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42 浏览:10600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任务,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且随着时代的需求,应有新型的教学管理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情况,提出如何构建新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关 键 词】教学质量管理;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的放开,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与培养的方向、目标与以往相比之下有了较大变化.以往中职学校的教育是学历教育,学生是中考成绩较好的;而今中职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一般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的.面对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应该全面实施新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改变观念、重塑中等职业学校文化氛围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学校精髓的外在体现,是学校文化底蕴的积累,学校发展历程的再现,是学校展望未来的精神追求,是人们信知学校的重要窗口,是学校自我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校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职业教育起点于现代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起步为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的职业教育.要办好职业教育,首先应该重新对职业教育进行定位,认识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要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带动体制、机制乃至学术技能的创新以及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推动职业教育产生质的改变,才能以职业学校的办学格式和标准来开展学校的改革与建设,宣传“拼搏、创新、攀登、奉献”精神,努力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实现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2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重点课程体系

将重点课程建设作为学校课程质量工程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拉动作用形成“平台孕育“效应.选择重点建设课程过程中要选好核心课程、考证课程、技能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为了构建重点课程质量平台应建立重点课程质量监控和管理制度,必须进行①情况检查.②听课评课.③中期预查.④终期验收等措施,使重点建设课程成为一个课程建设平台,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孕育出一批特色课程,全面拉动课堂教学改革.

3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主旨,调整专业设置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是学校立校之基、兴校之本.深刻把握专业建设的内涵,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起点,对于建立科学的、规范的课程体系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学校要深入企业、用人单位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和岗位人才需求状况,同时聘请行业领导、企业专家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根据工作任务和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建立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同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培训模式.做到专业围绕市场而设,学校围绕专业而开,更新课程体系,采用基本素质课、岗位技能课、发展潜能课、项岗实训课的能力中心四块课程体系、建立学校→企业→基地→市场→中小型企业的模式和“边教学、边实践、边经营”的教学模式.

4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双轨管理机制

教学质量双轨监控机制是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的外部监控手段,构建教学质量自我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教学质量管理双轨运行模式.在大力发展和完善教学质量外部管理手段同时、将教学质量管理重心下移,重视将常规变成规范,将规范发展为习惯,钢化制度的建设.如建立学生评教体系、教师评价教师、教学督导.教学行家评价、各种层次的授课活动,建立老师业务档案和与教师聘任制度相结合,建立系列化档案、学生问卷调查逐年积累等等.另一方面制定教学质量自我监控机制,运用教育目标对教学行为的导向作用,促进自我监控,在重点建设课程、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将终点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子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完成任务时间表,以便让教师对教学活动和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利用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专题引导教师反思与总结,改进和完善教学效果.

5努力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简单地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应该是一方面具有专业理论课教师资格,同时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既能教理论课又能教实训课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双师型”的教师.所以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制定有效机制的计划,在培训形式上注重普及与提高,实施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的教育体系,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向社会上抛出优秀人才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并积极聘请企业事业单位的工程师和技师到学校做指导教师、建立定点人才、教师实训基地,拨出经费扶持教科研项目,着力提高师资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新型教师内在的动机、好奇心和抱负并在此驱动下解决各种理论与实践的能力问题.增加其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业务综合能力,以此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学历层次,从而真正地培养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6加强中职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目前,中职学校教育考研状况无论是立项课题的研究水平,还是把握、探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滞后于职教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改变这种局面,中职学校不仅要大力宣传教育科研,而且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积极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教育研究室,专门负责全校的科研管理,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资,科研信息公布等工作,有专门领导分管科研工作,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负责科研项目审定、评比及确定科研考核结果等事宜.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科研档案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在组织上,制度对开展教研各项工作科研工作给予保障,在全校范围内上下齐心协力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第一线急需解决的难题和理论上存在的困惑都有了一个解决.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请专家学者到校给教师作理论讲座和科研报告.这样有利于对学校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起到科研定核、科技强校的作用.7努力加强中职学校实施创新教育

约翰·奈斯比特和帕特里夏·阿布迪恩曾在他们的著作《大趋势2000》中指出:“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创新将成为一个分水岭和里程碑.”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怎么写作于产业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为全面提升经济素质而提供素质的劳动力,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的生产管理领域第一线初中级人才.真正要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有条件落实到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实践素质的发展上来,必须是职业教育者具有超前创新意识,能掌握现代工业化发展所属的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和技能,必须确保职业教育中生产、怎么写作、管理的投入、必须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大力提倡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努力探索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来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

没有教育评论体系不完善情况下的评论出来的中职院校学生不代表着其全面素质的评论,更不是长远的、社会的评论.文化课考分低一些,但在技能性,社会性和思维的活力及散发性方面的素质有着明显的优势,将这种优势素质焕发和培养发展起来,使一大批原来的“失败者”用新的职业教育评论体系变成为一类充满自信和奋发精神建设者,即:使一大批学生从另外一个渠道发展,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时间观念和诚实守信品质.

8加强创新教育要求中职学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新的认识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仍主要是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但对培养目标的素质能力和要求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应当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而且应当由强调专业技能转向强调工作能力,并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应具有适应岗位职业变化的能力,且有较强的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改革传统的套用普通教育侧重于基础教育能力培养的单一评价学生体系而转变为建立具有以技能特长、创新能力为特别学习能力和技能特色的新型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提出“要加快职业学校的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思想指导下,加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中职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学校的主要管理活动.所以在中职学校里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是改进和完善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控制其办学质量的有效管理途径,也是打造学校品牌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