以是一层围合,也可以多层围合;可以外层高,内层底;也可以半围合成为簸箕型等等,形态多样,同样依山傍势,因需而建.围墙基本为石砌基础,上为夯土,也有用黄泥、砂及贝壳灰掺和成的三合土.

正如“民俗传统直接而不自觉地把文化――它的需求和价值、人民的、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形式”.它是浓缩的世界观,是展现在建筑和聚落上的人民的‘理想’环境,充分体现了人对建筑的作用,以及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

4.有效的生态措施

4.1有效利用土地.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客家建筑来看,我国劳动人民对如何有效利用山地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适合山地特殊环境条件的居住形式和处理手法.典型特征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和环境,结合自然,顺应自然,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既节约土地,减少了开发成本,又丰富了空间,变化了形体,构成了山地城镇的特殊风貌.

4.2合理利用山地风.在山地,气流运动受地形的影响很大.除大气候风以外,还有地形及温差影响所产生的地方风,有时地方风起主要的通风作用.客家建筑即利用地方风的形成原理,结合小开窗建筑与环境的合理布置,来改善建筑通风,这恰恰是十分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

4.3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合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有效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能耗,也是从客家建筑汲取的经验,是不错的选择.

5.结论

总地来说,建筑是人类生活世界的物化形式,自然是建筑所归属的生态环境.因为人与文化、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密不可分;人类生灭有序,环境变化无常,而建筑是现实的承载,三者是“变”与“不变”的辨证复合体.“变”在于时间的流逝,“不变”在于空间的凝固,只有在这种时空构造中,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建筑也才能充分展示其超出使用功能的存在价值.从对客家建筑的分析中能够汲取到可持续发展的很多启示.由此也不能看出在整个中国传统建筑大系统下,吸收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从中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无疑有非常大的潜力.将其总结,并运用于生态建筑,将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事业更广泛推向社会,被更多的人所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