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教育: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视点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752 浏览:82417

摘 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国家和民族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心理和社交安全教育、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等内容.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90后大学生特点,加强高校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发展、校园的和谐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较为现实的促进意义.在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具体可以通过教育、管理双管齐下,抓全面、突重点,培师资队伍、树学生骨干等方式予以实施和展开.

关 键 词:公共安全教育;90后大学生;意义

作者简介:黄琴琴(1986—),女,江苏如皋人,南京工业大学,助教.

刘海存(1970—),男,江苏大丰人,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项目简介: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9SJD880097)和“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SY2009YB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着国内国外诸多不良事件和敌对信息的考验,且随着扩招所带来的学生素质层次不齐的现象,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如何进一步针对90后学生特点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也成为高校安全工作者共同努力的出发点.当前高校大学生多为“90后”,其思想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思想活跃早熟、但问题辨别能力较弱,社会责任感不强;(二)家庭经济基础较好,价值取向务实,个人主义、享受主义较严重,经济独立意识差;(三)个性独立张扬,艺体才艺多,但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水平不高,抗挫折能力、学习自信心与意志力较差;(四)情感极其丰富,恋爱观颠覆传统,依赖网络,沟通交往能力弱.故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个性的发展,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为实施公共安全教育奠定良好的人文精神基础.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保证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学校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

1.国家和民族安全教育

主要是指与国家安危和人民根本利益休戚相关的问题.开展国家和民族安全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保卫国家、爱护民族的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抵制一切反动派势力的诱惑与侵犯.高校安全工作者,要以《国家安全法》为主要依据,进行爱国主义的法制法规宣传教育.此外,在日常教育中,要将国防常识、国防技能、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等融入到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之中,不断强化高校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学习.

2.信息安全教育

即培养学生对各类媒体信息的自我分析和判断的意识及能力,掌握正确利用各类信息的主动权.建设校园网络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既不是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支,也不应等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德育课程,而应是基于信息技术以及道德、法律规范三者的有机整合.[1]所以,高校在理论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可配以竞赛、研讨、讲座、实践等多元化培养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心态面对和处理各种信息,树立高校“知行统一”的安全教育形象.

3.心理和社交安全教育

即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平等、互谅、互信的原则处理好人际关系,理性地释放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困惑,做一名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高校大学生.近期在上海、江苏等知名高校所发生的“投毒”、“刺死”事件,也都是由于学生的心理情绪失控而造成的,这给我们高校的安全工作者再次敲响了警钟——大学生的心理及社交安全教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故高校应通过实施心理和社交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提高警惕意识,有效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4.公共交通安全教育

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交通管理法规,帮助其了解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的作用,时刻保持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当前,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也较为薄弱,故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对有效防范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有较积极的推进作用.

5.食品安全教育

即增加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大众食品的加工、贮存、选择和鉴别方法,了解食品包装的基本标识,认识食物中毒的特征,提高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2]高校可利用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怎么写作的教育活动中去,从而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

二、实施公共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安全发展的现实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国家安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国土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而更应包括科技安全、文化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想象不到的便利,因特网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一项技术,它在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反动信息更易侵扰涉世不深的学生,国外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也在学生群体中逐渐增多,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种国家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信号.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弱势的国家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不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必然导致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兴趣、对本民族的发展失去信心.因此,及时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安全内容,提升保护民族国家的安全保卫意识,清楚辨析国内外不利势力的挑战和全球威胁,是新世纪维护和保障国家和民族利益不受侵害的当务之急.

2.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是校园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

如今的高校校园已不再是封闭的“塔”,而是与社会广泛联系的、开放的小社区.[1]校区多且分散,校园内除了有基本的教学区、生活区、科研中心外,还有工厂、公司等社会型企业以及一些超市、宾馆、饮食店等生活怎么写作设施和机构,如此“齐全”的校园一定程度上确实给大家都带来了益处,但更多的是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隐患.近几年来,经常会有报道称学校里的学生或者老师受到社会不法之徒的侵害,这给整个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外,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大量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的外来人员来校务工、经商.法制观念淡薄、文明素质普遍较低的这部分人也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的90后大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很多学生物质条件很优越,一方面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开支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他们平时的举止言行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不法之徒的盗偷抢骗之心,使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维护校园和谐、安全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思想单纯,社会经验淡薄,在遇到社会的不法侵害和不良风气时,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家庭及社会的种种影响,使他们易盲目崇拜和效行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较为明显;同时他们也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在遇到安全灾害时,表现得束手无策.故在高校中开展并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会使大学生受益颇多,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此外,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大学生们利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电子网络通讯工具进行社交活动的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强和扩大,但很多大学生由于自控力差使自己在网络中显得很被动,过于依赖网络,最终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差,与师生的日常关系不协调,甚至造成了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从而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安全责任、意识、知识、技能教育,帮助他们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做一名全面和谐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三、实施公共安全教育的措施

1.教育、管理双管齐下

当前,单纯依靠安全教育或安全管理已经无法适应高校公共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故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得运用于安全建设,正逐渐成为各高校安全工作的核心思路.“高校安全等于制度管理+安全教育”,[3]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二者的目标都指向于高校安全的保障,故要改进高校的安全教育,就必须将教育与管理协同进行,不忽视任何一方,才能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高校在展开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堂教育、课外素质拓展等为契机,采取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系列安全活动、知识竞赛、播放纪录片、广告宣传等形式,[4]向学生普及交通、饮食、财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骗、防抢等自我防卫性教育,逐步深入和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当然,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必须在学生身上严格执行,即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予以一定的管理和约束,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育,因为高校在执行安全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时,就是一种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此种管理能加深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意识,具有很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2.抓全面,突重点

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向所有学生展开,即抓全面;一方面又要有重点地进行,即突重点,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灌输安全教育的思想.

在国际化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高校应在借鉴国内外安全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常性地在课程教育、校园活动、校外实践、学生管理等过程中全面多处实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们在安全方面的知识,普遍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同时,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和不同事件中,安全教育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安全教育效果:一、针对如开学、节检测日、社会实践、学校集中施工期等安全事故多发的特殊时期,要提前做好安全预警,尤其是交通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多发地段;二、校内外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及时通报,并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深入教育,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恐慌和扭曲、夸大突发事件的现象,深化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培师资队伍,树学生骨干

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以高校辅导员、高校保卫工作者为主的一批专业性强、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和密切的辅导员,在校园公共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应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在突发事件中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方面的协调工作,稳定全局.作为高校安全的保卫工作者,应具备更为专业的安全素质和技能,在怎么写作全校学生的同时,要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校园报警系统和巡逻机制,以强大的责任心投入到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中.此外,学生骨干队伍作为活跃在校园生活中的一支生力军,是架构在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班团集体、学生社团的核心成员,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3]故在完备的师资队伍后,若有精干的学生骨干队伍做配合,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工作则能更深入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