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79 浏览:117996

三大重点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并对2013年政府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分别就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主要工作三个方面做出了全面布局.这三个方面的布局,对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报告提出了今年的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2012年GDP为7.8%,今年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考虑国际国内压力以及转型要求、环保要求.2012年CPI为2.6%,今年的目标是3.5%左右.报告称今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农产品和怎么写作类都存在上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理顺能源资源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上涨的翘尾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201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报告分别就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安排.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今年的财政政策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具体有三方面政策: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对局部和区域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业务风险的监管,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013年政府的主要工作.报告对2013年政府的主要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大家普遍关心的环保领域,报告提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报告指出,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怎么写作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报告还提出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方面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之一.着重阐述了保障民生的几大具体措施.分别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食品药品平安、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等.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报告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怎么写作型政府.”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主要工作,这三个方面,既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也是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要部署.

来源:青年导网

八大关键点

1.资本市场特别强调“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处提及“资本市场”,其中之一是在提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时,特别提到要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这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在论述货币政策时谈及资本市场.

相比往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其中之一是要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该处着重使用了“稳定”一词,表明政府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呵护.对此,业内人士称,资本市场的稳定也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内涵之一,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怎么写作实体经济的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中另一处提及资本市场,是在提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指出的,“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诸如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新三板”,正式启动扩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试点.而在证监会提出的2013年十项重点工作中,排在首位的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表述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预示着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节奏.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证监会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完成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继续引导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探索建立柜台交易市场.

2.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稳健”

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解读:与2012年相比,2013年M2增长目标下调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2增长目标下调主因是今年经济活跃度要高于去年,货币乘数会明显提高,而去年经济下行,货币乘数相对较低.

不过,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如果确定7.5%的经济增长目标为合适目标而不是最低目标,M2目标定为12%就能满足大约8%的经济增长.

连平预计,今年经济实际增速在8.5%左右.因此考虑到预期需要,M2增速目标直接从14%下调至12%或难以满足流动性需求.

M2增速目标下调的同时,信贷增长则有可能超去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未明确量化目标,2012年实际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2万亿元,目前普遍预期今年增量会超过2012年.赵庆明预计,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可能为8.5万亿-9万亿元;连平的预期为9万亿元左右.

在信贷规模进一步增加的同时,社会融资总量的增幅将更为明显.相对M2、信贷,连平认为,社会融资总量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难以数量控制.就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规模来看,连平认为有必要管理社会融资需求,以避免导致经济增长过热.


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高达2.5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新增贷款为1.07万亿元.连平说,其他社会融资量高于信贷增长的情况较为少见,这说明目前整体社会融资需求非常强烈.

3.抑制通胀CPI预期目标下调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居民消费涨幅控制在3.5%左右.

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CPI预期目标下调了0.5个百分点至3.5%,但仍高于去年全年2.6%的同比涨幅.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表示,通胀目标设定在3.5%,较去年下调0.5个百分点,表明高层控通胀的决心.物价关系民生,降低通胀目标稳物价是从惠民生角度出发,希望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已出现回落,与其保持一致,CPI目标也应该相应回落.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年CPI涨幅回落至2.6%,不仅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控通胀措施有关,也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为: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农产品和怎么写作类都存在上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为理顺能源资源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

因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居民消费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做出的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今年国家着力抓好房地产工作,严控不合理需求,保障正常供给,并要求搞好农业生产,保持食品供应稳定,因此,今年物价涨幅不会很大.

连平也认为,今年物价上涨将总体温和,初步判断全年CPI同比将上涨3%至3.5%.把通胀控制在预期目标内难度不大.

4.楼市调控今年将更“坚决”

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解读:房地产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的重点.相比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表述更为“坚决”.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而今年提出的则是“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一提法在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出现,意味着政府已经着眼健全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是“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同时,对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提出更具体的目标: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1630万套.

