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突破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407 浏览:82317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逐渐转变,各地都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改革,以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素质教育.而高中地理的教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对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了突破.

地理教学突破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45-02

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深刻影响到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随着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迫切需要大批高能力的人才,这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1地理学科的特殊性

1.1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学地理知识广泛,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人类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故地理学科中的大量地名知识,对历史和政治等学科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地理涉及的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运动?月亮又为什么围绕地球旋转?这些既是地理问题,又与物理、数学相关,对启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教学也有积极作用,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岩石风化,石炭岩地形的形成以及各种有用矿等等也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2中学地理教学在生产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怎么写作.中学地理教学中讲授的土壤资源、水热资源、森林资源、天然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各地自然资源情况的了解,有得于制定切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措施;地理教学中讲授的各种工业地理分布、工业原料来源、工业燃料和动力的供给、工业的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产品的分配、各种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条件的联系等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产实践是有益的;此外,地理教学中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枢纽等知识,对学生将来参加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实践也是有用处的,特别是地图、地名知识等,对学生将来进行通讯、邮电、贸易等工作有很大帮助.

1.3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样与地理知识有关,象全国各省市的工农业特产、主要的粮、棉、油、煤产区,重要城市、旅游景点的分布,各地风土人情等知识都来源于地理学科,而这些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差旅游如不具备查阅地图和交通路线的知识必会扫兴而归.我国古代,就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常识渊博,其中就体现了地理的重要性.

2新课改下的突破

1.1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所有的教学任务全部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

1.2重视实践教学

以往的教学偏重于理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作用,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有: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的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静态的教学,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或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或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3重新界定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也就是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实现不了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3.1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之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2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过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不理想.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了迎接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在此形势下,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