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关武汉的“一生”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31 浏览:155710

【数字】

30所

义务教育标准化从学校建设开始,10所标准化初中、30所特色小学从蓝图走向现实.

1.2万

新增1.2万个入园学位,其中有公立幼儿园,更多来自民办.民办幼儿园也能沐浴政府阳光、享受补贴.

3000块

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是破题“教育公平”的关键.3000块电子白板将配备农村小学.届时,全市农村小学将班班都有电子白板.

“用工荒”比往年来得更急、更早.春节长检测未完,富士康已将招工咨询台直接摆在武昌火车站外,截留南下打工的青年.未享够人口红利的福,武汉已不得不面对“老龄化”、“劳动力素质偏低”等人口问题.当“十二五”哨声吹响,新一轮城市角逐开始.背负人口重担,武汉实现弯道超越的底气在哪儿?如何让人口问题变成人口资源,点石成金的良方指向了教育.

在教育高地孕育“高峰”

“唯楚有才”是武汉乃至湖北教育繁荣、人才济济的自豪语.单从高等教育的总量和水平看,武汉堪称“教育高地”,仅洪山区就有高等院校20余所.2008年,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北京、上海跃居全国第一,超过百万.而两院院士人数为64人,位居全国第四.

然而,2月份先后参加湖南、湖北教育座谈会的刘献军教授却有一丝忧虑:最近10年,武汉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三项国内“诺贝尔”中只有1项一等奖,而湖南有7项.“工业,我们有神龙、武钢,却没有像长沙三一重工式的在全国有影响的自主品牌;文艺,我们有方芳、池莉、熊召正,却没有像长沙黄永玉在国际有影响的大家.”武汉教育也陷入了同样的高地困局――总量可观,但缺少领军人物和标志性的成果.

湖北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访汉.武汉市将与教育部签署方案,深化共建在汉的部属院校.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将是武汉的学习期,学会盘活、用好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智慧资源.眼睛不仅向内看,也要向外望.“1+8”城市圈间的教育交流合作模式进入实质性探索,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要均衡

城乡差别在教育上尤其明显,从校舍环境到师资条件.“十二五”期间,3000块电子白板将装配到农村小学,使得全市农村所有小学每个班级都有白板用,提高信息化水平.然而,刘献军却认为弥补城乡教育差别的核心是师资.

近代以来,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动有两次:1905年,科举制废除,农村内大批知识分子涌向城市;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深入,知识分子奔向沿海地区.刘献军是湖南人,中学在农村就读,当时班上超过70%的人考上大学,不乏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但2009年,他再次回乡,村口拉出大标语,庆祝一位孩子考了586分.类似情况在武汉远城区也不鲜见.“必须有政策保障基层教师职称、培训、住宿等多方面的权益,使他们安心留在乡村,留在教育一线.”


义务教育标准化从学校建设起步,10所初中标准化学校和30所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都将启动.从前塞下六七十人的课堂会变成历史,小班化教学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更新幼教观念

解决“入园难”写进了教育局的新年工作计划.未来5年,新增1.2万个入园学位,鼓励公益性民办幼儿园,让幼儿教育的缺口通过市场杠杆缓解.新建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套政策计划出台.“就近入园”和“优质教育资源平衡配置”考验着执政智慧.

许多幼教专家疾呼的不仅是眼前的“入园难”,更要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将婴幼儿期纳入进来,长远规划婴幼儿教育,更新幼教观念.媒体不断反思国人创新的薄弱.然而,创新、思维、性格,包括信任感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可是,这一时期的教育被国人忽视.

政府需要承担起引导、管理、投资等责任,像“家长”一样规划一座城市的教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