此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处长顾宇新表示.国家正在制定农村危房改造的中长期规划,住建部也将进一步支持贫困农村进行农村危房改造.而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住建部也将加大供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建设,完成2074公里管网建设任务.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也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体化,逐步实行县乡生活垃圾同步处理.5.财政投向主要投保障房等

政府工作报告: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解读:根据昨日公布提交审议的预算报告,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定为8%,较去年降低1.5个百分点,为历年来最低水平.其中,财政收入增速预期调低尤为明显.对此,财政部表示主要是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

预算报告表示,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必要的.而在赤字率从去年的1.5%上升为2%后,仍在国际赤字风险分界线10%水平以下,总体上仍处于安全水平.

在赤字结构的变化上,与2012年重点增加了代地方发债规模不同,今年财政赤字增加是结构调整的重点.专家表示,增加财政赤字主要是考虑到今年需要重点加强财政宏观调控,以便于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环境下增强对各地潜在财政风险的应对能力.

在减税方面,据财政部介绍,今年目前已在部分地区试点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怎么写作业将抓紧研究全国扩围的方案,而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和建筑安装等行业明年预计适时纳入试点范围.此外,今年各项具体财政收入目标中非税收入近年来也第一次出现预期下降.对此,财政部解释主要是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所致,预计今年在企业减负上会有较大成效.

而对于财政投资,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公共财政基建投资较去年上升8.6%,达到4376亿元.各项支出中上升幅度最多的仍是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今年较去年提高48%,达到357亿元.在城镇化方面,城镇道路、停车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瓶颈领域的投资则明确为今年投资重点,以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6.城镇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怎么写作覆盖常住人口.

解读: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强调“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且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这正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破题之道.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今年城镇化率预计达53.37%.但户籍人口仅为35%,城镇化质量并不高.

在我国,就业质量和医疗、教育等福利保障依附于户籍存在,有无户籍差别很大.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副主席辜胜阻指出,新型城镇化重点就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实现让农民工彻底地转移.和这个问题有关的是户籍,在户籍上有60多种城乡之间不平等的福利.加快户籍改革,有利于推动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提出“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相比,今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需要注意的是,户籍改革并不是简单改户口,关键是户口背后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怎么写作.这一点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突破,报告要求,“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怎么写作覆盖常住人口”,这也就意味着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怎么写作的均等化.

民革调研部今年提案中就建议,对于已经具备条件的公共怎么写作项目,如义务教育、就业培训、职业教育、计划生育等,应率先实现同等对待,而与城市户籍紧密挂钩的低保、保障性住房等,要通过逐步增加和不断完善农民工的公共怎么写作,逐步覆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最终达到消除户口待遇差别的目标.

7.投资导向政府投资引导民资

政府工作报告:现阶段,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国既有投资能力,又有投资需求,关键在于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解读: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2013年谁能“一马当先”?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清晰答案,内需需要投资和消费拉动,这是发展潜力,也是关键.

改革开放30多年,投资对于快速拉动中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达29.8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38.4%,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认为,中国仍处在加大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周期,投资作用不可低估,但以政府主导的投资配置资源的方式需要改革,应该放松管制,让民间投资唱主角,市场配置资源.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称,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8%,预算内投资拟安排4376亿元.

8.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政府工作报告: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解读:与2012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相比,尽管工业依然是节能的重点领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2013年的新措辞.

专家认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参与,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节能的着力点将从“淘汰落后产能”,逐步过渡到龙头企业的设备升级.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左右.根据规划,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为实现工业节能的目标,2013年将以电机能效提升计划、铅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为抓手,组织实施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来源:上海证券报

数字解读

1.7.5%GDP增长7%-8%成新常态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报告原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是大体协调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潜在增长能力.2011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放缓,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到2012年四季度企稳回升.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

但王一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的常态,确定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

王一鸣说,“7.5%”传递出一种导向,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减少,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中国经济已经难以回到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王一鸣说,实现7.5%增长目标,依然面临很多困难: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当前,不仅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新兴行业领域也面临较大过剩压力.

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近年来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土地供给日趋紧张,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幅下降,依靠大规模增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越来越困难.

出口难度增大.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缩小.

