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65 浏览:21016

如果说1978年是改革开放元年的话,2008年便是改革开放的回顾之年、总结之年、纪念之年.不管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有多少种形式和选择,认真总结30年来的丰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是无法替代的.因为经验是实践的智慧,是历史的精髓,是推动未来发展的支点性元素.在某种意义上,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运用经验的历史.

一、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经验的总结和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及时总结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尔后,他们又总结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苏俄人民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的实践中,更是十分重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他在晚年带领党和人民创造并总结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学习和借鉴苏俄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了新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经验.关于总结经验的思想和实践有着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更加重视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他说过:“我们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些7Yet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选》第三卷第254页)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经验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总结和运用经验树立了光辉典范.

二、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经验的历次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近30年的时间里,对历史经验进行了八次比较系统、全面的集中总结:

(一)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集中制的党(见《人民网》中国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14年的实践经验

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阐释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见《人民网》中国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三)199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

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见199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四)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三个必须始终”高度概括了中国80年的基本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见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

(五)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

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见200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六)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见2004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七)2006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5年暨总结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怎么发表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见2006年7月1日《人民日报》).

(八)200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采的基本经验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见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上八次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

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形成过程来看,都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都是围绕着共同的主题展开的,这个共同主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对党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来看,它们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科学体现.我们既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明确它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研究中可以互相补充,以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果.

总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历史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说过,改革开放中的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第三,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注意.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5页)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收失败的教训,避免重复出现反面的失败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第四不仅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和吸收国际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是一方面认真总结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大胆地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技术及其先进经验,特别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四、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任何经验只有用来为实践怎么写作,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任何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勿庸讳言,在开创改革和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还会遇到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际的、来自社会的和来自自然的种种困难和风险.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马克思主义的先辈们仍然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惟一可能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必须毫不动摇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怎么写作,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