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的演变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43 浏览:14198

摘 ,要:在西方建筑艺术领域,历经了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乃至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各个阶段,两千年的西方建筑史,就如万花筒般,随着时代与环境的改变,呈现出形形色色,莫衷一是的各种建筑“主义”和“流派”.就国际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同异,分析两个时代背景下建筑风格的转变.

关 键 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转变建筑革命过渡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现代派建筑.而国际主义建筑风格,严格来讲,国际主义建筑风格是现代主义建筑派生出来的.由古至今,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以风格流变来认定建筑的发展规律,而忽略了回归建筑设计的本原,少有意识混沌中求序,去寻找建筑的真正意义.这里,就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现代主义开始过渡到国际主义直到80年代国际主义开始衰退这一阶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个人认为笼统的说来:现代主义过渡到国际主义,“同宗同源,旧‘人’换新颜”,所谓这样一个转变“人没变,地变了,思想不得不变,情况也不得不变了.”只有改变,以适应这片地上的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以米斯为代表的大批设计师把欧洲的设计思想带到美国这片热土,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继续延展和成熟.战争推动了整个时代的改变,而美国,这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安稳丰裕、现世繁华的商业集散地,就这样一片美好的处女地,怎么能不让各行各业商人,让建筑师设计师为之着迷.就这样,它博采众长把战后欧洲的先进思想都收入囊中,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化现代化的社会,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

首先,就产生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设计从其发展情况来看,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给社会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同时也深刻地暴露了建筑中存在已久的矛盾,贫富差距产生.一批思想较为革命的建筑家们意识急需改变现状,对传统的建筑提出了自己的变革方案.设计师意识到设计要满足于各个阶层的人,为穷苦大众怎么写作,才能建立一个较好的社会,利用设计来达到改良的目的,而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因此,自然形成考虑生产和建筑成本的基本要求,导致的结果是形式上简单明确,相对于之前的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建筑,反对增加成本的装饰性,采用新的工业建筑材料,特别是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铁构件等和采用预制件的施工方式等等.建筑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美学上发展出以机械美为中心的机械美学,最后发展到极端的米斯“少就是多”的原则.那时设计师的设计探索具有非常强烈的知识份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的成分,也成为拯救众生的另外一种精英主义,一种虽然不是为精英怎么写作的,但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其次,现代社会以来形成的一种艺术思潮,审美趋于理性简洁的现代化,在建筑领域体现为对功能主义及形式主义的强调.渐渐出现诸多弊端,例如,对使用功能的过分强调,忽视了人的其他心理需求.同时也过于刻板的几何外形逐渐遭到抵制.现代主义的普遍标准往往抹杀了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现代主义的乌托邦主义往往与现实产生矛盾等.

我想正是这些弊端使其发展本身就趋向一种没落,加上战争的创伤,现代主义必然会有一个转向,正好这个转向的萌发点就选择在了美国这个正走向急剧商业化的市场王国,就激发碰撞出了国际主义这个枝桠丛生的冷漠设计风格.把原本还带有民族化色彩的美国设计淹没在单纯商业化的海洋中.而其中起到最大推动作用的人物大概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大师之一——米斯·凡德罗.

米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在纽约设计的西格莱姆大厦,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帝在米兰设计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典范.发展到极端的米斯“少就是多”的原则,在战后有了趋向于极端的发展,甚至到了一种为了形式的单纯性放弃某些功能要求的程度,发展成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为达到减少主义形式,甚至可以漠视功能要求,开始违背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在形式上维持与夸大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他的著作《从包豪斯到现在》中提到“米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对他来说,功能主义的形式比功能本身更加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可以牺牲功能第一的现代主义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他是违背了包豪斯的原则、经济原则与功能主义原则,在精神上与现代主义是脱离的.他的形式主义倾向,在美国正好符合美国大企业、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形象要求.这个本末倒置的转变中,密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国际主义建筑设计手法洗练,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房间布局自由,把秩序作为设计的要素之一.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一定时期内实实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为战后世界设计的主导风格.但是由于千篇一律的冷漠风格,只是单纯的追求一种形式,为一小部分阶层人士,(只为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某种霸权形式),无法怎么写作于大众,渐渐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失去了变化的地域性特点无法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和人情味,国际主义风格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消失在这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的高楼中.随着而来的就是多元化风格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世界.

对于建筑本身的发展来讲,一种风格的成熟是与社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分不开的.而且一种风格的演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所以现代建筑中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随影响广泛但也无法避免衰落的到来.

从现代主义风格到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转变从而让我们思考建筑的真正意义.作为人得本质以及人与环境与生存空间之间的关系.形式与功能的意义及真正的人得情感需求和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理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质量与商业化市场环境中设计情感创意地位的缺失等命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