2013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的驱动.王一鸣认为,从投资看,产能过剩行业可能会进一步减缓,但民生工程、污染治理、保障房建设等可望进一步加快.“一慢一快”可能使投资增长温和回升.从消费看,政府消费增长可能会减缓,居民消费增长有可能进一步加快.

因此,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从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人手,化解制约提高要素生产和配置效率的制度性因素,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创造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民生投人却在加力.”王一鸣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保持了持续的力度,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怎么写作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等这体现了对经济增长质量更加重视,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王一鸣说,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这表明,今后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改善民生,除增加投入等措施外,根本上还要靠深化改革,靠改革释放民生红利.目前收入分配改革若干意见已经出台,要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

2.3.5%CPI不具大幅反弹基础

解读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

报告原文:[居民消费涨幅3.5%左右]

“今年CPI目标定为3.5%,是合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这一预期目标略高于2012年实际数2.6%,是综合考量有利、不利因素的结果,既考虑了今年通胀压力,又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同时为理顺能源资源留出空间.

今年1月.CPI环比上涨1%,创下1年来的最高值.有人担心,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今年会出现大幅反弹.

“不能说物价将进入上升周期.”张立群说,今年CPI上涨的影响因素中,蔬菜和肉类上涨的影响占了六成.但总的来说,今年物价总水平不具有大幅反弹的基础.

张立群认为,今年要警惕三大通胀压力:

首先,农产品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受自然灾害影响,上涨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其次,目前我国货币存量仍然偏大.货币存量增多,就可能对房地产、地方投资产生推动,从而拉高房价和总体物价.最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有可能助推国际大宗商品,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过去5年,3年CPI上涨超过了预期目标,今年的目标能实现吗?

张立群分析,应该看到一些有利因素:

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释放控物价信号.相比去年14%的目标,今年下调一个百分点,也创3年来的最低值.各地区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农产品稳定夯实了制度基础.

张立群说,从今年稳物价形势看,输入性通胀和成本上升趋势是短期内政策难以控制的,今年调控重点应放在稳定房价和农产品.只要调控得当,今年有信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630万套保障房力度不减反增

解读人: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

报告原文:[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从2011年的1000万套,到去年的700万套,再到今年的630万套,保障房新开工的数量不断减少,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力度有所减小?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在数字减少的背后,实际上是保障房建设更加科学、务实,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力度不减反增.

朱中一表示,尽管新开工数量在逐年减少,但由于工程建设有两三年时间的周期,实际上在建数量这几年不断增加.今年在建项目将超过1700万套,为历年之最.与往年不同,今年报告中把“建成470万套”写在“新开工630万套”之前,说明政府对确保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有效供应的重视,更加务实.

在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同时,今年尤其要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朱中一说,今后要努力做到配套设施与保障房工程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从这个角度看,新开工的数量适当减少,有利于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完善配套,让老百姓不仅住得进,还能住得好.”

朱中一指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保障房覆盖范围,2013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覆盖面在扩大,保障房的投资规模和财政支持力度也在增加,保障力度实际上是不断加大的.

在房地产调控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首要内容.朱中一认为,现阶段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流动性增加、快速城镇化等因素也加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和调控的难度.因此,坚持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调控思路将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持续下去.

4.10%养老金实现“九连增”

解读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

报告原文:[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继续提高10%]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这是自2005年首次调整后的连续第九年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养老金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因为物价上涨使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成本不断提升,连续上调养老金有助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长期落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连续上调养老金有助于缓解养老“双轨制”造成的利益冲突.

养老金连调,未来是否会出现支付难?目前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达2.7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已超过1.9万亿元.唐钧认为,统筹考虑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养老金支付不会有太大问题.“今后国家肯定还会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因此,在养老金支付上不必太担心.”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唐钧认为,这样的部署契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但与此同时,当老百姓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的诉求总体趋于解决后,更加多样化的目标诉求就逐步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亿人,大量农民工跨城乡、跨地区、跨就业形态流动,这个群体的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已变得非常突出.”唐钧认为,适应流动性就是要尽快打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路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唐钧指出,增强公平性,就要真正实现城乡各类群体的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保证可持续性,就要更加注重制度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既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又建立长效机制.

