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专业考生现状调查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50 浏览:93588

摘 要:文章通过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体育高考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体育专业高考作为中学生进入高校的重要途径之一,仍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高校体育招生情况进行现状调查,探讨影响体育考生考试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考生和教练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高校体育专业考试体育考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31---03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招生考试是高校选拔人才、学生深造学习的主要方式.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我国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纵观近几年四川省体育专业高考情况,考生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日趋激烈.从1997年开始我国高校体育类专业考试发生了四次大的变革,这四次变革对体育高考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对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及科研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体育专业考试和人才培养与体育专业的发展相关联.本文以中学教练员、高中体育高考生以及在校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通过对四川省体育专业高考的现状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析体育高考的影响因素,提出体育专业考试模式的发展对策,这将对引导体育专业高考的改革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高考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学带队教练员、应试体育高考生、体育专业大一学生、体育高考专家及监考考官为调查对象来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对2013年参加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高考的考生以及带队教练员进行问卷发放和访谈.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需要,在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等网站查阅了大量有关国内外有关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考试的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了相关书籍等方面的信息和学术文献.为文本研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研究方法.

2.2问卷调杏法

对参加体育考试的专家、教练、考生、在校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问卷的发放及收回采用体考期间当面发放的形式,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归纳、演绎、推理、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总结出四川省体育专业考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现状调查

3.1.1四川省体育考生报考动机情况分析

根据统计表明:学生报考体育专业考试的动机主要分为三类,其中“从众心理型”占总数的32.2%,这类考生一般是受他人或环境影响,应考目的不明确,抱无所谓来玩的态度,应试能力很不稳定;“找出路型”的考生占总数的42.8%,这类考生应考是为了升学而考试,一般训练时间较短,运动水平较低,认为学习成绩一般而考体育是条捷径;“热爱运动型”的考生占总数的25%,这类考生是为自己从事体育工作创造机会,应考目的明确,训练刻苦认真的态度明显.

3.1.2四川省体育专业考生应试心理状态分析

调查表明:体育考生面临应试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3.2影响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考试的因素分析

3.2.1家长的态度因素

家长是考生坚强的后盾,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考生都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对考生参加体育高考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家长如果支持考生参加体考,给考生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使考生没有任何杂念,更易集中精力参加训练,反之则异然.体考考生训练枯燥、辛苦,如果没有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更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能否顺利考入理想学校,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家长对考生参加体育高考的态度直接影响考试.

3.2.2体育考生的自身素质因素

自身素质在本文指的是体育运动素质.有的考生先天身体素质较好,比如力量、速度等方面比较突出.当然,如果具有先天良好的运动条件但不刻苦训练,运动成绩也会停止不前,甚至下降.相反,如果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再经过一段时间科学、系统地训练后,运动成绩同样也会大幅度提升.

3.2.3学校对体育考生的影响因素

高考让很多学校迷失了方向,升学率成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标,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只是一味的对学生的老师提出要求,却很少考虑为老师和学生解决困难.体育训练是考生参加体育高考的必要途径和手段,训练的成效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考生能否取得好成绩并进入高校.但是,很多中学对体育高考生的管理处于放任、不重视状态,只是安排学校老师进行训练,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带队老师,让一些经验不足的老师安排训练,专业知识水平欠缺,难以完成训练任务.同时很多学校设施,器材不能满足考生训练的需要.由于中学对这些因素的疏忽,对考生训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学校的重视程度对学校今后的的长远发展起关键作用.

3.2.4教练员的水平

教练员的训练水平高低对体育考生的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体育考生与其他学生性格不一样,他们大多比较活泼,情绪波动较大,常出现故意迟到和旷课等情况.这就要求高考训练队要纪律严明,以保障良好的训练作风.教练员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带头模范.在业务能力上,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广泛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完善自己.教练员还应掌握考生的原始成绩,再对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重点培养,但不也会掉下任何一名学生.因此,教练员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体育高考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3.2.5临场发挥情况

临场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教练员应重视考生考试临场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考试前尽量多的安排一些模拟考试,请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作为裁判,到陌生的环境模拟正式考试场景严格按照考试规则进行测试,以此来锻炼考生临场不紧张的心理状态.在考试前还应多注意饮食、睡眠等方面,减少消耗体能的运动,这些都对临场发挥起很大作用.4改进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考试现状的基本对策

4.1引导学生理性报考

四川省体育专业考生生源充足,近年来呈逐年上涨趋势,为各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是,考生和家长要理智,更应该理性地来看待体育高考,杜绝盲目跟从报考.部分体育考生因高中文化课成绩较差,想进入较好的高校而转向报考体育专业,这类考生无明显的体育特长,参加训练考试的真正动机是上好的大学.从侧面体现出:体育高考成为一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的途径.参加体育专业的考生,除了少数学生有体育天赋外,很大部分考生是因为重视文凭,心存侥幸心理进入大学,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自身情况的发展.

4.2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每年校领导只召集学校体育教师筹备组建校体育高考队,把任务丢给体育教师,而不重视其它方面问题.学校应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把它当成大事来抓,并给予大力物力、师资等支持,建立符合实际的学习和训练机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专门负责体育考生的训练和学习,制定了严密的工作计划.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添训练所需器材和设备,改善训练条件.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合理安排学习与训练的冲突问题,应给予教练员适当的补助,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

4.3加强师资建设

在中学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中,如果要合理的、科学的实施训练必须要有较好的训练场地和器材,但最主要的是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教练员.为了让教练员更好的指导训练,学校体育组及兄弟学校之间等部门要多进行体育训练方面的经验交流,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最主要的是提高教练员知识储备,多安排出去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的训练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实际出发指导训练.

4.4加强体育高考考风监督

影响考风好坏的主要因素是监考人员在监考时的力度.目前四川省体育高考监考人员主要来自体育院校的教师,这些教师都是考试需要时才进行抽调最后确定名单并参加考前培训.体育高考考试与文化课考试的一个不同点是,考试成绩是现场考完现场出成绩,监考和评分是连为一体的.所以监考人员的职业道德及职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考试,也会影响到考风,考试期间应有巡场主考官进行考试的监督.加强考风考纪的监管,规范考试程序,建立箱、投诉等方式予以.建议考试监督人员的选择应该由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老师担任,同时把监考人员的信息在各检录处公式,并提供工作、等途径,以此增加考试的透明度.

4.5改革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

由于近年来体育考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而招生计划几乎没怎么变化,造成了录取率偏低的局面.四川省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方式允许不同院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择优录取,在重体次文、重文次体、文体并重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模式录取是切实可行的.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考试重要的一部分.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仅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还要符合高考改革未来的发展.因此,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考试改革已迫在眉睫.体育专业录取制度的改革应以考试为切入点,科学的选拔人才,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还应建立由政府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多源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大多数考生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考试进入大学,因自身的兴趣而参加体育高考的比例少,且抱有侥幸心理,想仅通过考前突击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使体育分数过线.

(2)四川省普通中学对体育高考训练不够重视,对体育高考训练队的管理松懈,教练员经验不足、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学校的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学校缺少相关的监督机制.

5.2建议

(1)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录取办法应充分考虑体育专业的特点,建议在体育成绩和文化课都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中,按体育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2)提高监管的严密性与科学性.即使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众多的监考人员中难免存在一些对考试纪律理解不深、思想作风不严谨的工作人员,在各种诱惑下还会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所以,加强监管是端正考风的一大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