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恐牌”渐失“魔力”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46 浏览:12206

5年前的“911”事件,造成美国近3000人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

在此后的5年中,布什政府高举“反恐”大旗,不但加强了本土安全措施,还在海外进行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反恐”也成为近年来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主题词.布什政府不仅利用“反恐”这张牌屡屡为其一系列政策进行辩护,而且也时常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借此打压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日见突出,布什政府手中的“反恐牌”正在逐渐失去“魔力”.

反恐战争 深陷泥潭

“911”发生不到1个月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政权;2003年3月,美国以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组织相勾结为借口入侵伊拉克,两个月内便结束主要战事.

与这些“成就”形成对比的是,5年中,美国政府眼中“911”事件的幕后总策划、“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依然在逃;而美国国内不断披露的报道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与“基地”组织有联系.

但5年来,美国的两场战争却给自己和当事国带来惨痛损失.根据伊拉克方面提供的数据,仅仅在首都巴格达,过去两个月内因暴力袭击死亡的伊拉克人就有3200多人,超过“911”事件遇难者数目.而美军自入侵伊拉克以来的士兵丧生人数已有2900多人,慢慢接近“911”遇难者人数.


在阿富汗战场,美国政府支持的卡尔扎伊政权始终无力约束地方军阀势力,难以控制政府内部腐败现象,导致卡尔扎伊在阿富汗民众中的支持率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分子在阿南部的袭击活动近期再趋频繁,联军伤亡数字不断增加.

孤立政策 孤立自己

“要么你们站在我们一边,要么就站在恐怖分子一边.”美国总统布什在“911”事件后不久便向世人传递着意欲孤立“恐怖分子”的信息.

《泰晤士报》资深编辑杰勒德贝克认为,“911”初期,美国在世界的同情中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此后便在反恐问题上走了一条“可怕的弯路”,包括关塔那摩监狱问题、宣称所谓“邪恶轴心”、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先发制人”战争、阿布格里卜虐囚丑闻,以及如今巴格达街头的严重暴力局势.这场所谓“反恐战争”不断受到合法性、人权等方面的质疑.

在中东,美国试图与阿拉伯国家弥合分歧,但这种努力因美国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而收效甚微,近期爆发的黎以冲突则加深了阿拉伯国家民众对美国的戒心.

贝克认为,世界当初因“911”对美国产生的同情已经转化成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愤怒,美国也“从一个极大罪恶的受害者转变成了全球痛苦的主要制造者”.

5年来,“911”远远没有让西方国家在面临共同威胁时走到一起,而是让它们之间产生更多分歧.许多西方国家甚至希望美国人对自己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做法进行反思.

“‘911’事件5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没有成功地孤立恐怖分子,反而孤立了美国自身,”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中东问题专家詹姆斯多宾斯说.

方向错误 渐失人心

也许有人会说,布什的反恐政策使美国在过去5年中没有受到过重大恐怖袭击.但在英国、西班牙、约旦、印度相继发生的恐怖袭击却在不断告诉人们:恐怖主义远没有得到解决.

分析人士认为,布什声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恐怖头目本拉登已经不是恐怖袭击的具体策划者,却成为了恐怖袭击的主要灵感.因此,不管本拉登存不存在,“基地”威胁都不会在未来几年中消退.同时,作为美国“反恐”主战场的伊拉克,却成为了恐怖主义的输出源和训练基地.

美联社援引“911”调查委员会官员托马斯基恩的话说,尽管美国已经投入数千亿美元改善安全状况,但美国发生大型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且只是时间问题.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911”事件发生后的最初阶段,超过80%受访美国民众认为,他们的国家正在走向正轨;当美国政府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支持上述观点的民众分别超过70%以及60%.

然而,5年后的今天,不仅仅是欧盟这一美国传统盟友,就连美国人自己也越来越质疑美国所走的这条道路.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超过60%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美国走错了方向;此外,多数人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而美国的外交政策正在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在那里(伊拉克)发生的一切,正在让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或许我们应该寻求以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恐怖主义),”俄亥俄卫斯理安大学教授肖恩凯日前对记者说.

