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建设2016~2016年油菜肥料配比试验总结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19 浏览:24318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19-01

一、试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是筛选和验证土壤养分,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摸清肥料利用率,掌握基肥和追肥分配比例,为构建油菜的施肥模型提出最佳施肥量.在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安排和布署下,结合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建设的实施,进行了油菜肥料效应试验.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选择)概况

该试验地选择在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徐如德农户的承包田内进行.试验田为黄壤类小黄壤田,肥力中偏上等,面积2.2亩,前作为水稻,田块所处环境:海拔高度1250米,降雨量为1010mm左右.年均气温14℃左右,光、热、水、气条件优越,排灌方便.

2.试验设计

2.1试验作物及名称:黔油28杂交油菜新品种

2.2施肥水平设计:

2.3田间设计:

2.4试验密度:

小区面积:20平方米每小区栽植150株;

2.5试验施肥方案(见表3)

2.6试验过程:

试验采用育苗移栽.于2012年9月20日播种,11月16日移栽,移栽时按施肥方案进行,磷,钾肥全作底肥施用,氮素肥总用量三分之一作基肥.移栽后于12月20日结合中耕除草施肥,施用量(尿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3月1日结合除草施苔肥,施用量(尿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移栽后,每个处理定点定时记载其生长发育状况.试验于5月3日测产考种,5月10日收割,5月18日分区脱粒,单独计产.


三、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分析,从生育状况调查表(表4)看出:处理4、5、6、7、8、9、10、11、14全生育天数相同都为223天,处理1、2、12、13全生育天数相同为219天,处理3为221天,处理4、5、6、7、8、9、10现雷时间相同,花期时间相同,处理1、2现雷时间较晚,处理1、2、12、13、14花期时间较短.

2.产量性状分析

从产量结果表(见表6)看出:处理11产量最高,亩产95.8㎏位次第一.比参试中最低的处理增产76.7﹪比对照(处理1)增产27.7﹪.产量处于第二位的是处理7和处理8,产量均为90㎏/亩,比参试中最低的处理增产64.2﹪,比对照(处理1)增产20﹪,产量处于第三位的是处理5和处理13,产量均为84.2㎏/亩,比参试中最低的处理增产55.4﹪,比对照(处理1)增产12.3﹪.

3.经济性状分析

从经济性状表(见表5)看出:株结荚数最高的是处理11,为283.8荚,株结荚数最低的是处理10,为196荚,低200个荚果,株结荚数第二的是处理7和处理8,分别279.4和273.3荚,株结荚数第三的是处理14 结荚数为246.8荚,所有处理当中除处理10外,其余处理株结荚数都在200荚以上;角粒数方面:处理2最高为21.2粒,角粒数最少的是处理10,只有14.8粒;角粒数处于第二的是处理5,角粒数为19.8粒;角粒数处于第三的是处理1,角粒数为19.4粒;所有处理中,角粒数21粒的一个,角粒数19粒的4个,角粒数18粒的1个,角粒数17粒的3个,角粒数15粒的4个.

4.产量表现

从处理1-14测产验收结果(见表6)表明,处理11最高,其次是处理7、8位居第二,处理5、13位居第三,其余位居4-10.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处理7、11与处理3、9、10间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于处理差异不明显;在0.01水平上各处理间无差异.

四、试验结果

从产量结果看出:处理11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到395.8㎏/亩,说明氮3水平施用能促进产量提高,氮肥施用水平低,不利于产量的提高.钾肥施用水平高低不影响油菜产量,更进一说明该地块钾素含量能满足油菜生长需要.从磷素施用水平看出:施用水平高产量就高施用 水平面低产量就低.在以后油菜栽培过程中建议亩施尿素32㎏,磷肥50㎏氯化钾10㎏.同时要结合测土的实际情况而定,有条件的情况,先测土再确定施用量,尤劳动用工矛盾突出的条件下,绝大部分施肥都偏重化肥的施用,不注重有机肥的配合,导致了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偏低,所以确定施肥的前提,首先配合有机肥的施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