5.900万促进就业有新招

解读人: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

报告原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目标并没有调低,这体现了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态度和决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

“过去几年就业目标都是超额完成,去年还创下了就业增长新高,这得益于我们实行了积极就业政策,而并不意味着今年的就业目标可以很轻松地实现.”莫荣说,“与过去5年相比,今年就业形势有一定变化,就业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就业是经济的派生需求,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前几年10%左右回落到7.8%,投资尤其是出口增速有较大下降.

莫荣分析,投资下降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在今年就会显现.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7.5%,延续了去年的态势,这对依靠外延式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也就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就业,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外贸压力很大,这对实现就业增长也是不利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促进就业的新方法,对实现就业目标我们仍然是有信心的.”莫荣说.

一是提出“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稳增长,企业效益好了,生产规模扩大了,自然可以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相比较,结构调整也要增加就业岗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也为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二是提出“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莫荣说,从提高能力的角度鼓励创业,这是一项新内容,也是创业可持续增长的条件.

三是把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放在就业这部分说,因为在就业优先的前提下,一定要增加劳动者工资,才有可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6.280元新农合保大病也顾小病

解读人: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早立

报告原文:[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

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早立说,去年人均240元的标准,已让农民在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实际补助比提高到55%,这一数字在2011年时还不到50%.“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将再次提高农民看病的报销水平,更有力地减轻农民看病的负担.”汪早立说,卫生部已明确提出,今年新农合实际补偿比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县乡两级实际住院补助比分别达到60%和75%.

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新农合提供的医疗怎么写作包越来越大,不仅覆盖了住院怎么写作,全国门诊统筹也已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基金比例逐年升高.覆盖20个病种的大病保障也在各地开展.既保了大病也兼顾了小病,受益面不断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不断提高.

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能不能用上这笔钱?汪早立说:“只要参合,都能得到制度保障,无论流动到哪,都可以报销上.”

虽然新农合全国异地报销没有统一的制度,但是只要参合,都可以享受到政策,只不过是各地受益程度不同.如果实现全国联网,将可以更好地进行异地报销.“异地报销政策的推进,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筹资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缩小各地差距,实现全国各地医保的无缝对接和统一水平,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汪早立说.

7.2万亿教育投入花在刀刃上

解读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闵维方

报告原文:[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

“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很大.”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闵维方说.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达到4%.“投入的大幅增加,推动了教育的快速发展.”闵维方说,当前一些地区教育发展仍不平衡,特别是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发展滞后,欠账严重.上学难、“入园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小不点儿”的事儿决不是小事儿,牵涉每个家庭,政府有为,娃娃才能“有位”.

“4%不是一个终点.长远看,随着GDP增加,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应逐步提高,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闵维方说.

如何用好这笔钱?闵维方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了钱还要用好钱”,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分配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注重成本效益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用在“刀刃上”,让近3亿在校学生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当前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平”和“质量”上.闵维方说,新增教育经费要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教育经费成本效益分析机制,高效使用教育经费,使其收益最大化.

“不能简单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而是从我们的国情出发,逐步增加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闵维方说.

来源:央视网

一份厚重的民生语录

温家宝从八方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及特点,报告中关于国计民生的表述亮点频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

“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温家宝指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温家宝在谈及过去五年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时,指出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温家宝称这是党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国经济稳定,充满活力”

——温家宝在谈及过去五年的经济发展时表示,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

“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温家宝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温家宝指出,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须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温家宝称,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温家宝指出,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温家宝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温家宝指出,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

“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

——在谈及食品药品安全时,温家宝强调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温家宝谈改革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

——温家宝称,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温家宝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温家宝谈农村土地制度,称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

“政府工作力度之大、财政投入资金之多前所未有”

——温家宝强调重视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温家宝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温家宝称,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温家宝强调,坚持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温家宝指出,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