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历程特征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58 浏览:32905

摘 要:MIT创办早期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其创始人罗杰斯在建校之初就十分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设置了一些相关课程;其后,沃尔克、康普顿等校长秉承这一理念,相继设立了学系及学部.这些举措使得该时期MIT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效,并为其后来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和评述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及特征,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MIT人文社会科学的演变脉络,而且对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MIT;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成就与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1-0041-05

一、引言

“比较教育学的权威专家康德尔(IssacKandel,1881-1965)常言,影响一国教育的因素,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势力,有时比教育本身的力量还要大.”[1]美国原为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因此其教育模式最早借鉴其宗主国英国,如哈佛、耶鲁等院校早期均受其影响;独立战争以后,由于法国最先承认美利坚,因此相当一段时期内美国教育革新者纷纷借鉴法国的教育模式,如纽约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弗吉尼亚大学等;其后随着德国教育思想的广泛传入,美国大学的课程逐步迈向自由化与现代化.至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这在客观上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学校的教育能满足当时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新的生产及生活需求,要能够给予工业技术及其培训以足够的重视.除上述西欧教育模式及美国本土环境影响因素外,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的《莫里尔法案》(又称赠地法案)对当时高等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工农业院校的建立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威廉•,B•,罗杰斯于1861年在波士顿创建了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简称MIT),它融古典教学学院、多科性技术工程学校、赠地大学及研究型大学等大学模式于一体[2],主要为工业领域培养技术人才.MIT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特别是罗杰斯在建校初期就非常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及讲座.其后,沃尔克、康普顿等校长秉承这一办学理念,相继设立了学系及学部,使MIT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较大发展.本文主要对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展开论述,并深入分析这一时期MIT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与特征.

二、MIT创办早期的办学理念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是大学发展的源动力与方向标.同样,MIT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与其卓越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的.

(一)罗杰斯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

MIT创始人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BartonRogers,1879-1881年任MIT校长)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技术操作层面的教授,而更在于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他提出要建立一所工艺学院,用来教授学生工艺背后的科学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及灵活变通能力.罗杰斯的这一办学理念在1861年通过的MIT宪章中得到了体现,如其中强调“要将MIT创办并经营成为一个技艺的社团,一座技艺的博物馆和一所工业科学的院校,并使其通过适当的方式广泛帮助与文科、农业、制造业及商业相关科学的进步、发展与实际应用.”[3]1865年正式建成后的MIT又规定学校要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更为宽广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最初开设有法语和德语两门现代语言学课程,后逐步扩充,至1866-1867年度已开设有逻辑学、修辞学、英语文学史、历史、政治经济学、精神和道德哲学等课程供学生选修.[4]537-539另外,学校还开设了科技史、人物传记及文艺评论等相关讲座.

(二)沃尔克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系建立

1870年罗杰斯因病辞去校长职务,1878年学院陷入财政危机时再次复出,直至1881年法人团选出新校长弗朗西斯•,沃尔克(FranicsAmasaWalker,1881-1897年任MIT校长).罗杰斯任职期间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一观点后来被狭隘化,使MIT过度偏向了实用职业教育.沃尔克任职后开始加强学生的社会科学教育,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改革,并亲自教授政治经济学课程.同时,沃尔克任职期间还创办了学系,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包括有英语系和现代语言系,并得到了较大的经费支持,如1892-1896年英语系平均每年约1091美元、现代语言系平均每年约198美元,历年经费情况可如图1所示.[5]另外,MIT还开设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讲座、购置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如1891年有政治学图书4395卷、英语图书1057卷[6],至1896年有经济与历史图书7973卷、2975幅图册及英语图书2184卷、36幅图册[7].1897年沃尔克辞世后MIT的发展曾一度陷入困境,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由图1可以看出1901年MIT人文社会科学的经费开始呈急剧下降趋势,特别是1904年和1905年处于低谷期.

