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应略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44 浏览:157190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同伴交往方面缺少必要的引导与帮助,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同伴交往问题,如:自卑、孤僻,对同伴交往恐惧;情绪不稳定,对同伴表现出敌意或攻击行为;与某些同病相怜的同伴结成“小团体”等.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引导,主动亲近并关心留守儿童;创设可供他们开展合作活动的教学情境;定期开展指导同伴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组合各方面尤其是政府的力量,建立多元化支持体系.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贫困人口亦出现大幅下降,然而仍有许多农村地区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为寻求更好的机会,许多年轻农民离开居住地外出打工或经商.由于受到收入、政策及其他原因的限制,外出农民很难在务工地解决其未成年子女的入学问题,大部分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乡,交由亲朋好友抚养,由此便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全国妇联于2008年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18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约5800万人,这一比例占全国儿童人数的21.72%,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大约4800万留守儿童的年龄介于6岁到17岁之间,超过3000万儿童的年龄介于6岁到14岁之间.由此我们可以预见,伴随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会呈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了父母的引导、关怀和教育,进而可能导致其在学业、各项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出现诸多问题.“留守”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对留守儿童的有关研究中,人际交往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适应问题.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与师生交往.而对已进入学校的留守儿童而言,与他们交往最多的是同学.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特殊作用,也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交往、个性与道德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心理的健康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留守儿童自身的一些特点,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与鼓励,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因缺乏社会技能而导致与同伴关系不良,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往焦虑,这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健康心理的维护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分析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人际交往教育对策,对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及特点分析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子交往严重缺失,留守儿童对同伴群体的依赖性应当更强.但同时由于缺乏与同伴交流的经验、技巧和父母的帮助、指导,一旦他们在同伴交往中遇到自身无法应对的困惑、问题或挫折,并且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全面、正确的引导,积累起来就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不同种类的较为严重的同伴交往问题.

1.自卑、孤僻,对同伴交往较为恐惧

儿童由于其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可能出现欺负或被欺负的情况,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多处于被欺负的地位.有时即使受到同伴言语或身体方面的较为严重的欺负,他们也可能不敢声张、反抗,多是想方设法躲避或逆来顺受.焦虑是留守儿童时常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说话吞吞吐吐,过于谨小慎微,害怕说错话、办错事而受到同伴的嘲笑,总是忧心忡忡.

长此以往,他们在同伴交往得封闭、自卑,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甚至可能因为一些看起来细小的问题而无法与同伴沟通,导致其情绪变得十分低落.在同伴交往中,他们逐渐失去自信,不愿或不敢向同伴、监护人和远方的父母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认识.在与同伴交流减少的过程中,他们同时逐渐受到同伴的冷落与拒绝.由此产生一个恶性循环:他们越是自卑、孤僻,对同伴交往产生恐惧,越是受到同伴的排挤疏远,这又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本应形成的对同龄人群体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丧失殆尽,相应的心理需要也无法得到满足,其内心越发痛苦不安.

2.情绪不够稳定,对同伴表现出敌意和攻击行为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一般是从事“蓝领”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久,本身已十分疲惫,没有太多精力与身在家乡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往往关心的是子女的饱暖、学习成绩等问题,对其情感方面的需求关注不够或基本没有关注.这类儿童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认为父母不要自己了,容易产生对父母只顾赚钱不照顾自己的怨恨,从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认为大家都亏欠自己.一旦被同伴激惹、同伴犯一点点小错误或对同伴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可能出现过激反应,表现出较明显的攻击行为,谩骂或殴打对方,有时甚至给同伴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对老师的管教也置之不理或很不服气.

