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000 浏览:132990

摘 要:构建家校合作联动教育机制是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家长的参与则是影响这一策略成败的关键.文章从当前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改进家长参与思政教育的对策,以推动家校合作联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 键 词:家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85-02

收稿日期:2013-05-23

作者简介:贺艳洁(1985―),女,河南周口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单单是靠学校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才能保障其顺利实施.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充分肯定了家庭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家校合作联动的育人新机制,形成教育的合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影响这一策略成败的关键则在于家长的参与.

一、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家长无疑是最了解和熟悉学生个人情况的群体,因此,动员和争取学生家长广泛、有效地参与,便成了高校开展家校合作联动教育的首要前提.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参与面狭窄

从整体的参与面上来看,能够积极参与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要是城市中的、文化素质高的、低年级的学生家长,而农村的、文化素质低的、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参与的机会则相对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如笔者所管理的300名学生中,能够主动与院系及笔者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家长还不足20%.

(二)参与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学历低、没文化、不懂教育,学生的教育和学习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自己只应负责满足子女的吃、穿、用等日常生活需求就可以了;有些家长则认为子女考上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现,子女的教育已经不再需要自己投入过多的精力.因此,家长们也就逐渐失去了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意愿.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会把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看作是校方在推卸责任,是学校和教师无能的表现.

(三)参与目的模糊

一些家长即使参与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但却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关注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只是一味地听从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安排.如在家长会上,往往都是由学校领导、教师,或者是专家在不停地讲,从学校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到学校的专业设置、科研成果、发展战略,动辄就是数个小时,家长只能坐在下面被动地听,而实际效果却是家长越听越迷茫.即使当学生在学校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时,往往也是教师让家长怎么配合,家长就怎么配合,在学校和教师面前,家长很少有机会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显得非常被动.

(四)参与方式单一

目前,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联系沟通主要是通过家长座谈会、和访问学校等比较传统的渠道进行,而且频度和程度也是比较低的,远远不能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家长提出的要求.

二、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现实中影响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很多,涉及社会、学校、教师和家庭等多个层面.因此,我们探索如何实现家长有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也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基于社会层面的策略

1.加大宣传,营造家长参与的浓郁氛围.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对高校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都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让广大学生家长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充分意识到自己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2.完善政策,明确家长参与的权利范围.家长的参与必须要有政策的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从法律上来保证家长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权.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国外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家校合作的相关经验,“制定国家、地方、学校各级法律和规章制度,明文规定家长参与的权利范围、各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使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2].这样,家长在参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就不会再感到畏首畏尾、不知所措了.

(二)基于学校层面的策略

1.提供各种平台,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制度.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家长参与方式单一的局面,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创建家校协商的机制和交流平台,为家长提供、平等参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机会,充分尊重家长们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使家长和学校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既为家长的有效参与提供了合适的平台,又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家长座谈会的传统模式,使家长座谈会由以前领导、教师、专家一言堂的宣讲会、告状会、报告会,转变为与家长真诚沟通、平等交流的研讨会、总结会、改进会,使家长会真正成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平台;寻找全方位、多渠道的家校沟通方式,除了可以使用传统的、家校联系簿等渠道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媒体,通过校信通、校园网、、E-mail、辅导员博客、微信等现代化的平台,使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2.做好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参与能力.家长培训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在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学科和资源优势成立专门的“家长学校”,并配备专职的教师进行授课,或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编写家长学校教材,或“家长手册”,把大学生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规律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等有机融合起来,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讲授,让家长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不断地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提高自己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能力.

(三)基于教师层面的策略

1.更新理念,端正态度,认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教师要改变以自己作为唯一的教学权威的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认识到学生的教育不是仅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就能做好的,只有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虽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教育,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教师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把家长当作合作的伙伴,才能尊重家长参与的权利,真正做到与家长的双向互动,使家长顺利地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

2.注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艺术性.由于教师工作的特点,特别是辅导员教师,他们管理的班级多,学生的数量也很大,因此他们无法一一熟悉所有的学生及他们的父母,只有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是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时,他们才会与家长进行交涉,交涉的方式一般都是联系,通报学生在学校接受处分的情况,甚至抱怨家长对学生疏于管教、要求不严、纵容姑息等等.这样的交流方式简单、粗暴,时间久了会极大地打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甚至造成教师与家长的对立,出现家长抱怨教师不尽力,教师抱怨家长不配合,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因此,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教师应该注意自己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时的方式,尽量使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既能把问题说清楚,又能帮家长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同时又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四)基于家长层面的策略

1.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

响,家长对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使得家长的参与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越位、错位或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了家长职责的迷失.因此,家长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首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家长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局外人”,他们没有知情权,也没有发言权,所能做的只是规规矩矩地按照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来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所谓的参与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这是家长参与的一种最为传统的支持者角色.如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家长的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大的权利,他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但有知情权,而且还有建议权,甚至是决策权,家长已由过去的作为“局外人”的支持者角色,逐渐转变为了一种作为“局内人”的参与者和决策者角色.

2.明确自己的职责.家校合作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方面,家长要认识到,虽然高校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但这绝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也不是家长对子女所有的教育期望都能实现;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参与对子女教育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与学校教师之间开展真诚的对话与合作,增进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真正明确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形成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