支持率低 累及选战

凭借“反恐牌”,共和党接连赢得了2002年中期选举和2004年总统大选的胜利.现在,2006年中期选举即将来临,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全力打出“反恐牌”,以期保住共和党对国会的控制权.然而,美国民众对“反恐”战争日益失望,这张旧牌用起来已不再得心应手.

盖洛普民调显示,2002年中期选举前,75%的美国人认为“反恐”战争进展良好,而到2004年大选前,这一数字已降到59%.现如今,对“反恐”战争仍持积极看法的人仅剩一半.布什的支持率也从“911”事件之后的90%左右跌到目前40%左右的低位,而副总统迪克切尼以及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更是只有20%左右支持率.

既师出无名又使美国泥足深陷的伊拉克战争是布什“反恐牌”日渐失去市场的主要原因.此外,5年来美国在“反恐”过程中曝出一连串丑闻,在国外有虐囚、滥杀和“黑狱”造成的道义困境,在国内则有“特工门”、境内窃听和设立战犯法庭等引发的法律争议.这些事件无疑使“反恐”战争的道德和法理基础大为削减,增加了布什政府的政治负担.

从目前情况看,受伊拉克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共和党在今年中期选举中的前景并不乐观.布什“反恐”政策的决定支持者、国家安全小组委员会主席谢斯也承认,由于选民普遍反对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共和党在今年的选举中很可能失去国会多数党地位.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布什政府而言,“反恐”这张牌已经越来越不好打了.在“911”事件五周年这个特殊日子里,布什政府恐怕需要反思一下了.

(9月11日《北京日报》,综合新华社稿)

“软硬结合”才是反恐制胜之道

――访美国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

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911”事件5年以来的反恐历程表明,仅依靠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无法战胜恐怖主义,只有将“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才是制胜之道.

奈说,所谓“软实力”指的是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是威慑来达到目的的能力.而在他看来,布什政府反恐政策最大的失误在于过度依赖军队、情报、等“硬实力”,而忽视使用“软实力”争取伊斯兰世界主流对反恐的支持.

奈认为,美国过去5年来与恐怖主义打了两个回合,各有胜负.第一个回合是在阿富汗,美国只投入有限的军事力量,便使“基地”组织失去根据地,许多重要成员被俘,指挥系统遭到重创.这个回合的胜利属于美国.然而,布什政府之后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入侵与“911”事件和恐怖组织并无直接联系的伊拉克,不仅没有铲除恐怖主义,反而将伊拉克变成恐怖分子滋生的土壤.美国在这一回合已经失败.

奈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宣称,衡量反恐战争成果的标准是消灭恐怖分子的数量.即使以这个标准,美国的表现也是不及格的.据美国军方的估算,2003年11月伊拉克“恐怖分子”人数为5000人,如今已达到两万人.

他说,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过度使用“硬实力”,不仅没有削弱恐怖主义势力,反而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奈说,本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对付美国使用的是所谓“柔术”战略,即以小搏大,借力打力,让强大的对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恐怖分子非常乐于见到美国在伊拉克越陷越深,也非常乐意美国总统布什把反恐斗争描述成“文明的冲突”.

奈不同意布什把恐怖主义和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的说法.他说,这等于是主动把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归为一类,无端扩大了打击面,从而孤立了自己.他认为,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运用“软实力”加强与伊斯兰世界的沟通,团结伊斯兰国家爱好和平的主流力量,孤立少数恐怖分子.如果不这样做,反恐是无法获胜的.

他最后表示,反恐本身是一项正义的事业,受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但如果不能在反恐过程中平衡使用“软实力”和“硬实力”,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是“911”事件以来反恐斗争得出的最大教训.(杨晴川)

(9月11日《新华日报》,作者为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