3.同病相怜,与某些同伴结成“小团体”

儿童容易因共同爱好和类似境遇而结成“小团体”,其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留守儿童之间可能因更容易交流而形成“小团体”.如果“小团体”中的某个或几个成员不喜欢学习某一科目,其他成员也可能会对这门科目产生抵制;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员辍学打工或离家出走,其他成员也可能会模仿或应邀同去.2012年12月18日的《南方农村报》曾报道,广东电白3名留守儿童相约喝药,这即是留守儿童在缺乏关爱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小团体”成员之间因总体上的消极影响而引发的悲剧.近年来,类似惨剧屡见报端.

因此,我们不能说留守儿童有看似比较融洽的同伴关系,监护人、父母或教师就可以掉以轻心,认为他们能够健康活泼地成长.我们必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感,尤其要关注其中的不良情绪动向并防止其蔓延扩散.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良性发展的策略

即使是在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儿童也有进行同伴交往的自然需求,更何况是留守儿童.如何恰当充分地针对留守儿童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利用留守儿童进行同伴交往的心理需要,引导其建立健康合理的同伴关系,使其在良性同伴关系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共同进步,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1.积极鼓励引导,主动亲近关心

对于某些留守儿童情绪不够稳定,时常出现敌视、攻击同伴行为的情况,教师需承担起相应责任,主动鼓励、亲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使他们感受到他人的真诚关爱,为其情感体验带来直接影响.同时,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语言、行为会为其他同学作示范,这些同学会模仿并逐渐内化教师的做法,悦纳、宽容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产生越来越多的好感.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增强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信心,使留守儿童能主动向同伴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还可以发展非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能力,不纯粹以表面化的喜好进行同伴交往,而是主动了解、关心别人,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宽容并帮助别人修正缺点.

2.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创设合作活动情境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让儿童会背课文、会基本计算,应积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与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使每个人在集体中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不可或缺的价值.针对不良的同伴交往情绪,如焦虑、自卑等,教师可从人际知觉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质量,减少他们的交往焦虑.具体可采取一些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已被证明有效的训练技术,如角色扮演、激励强化、试误、敏感关系训练与照镜子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方法,创设儿童可以合作活动的情境,对留守儿童的不良交往模式进行矫正.

创设情境培养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也可结合具体科目的课堂教学进行.如在数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分组,以不同角色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游戏活动中得到启发,并且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数学游戏可为学生搭建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自由表达个人观点与交流的平台,提升同伴交往能力.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同伴交往

相关政府机构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做好防控结合工作,即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防止其不适应同伴交往,心理健康状况出现恶化;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没有外出家庭的儿童也要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预防此类儿童的正常同伴交往活动可能会由于父母外出而出现恶化.此外,也要考虑男女儿童的不同特点,针对父母外出对其的不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应加以区别对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计划.如针对女孩,应给其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和同伴交往氛围,引导其进行正常的同伴交往;针对男孩,应注意从同伴交往的细枝末节做起,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开展多种趣味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儿童实现情绪的适度控制与合理恰当的宣泄,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以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对人和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防止其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不良的情绪情感.

4.建立多元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教育部门应优化组合各方面的力量,和儿童父母以及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针对留守儿童和新增留守儿童的动态监测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家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怎么写作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对策不能凭主观想象,也不能盲目由某个或某几个儿童的个别情况而直接推广,必须依托针对相当数量儿童的相对完备的连续性数据才可能得到针对性强、切合实际的结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信息,才更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制定科学规范的相关政策,更好地为留守儿童群体怎么写作.

农村学校师资相对不足,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可能没有精力顾及其它工作,这就需要动员当地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参与帮扶工作;大学生村官可联系曾就读大学的师弟师妹利用检测期或课余时间针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引导.教育部门可定期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的集中培训,引起父母对留守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重视,与父母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了解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情况而不是仅关注他们是否吃饱穿暖,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和帮助他们处理同伴交往中的问题、交流同伴交往中的情绪情感体验、调节不适情绪与合理表达正当的情感诉求.

当然,如果要从源头解决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则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父母务工地享有同等受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益,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务工地生活的门槛,从根本上避免留守儿童出现同伴交往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