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凤:晚年最信赖的女人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78 浏览:44264

她离开北京中南海之后,先是被安排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后来,在她自己的要求下,又调到铁道部,做一名普通干部.前几年,她从铁道部老退休.

晚年的张玉凤是一位慈祥而和善的老人,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她从不拒绝与人们合影,很耐心,而且总是笑意盈盈,还跟大家一样兴致很好地在快门按下的刹那喊一声“茄子”.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脾气耿直倔强,曾被称为“张飞的后代”,她甚至还曾当面顶撞过等

她没学过医,只好一边干一边学

张玉凤家庭贫寒,小时候因为太穷而无法完成学业早早出来工作,谁知道运气非常好在主席专列上当了列车怎么写作员,给主席的印象很好,就跨入中南海当上了主席秘书,她正式调进中南海,是在1970年7月.一个上午,她正在清扫车厢,列车长通知她去一趟中南海,她来不及梳洗打扮就跟着走了.当小车拐进警卫森严的“深宫禁院”时,张玉凤确实没想到自己将伴随着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那位老人,度过其生命的风烛残年.


这个时候的,已经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红光满面”的形象.他实际上头发已花,面容也苍白憔悴.1971年初,因感冒引起支气管发炎,昼夜咳嗽.他固执己见,不相信吃药,不遵医嘱,照样吸烟,生活作息全无规律,结果转成大叶性肺炎.而这时在他身旁伺候的人就是张玉凤,她没学过医,也没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只好一边干一边学,直到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慢慢感觉到了只有亲人才能带来的温暖和安心.张玉凤做起事来特别细心认真,这也是后来放心地把很多机要事务交给她打理的主要原因.

只要主席动动嘴巴,她就能解读出来

晚年时期的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他也有着正常人的七情六欲,包括任性、爱发脾气.那时的与夫人早已分居,天天出现在眼前的张玉凤就成了这位老人全部的感情寄托.而张玉凤对于与来说便成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在公众场合,总是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代表向同志们问好!报告同志们好消息,的身体非常健康!"实际上,已经不大来中南海.她在钓鱼台建立她的"独立王国".只是由于"夫人"是她的政治护身符,所以她总是要以夫人的身份对公众发表讲话.对于她来说"夫人"的身份,比其政治局委员职务更为重要.其实当时并不能随便去见.吩咐,没有他的同意,不能进入中南海游泳池旁他的住处.“第一夫人”也就不得不对张玉凤“巴结”和“献殷勤”.

总是有空就找张玉凤聊天、照相、吃饭以及打,还常送她一些真丝布料等礼物.张玉凤有时见不同意见,就会问他说:“你干什么老不见人家啊,人家老太太怪可怜的.”就回答说:“你就见她可怜了,你还没见到她可恨的时候呢!”有一次,张玉凤故意穿上送给她的衣裙,站到的面前问:“您看我穿这条裙子好看吗”连说:“好看,好看,谁给你的”“告诉你吧,这是同志送给我的,我特意穿给你看看.”闻言便马上把脸一沉:“快去脱下来,一点都不好.以后不要要她的东西!”

那时,想要见一面十分困难,而的房间只有两个人可以随便出入,那就是张玉凤和护士孟锦云.不管是谁,上至政治局常委,下至的亲友,无论是国策大计,还是私人访问,都必须经过张玉凤的通报之后,方能决定见与不见.而对于来说,或许张玉凤在他的心里早已不知不觉地成了他的“家人”.

晚年离不开张玉风,毕竟,从1962年起,这位如花年龄的女性就在的专列上怎么写作了.可以说,想到什么,张玉凤就能敏感地知道一二.晚年发音不清楚,但只要他动动嘴巴,发出哪怕几个不连贯的音节,张玉凤基本上就能解读出来.但话又说回来了,的晚年脾气大不同于身体健康时期,实在是不大好侍候的.据毛当时的护士孟锦云回忆,一天她来接张玉凤的班,刚走到主席卧室门口,就听见里面大声吵嚷的声音:“你给我滚!”小孟听出主席的声音显得又高又细,是竭尽全力发出来的.而张玉凤竟也激动地回应主席说:“滚就滚,谁不让我走谁是狗!”最终让汪东兴尽快将张玉凤找回来.而主席后来也说:“我的脾气不好,张玉凤的脾气更不好,她还骂我.”小孟听说,还把张玉凤骂他是狗的话写在一张纸上记了下来.一个高高在上的老人,一辈子没低过头,却对这样一个普通的生活秘书无可奈何,可以想见,这时的对张玉凤已经有了一种深厚的依赖之情.张玉凤能一直随身于左右,帮毛处理好一些别人未见得能代替她处理得好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做出让张玉凤任“机要秘书”的重大安排及其理由.

一个机要秘书的操守

机要秘书是做什么的呢简单言之,就是有关的“机密”、“要件”的转递、落实、存档.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张玉凤成了各派关注的对象.作为机要秘书,张玉凤想不看到什么都难.张玉凤在当时政治格局中的份量举足轻重,但她守住了本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但不参与,并不代表不知情.有关中国为什么发生文化大革命、刘少奇之死留下的蹊跷、在滴水洞给的信之有无、林彪事件、政治局的人事安排、王洪文的升迁沉浮、康生其人及其状告、眼里的、与的关系、毛远新在的住室里谈话的全部、为什么选择的政治和战略考量、为什么不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天安门悼周时在病室里的所有情形等等.

张玉凤没有主动做过影响决策的任何“进言”,这是一种难得的操守.有人曾写过一篇《毛远新“贪污”过的谈话吗》,结论是不曾有过“误传圣旨”的过错,这中间就源于张玉凤的工作勤恳与敬业,因为是她对任何谈话语音和文字文本的执着追索,没有给他人留下其他任何发挥的空间.

身体孱弱的,其晚年在纷繁芜杂的政治环境中愈发有心无力,他不愿也不敢相信任何人.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张玉凤,而他也只愿意信任张玉凤.张玉凤甚至掌管着私人保险柜的钥匙,而这也让她成为了夺权派眼里的“无价之宝”.在的私人保险柜里,有的存折支票,还有一批党和国家的特级绝密文件,其中不乏许多高级干部写给的检讨书、认罪书、告密信等,这些无疑标注着许多高层领导人的人格和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这一部分人的生死簿.谁都知道,这批材料对党十分重要,掌握了这批文件就等于变相控制了党政军大权.

首先闹事的是,她非常清楚,保险柜里有两样能遗祸于己的材料:一是1976年她写的不搞‘’的检讨,二是康生临死时告发她是国民党特务的谈话记录.以主席夫人的名义,提出要清理主席的私人财产.不料,在向张玉凤索取保险柜钥匙时,张玉凤却说:“主席留下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的财富,若要清理必须经华主席批准”.这让大为光火.随后张玉凤如实地向汇报了情况,说明了这批文件的重要性,引起了的高度重视,使得的算盘落空.可以说,作为晚年最信赖和依靠的人,识大体、顾大局的张玉凤对形势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对于张玉凤,有着很多的文字追踪于她.有党史研究的,有纪实报告的,还有民间演绎天上地下信口开河的文字.对于后者,张玉凤选择沉默,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附会.张玉凤的善良、付出、守纪,是值得我们报以极大尊敬的一个人.

(据《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综合)

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