(三)麦克劳林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式微

面对MIT的发展困境,1909年理查德•,麦克劳林(RichardC.Maclaurin,1909-1920年任MIT校长)上任之初即立志不仅要让MIT脱困,而且更要将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争取经费以推动MIT的发展,麦克劳林任职期间开始密切联系工业界,并将学院迁到了坎布里奇.由于此时MIT过分注重工业研发而影响了基础学科的发展,使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削弱.1920年初麦克劳林病逝,1923年新任校长萨缪尔•,W•,斯特拉顿(SamuelWesleyStratton,1923-1930年任MIT校长)上任后即对新生的课程进行改革,希望通过加强基础教育避免学生被过早的专业化.但由于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困难,致使教师无法将大量精力集中于教学与科研,因此斯特拉顿的课程改革并未能够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四)康普顿时期人文社会科学部的成立与发展

1930年卡尔•,泰勒•,康普顿(KarlTaylorCompton,1930-1948年任MIT校长)出任MIT校长.他是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忠实继承者,强调学校教育的主旨应为知识原理的教育而非技术操作细节的培训,意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康普顿于1932年开始着手行政部门改革,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部.在1932-1933年的校长报告中康普顿指出[8]:

学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课程广博性本质的强调,它将人文科目与那些语言学习及基础科学一起作为最重要的拓展学生文科教育的课程,并使之成为学生培养计划中典型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分.等请坚信,第一,满足人类需求的科学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是必然的;第二,基于科学并适度兼顾社会科学和人类价值教育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极好准备,无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是否从事科学应用抑或是其他职业的有意义的人生;第三,MIT必须要按着这样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教育,它们的价值必将得到每一位雄心勃勃的孩子和心情焦急的父母们的认可.

为此,MIT尝试引入五年制本科教育,在传统四年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一年的时间用于研究社会科学,同时还开设了大量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讲座.1936年董事会接受康普顿的建议,批准成立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系的劳资关系部.[9]此外,面对二战期间MIT本科生教育再次出现过度专业化的趋势,康普顿又通过制定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程计划等措施力促MIT的通识教育.

三、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与特征

MIT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人才,自建校伊始就非常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并不断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模.具体而言,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学科发展从最初零散的课程设置逐步系统化

19世纪60年代,社会工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使MIT得以创办.MIT虽是一所工科院校,但罗杰斯在建校之初即设置了一些人文课程,希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领袖人才.如1865-1866年开设有现代语言及英语等课程,1866-1867年机械工程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分别开设有英语文学史、德语、法语、政治经济学、历史、修辞学等课程.[4]534-539沃尔克上任后即强调社会科学教育,并成立了英语系和现代语言系,使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系统发展.但一战期间,麦克劳林为了筹集款项而过度偏向工业领域,致使人文社会科学受到了严重削弱.尔后,康普顿时期除保留一些学系外还成立了人文科学部,使人文社会科学得以恢复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二)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并日趋注重学科间的交叉研究

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MIT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给与了很大支持.例如,沃尔克任职期间非常强调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亲自参与领导了关于人口调查的《统计图表集》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康普顿任职期间成立的劳资关系部取得了很好的效用,如“建立了劳资关系图书馆;调查研究了老年工人状况;与美国劳工部合作开展雇用与解雇政策研究;与马萨诸塞州一家具有主导地位的工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一个新英格兰社区为研究对象,就其工业关系与经济过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10]此外,经济与社会科学系同数学系一起运用数学统计学知识研究了质量控制问题.

