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63 浏览:32442

摘 要: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建筑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因此,过老的建筑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对城市规划也有很大影响,对此,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建筑的兴起不断取代了传统建筑带来的危险感.现代建筑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我国城市规划,同时,由于施工技术与设计不断的整顿,也对我国的整体建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此,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建筑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并缩短建筑工期.本文就现代建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在建筑技术中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及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关 键 词: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低碳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现代建筑不断取代传统建筑.这也就我国近几年来建筑行业不断兴起并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改进中,建筑施工技术成为制约与促进建筑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能否建造出一栋栋优质的建筑物,取决于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

一、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土方工程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目前,比较常见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槽)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针对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的设计标高一般要求为:大型工程项目通常都要确定场地设计平面,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就是将自然地面改造成人们所要求的平面.场地设计标高应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要求,并力求使场地内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此外,在设计标高确定方法上也有明确的技术标准:通常为场地比较平缓,对场地设计标高无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则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实际工程中,对计算所得的设计标高,还应考虑下述因素进行调整,此工作在完成土方量计算后进行.即要想到土的最终可松性,还需相应提高设计标高,这样才能达到土方量的实际平衡;还要考虑到工程余土或工程用土,相应提高或降低设计标高;同时还要根据经济比较结果,如果采用场外取土或弃土的施工方案,则应考虑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变化,需将设计标高进行调整.场地设计平面的调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设计标高,则须重新计算土方工程量.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开始,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后期建筑的质量.所以,在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中,应严格按着标准实施,确保工程弃土与外用土等的良好运用.

二、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不同,现在建筑主要以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为主.无论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多采用天然浅基础,由于造价低施工方便.不过,如果天然浅土层较弱,可以采取机械压实,强夯、堆载预压、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在施工过程中可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的入土深度.打桩技术要点一定要确保如下方法不能出现差错:

将打桩机定位后,在桩锤和桩帽吊起,然后吊桩并送至导杆内,垂直对准桩位缓缓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固定桩帽和桩锤,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在桩锤和桩帽之间应加弹性衬垫,桩帽和桩顶周围四周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打桩开始时,锤的落距应较小,待桩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锤击.用落锤或单动汽锤打桩时,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锤时,应使锤跳动正常.如果在打桩时,突然出现剧变,桩身出现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土面,则需用送桩管将桩送入土中时,桩与送桩管的纵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拔出送桩管后,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多节桩的接桩,可用焊接或法兰锚接.通常焊接接桩应用出现的资料最多.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一定要清洁,上、下节桩之间如果出现间隙要用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焊缝一定要保持连续性和饱满度,并利用各种方法减少焊接变形.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能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要大于1‰桩长.打桩的质量一定要控制在:打桩的质量检查包括桩的偏差、最后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对于建筑物桩基,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00mm,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50mm;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为100mm;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


三、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我国现代建筑技术中,低碳建筑已经朝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迈入了新台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现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注重智能化,节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由于我国能源耗损十分严重,部分资源已经面临短缺的状况.应用智能化,节能化施工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要求,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所以,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在建筑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在,低碳建筑已经成为主要的建筑趋势.由于“低碳建筑”采用结构体系、地能热泵系统、智能布线配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节能门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术.低碳建筑技术即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而且还能使建筑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

目前,我国采取的低碳建筑技术有如下几种: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我国采用夹心保温作法的较多;在欧洲各国,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门窗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

四、结束语

现代建筑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转变思路,利用更先进的技术与材料改变传统建筑存在的诸多不足.在建筑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当下,利用高科技,改变建筑界过去落后的历史,为我国新型建筑添砖加瓦,不仅有利于当代建筑的发展,更有利于低碳建筑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