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与管理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69 浏览:131109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具有特殊的内涵,它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创新,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前提的创新,是以节约稀缺资源为条件的创新,是以促进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我国管理水平落后,知识经济又要求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推进变革和创新,所以企业必须加大对管理制度的革新,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事业单位需要企业化管理的,应该及早开始这种观念、管理方式的变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要求.

关 键 词: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创新管理

21世纪我国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并且我国经济的市场属性已从短缺转到“相对过剩”,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同时,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使得我国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必然从封闭型趋向开放型并处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创新是人类一切科学技术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人类的知识存量才能不断增加,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动.

人类的创新能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十五”以来我国社会研究开发经费从896亿元达到2000亿元,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从2000年的位居全球第30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24位,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一、创新体系特征

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新技术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早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明确提出:人类正在步入-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我国目前发展知识经济主要是鼓励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知识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千方百计地用知识经济带动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知识含量,同时推动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创新、顾客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测绘作为一门日益兴盛的行业,目前正面临着体制与机制的转轨,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如何不断提高测绘科研生产水平,开发适销对路的测绘产品,改进管理模式是测绘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课题.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有别于以土地、劳动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它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配置要素,以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作动力,以导致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主要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我国企业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经济,它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在经营决策上注重掌握和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在作业流程上进行重新安排或彻底更新;知识经济是一种网络化经济,它要求企业减少管理层次,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提高管理效率;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要它求企业管理人员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在管理思想上从重视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并提高企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环境管理.总之,知识经济必然要求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推进变革和创新.

知识经济的创新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创新,与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运用和传播的知识经济,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二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的创新,企业要利用高科技创新发展环保产业,既发展经济,又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以多种可资源的应用为基础,以节约稀缺自然自然资源为条件.四是以促进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

我国管理水平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不够,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用人制度上的官本位和人情本位思想占主导

把管理职位当成对有功者、物质、精神产品生产成绩突出者的奖励.但有功者和物质、精神产品的制造者,并不是天然的管理者.其中有些人并不适合和胜任这样的职务.而许多企业容易犯任人唯亲的毛病,在用人上论亲疏,不论能力、知识水平,造成近亲繁殖,导致企业逐渐走向衰退.

2.对管理科学的忽视和无知

在中国的社会意识中历来不把社会科学当成科学,更不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似乎管理不需要专业知识,无论阿猫阿狗都可以当“官”.当今社会凡是搞技术搞业务的,都要有个资格并需持证上岗,唯独不需要;管理科学的研究也只是刚刚起步,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人大多在研究机关,很少是社会管理的实践者.所以,人们都愿意,而不愿意搞学术,搞研究.那些走上管理岗位的人有很多恰恰不懂得如何管理.尤其像一些事业单位,既不同企业,又不同于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者的选拔更易产生用人不当的现象,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

3.理论与实际脱节

管理作为上层建筑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决定了管理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管理科学决不能照搬国外的一套,也不能照搬书本,而必须在实践中学,在学习中实践.但目前我们却是学的不用,用的又不学.

4.对权力管理失控

管理者是控制和规范别人行为的,首先自己的行为必须规范.管理混乱往往是管理者本身不规范行为所造成的,包括不行使权力(失职)和滥用权力.

5.管理者的产生处于无序状态

管理者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与社会其他成员从事其他工作一样,不应高人一等,不应神秘化,也不应有什么特殊性.管理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管理者也应当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必须具有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应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必须经过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然后择优持证上岗,而不论他原来有多少其他学问和多大的成就.“学而优则仕”;“闹而优则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春天撒个谎,秋天得个奖,来年升个长”,这些都是选拔管理者中不合理和无序情况的反映.


6.对管理者的考核奖惩不规范

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理应对其管理的效果即有序化的程度进行考核.如果因其管理无方致使管理系统运转不灵或瘫痪,社会秩序混乱,则管理者必须承担责任,对直接管理对象的不规范行为,管理者也应承担责任.对管理者不规范的行为,无论其动机如何,都不应姑息,更不能奖励,而应当惩罚.

结论,只有在丰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先进的管理才会有效,而有效的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创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