(三)师资规模逐步扩充且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MIT积极引进人才,构建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如,罗杰斯在任期间曾聘请Atkinson、B•,cher、Krauss、Lévy等担任英语、法语及德语等课程的教学[11].沃尔克在任期间也选拔了较多的优秀人才,如经济学家戴维•,R•,杜威等,1887-1895年MIT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人数及其组成结构具体可如图2所示[12].康普顿认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于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故他在任期间聘请了不少著名学者来校任教,如,1939年8月罗伯特•,G•,考德威尔(曾先后任美国驻葡萄牙及玻利维亚外交使节)博士担任MIT人文学部部长[13].1943-1944年度,在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工作、时任国务院特别顾问的NormanJ.Padelford博士受聘为经济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14]此外,这一时期MIT教师的薪资也有了较大提升,如1931年经济系教师工资及津贴共计39112美元、英语与历史系教师工资及津贴共计63276.16美元、现代语言系教师工资及津贴共计23373美元[15],此后总体呈上涨趋势,至1947年经济系教师工资及津贴共计112532.5美元、英语与历史系工资及津贴共计127566.01美元、现代语言系教师工资及津贴共计37549.95美元[16].

(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罗杰斯通识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及工业技术互融互汇,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如MIT首届学生罗伯特•,H.理查兹(RobertH.Richards)曾言[17]:

这里的教学方法对我们全体学生来说,都是新颖的.我们告别了旧的、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方法,开始研究学习内容和自然规律等我还感到教师是通过让我与大自然直接接触而去认识它,而数学、语言和历史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此后,MIT虽然在院系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诸多调整,但一直秉承罗杰斯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1884年至1915年各年度选修MIT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科目(包括英语、德语、法语、语言学、历史与经济等)的常规生及特别生人数如图3所示[18].康普顿校长时期确立了培养行业领袖人才的目标,在其任职期间成立了人文科学部并进行了课程改革,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正如朱利叶斯•,A•,斯特拉顿所言[19]:

我们还应感激卡尔•,康普顿为倡导发展MIT社会科学而付出的努力,对于MIT人文科学的繁荣我应在短时间内多说一些.三十年前的本科生只能在一些随机组成的“普通研究”中选择一些来增强其自身的通识教育.而如今这些早已被与大一、大二学生所需核心课程紧密相关的系统的人文社科选修课所替代.最终,工业管理学院与其他四个学院一起培养与发展了工程、物理、社会科学同现代管理的方法、态度及观念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综上所述,南北战争后美国大学在西欧教育模式、本土环境以及赠地法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开始注重发展实用学科.创建于这一背景之下的MIT非常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其设置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对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壮大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当前着力创办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形势下,回顾和评述MIT创办早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及特征,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MIT人文社会科学的演变脉络,而且对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l.

[9]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BulletinPresident'sReportIssue(1937)[EB/OL].1937:17[2011-10-13].l.

[10]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BulletinPresident'sReportIssue(1938)[R/OL].1938:18[2011-10-13].l.

[11]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ident'sReport(1875)[R/OL].Boston:PressofA.A.Kingman,1876:216-218[2011-10-13].l.

[12]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ident'sReport(1887-1888),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AnnualReportofthePresidentandTreasurer(1889-1895)[R/OL].[2011-10-13].l.

[13]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BulletinPresident'sReportIssue(1939)[R/OL].1939:22[2011-10-13].l.

[14]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BulletinPresident'sReportIssue(1944)[R/OL].1944:35[2011-10-13].l.

[15]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ident'sReportIssue(1931)[R/OL].1931:141[2011-10-13].l.

[16]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BulletinPresident'sReportIssue(1947)[R/OL].1947:254[2011-10-13].l.


[17]郜承远,刘宁.麻省理工学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3.

[18]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ident'sReport(1884-1888),AnnualReportofthePresidentandTreasurerofthe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1889-1891),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AnnualReportofthePresidentandTreasurer(1892-1903),Bulletinofthe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ReportofthePresidentandTreasurer(1904-1915)[R/OL].[2011-10-13].l.

[19]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ident'sReport(1961)[R/OL].1961:6[2011-10-13].l.

(责任编辑庞青山)

收稿日期:2011-11-08

作者简介:李珍(1980-),女,安徽灵璧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王孙禺(1947-),男,浙江温州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工程教育等研究;北京,100084.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