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05 浏览:16801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揭示并传递财务信息的手段,它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而且包括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有关的表外信息,即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但从会计报表本身来说,由于其会计要素的规定性、格式的固定性和计量单位的单一性和报表容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它们表达的会计信息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第一,表外信息的披露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表外信息披露的目的旨在帮助报表使用者能透彻理解报表的内容,及时、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的后果,从而得到清晰、完整、可比、真实的会计信息.为此,在进行表外信息披露时,应当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可靠性.可靠性原则要求报表提供者不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披露信息,均应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完整.凡公布的与会计事项有关的信息,应当经得起注册会计师的验证或有关专业人员的评价.二是相关性.相关性原则要求报表提供者披露的表外信息应当与会计报表内容相关、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对使用者有用.三是重要性.重要性原则要求报表提供者在表外的信息披露过程中对披露的信息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对财务状况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报表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要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从简.四是充分性.充分性原则要求报表提供者披露的信息能使用者足以了解企业的全貌、事件的实质、问题处理的结果.对重大事项的披露不能有重大遣漏,,否则将会误导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五是及时性.及时性原则要求报表提供者应当在第一时间披露相关信息,减少内幕交易和信息不灵,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六是适当性.适当性原则要求报表提供者披露的信息既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又要注意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第二,表外信息披露的形式.由于表外信息内容多、范围广,其揭示的形式也就比较复杂.在会计实务中可采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旁注.指在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旁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旁注是最简单的报表注释方法,如果报表上有关项目的名称或金额受到限制或需简要补充时,可以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这种附注方式将补充信息直接纳入报表主体,不易为报表使用者所忽略,但这类附往不易过长.其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指明所采用的特定会计方法或计价基础,如短期投资的计价,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资产负债表应当提供其历史成本,但其现行市价信息对报告使用者十分重要,可用括号说明;说明某个项目的性质,如在某个资产后注明“已作为抵押”,或在“固定资产”项目后注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的金额”;列示某个标题中包括的构成项目.二是脚注.这种揭示方式主要是对表内项目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方法等以及表内无法反映的重要事项所做的补充说明.它只是对报表正文的补充,并不能取代或更正报表正文中的正常分类、计价和描述.脚注主要采用定性揭示并以文字表达为主,只有少量的采用定量揭示,必要时也可采取表格的形式.目前,在会计实务中报表脚注的内容日益增多,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报表的正文.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年度报表脚注应披露“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等九项内容.企业在采用脚注这种揭示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按规范的内容分类披露,根据重要性原则,做到详略得当,便于理解;说明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符合实际;尽量作到定性揭示和定量揭示相结合.三是附表.指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简明易懂而另行编制一些反映其构成项目及年度内的增减来源与金额的表格.它实际上是财务报表某些重要项目的明细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附表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分部报表(地区分部).四是其他财务报告.其他财务报告一般不受企业会计准则的限制,也不需要接受审计.根据现行国际惯例,其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社会责任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物价影响变动报告;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