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建议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79 浏览:69576

摘 要自2009年我省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已经过了3年的实践.从起初对新课程的好奇懵懂,和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到如今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等等,更有了真切深刻的认识.且对于常规的教学及其方向的把握心里的底气也足了许多.在这新课改的3年时间里,收获颇多,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收获,其中一条:对新课本的剖析和教学应对.

关 键 词教材;课改;教学建议

我省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新教材在许多方面都与老教材显然存在着差异.人教版教材的素材选取重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再是局限于罗列知识点,而是注重介绍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家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精神.

文章着重从新教材编写理念、知识结构、课本习题设置,教学建议等4方面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进而更好地领会新课改背景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展开.

一、新教材的编写理念

高中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中删减了过于繁琐、理论性过强的一些内容,目的是不知让学生过于死记一些理论知识,而是满足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增加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了解认识生物学的发展和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尊重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分为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让文理科不同的同学在学习生物的要求上有了区分.且在选修模块中又有不同的选择,尤其是理科同学可选择适合于自己内容学习,也更能适应于高考的要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知识体系模块化.建立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概念,建立生命系统稳态与调控的思想观念.

二、新教材的知识结构

新教材在知识点的罗列上不再像老教材是按照已有生物知识体系来进行呈现,而是按照学生认知习惯上来进行引入,高中生物新教材共分为3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必修1中先介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对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在分章节进行学习.必修2在讲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内容时,先从宏观上以个体引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后再介绍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知识体系的完善,最后呈现的是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必修3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各个模块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各个模块在生物知识框架体系中又是紧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树形图等各种形式,尽快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结构,使学生站在较高层次上认识生物学科的学习和探究过程.

三、课本习题的设置

教材改变了作业系统主要为巩固知识而设计的传统做法,以期促进生物课程的评价改革.习题的设置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来设计,特别重视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运用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业类型有沿用老教材中的“旁栏思考”这一类型,同时在每节内容的页首部分又新增了“问题探讨”,对于课程的导入和增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习题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受版面的限制,教材不可能安排足够多的习题供学生复习.“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这些问题的新增也比较有特点.这些问题紧扣重点、难点,思考性很强.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是促进学生有效促进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的一种体现.

四、教学建议

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结合生物在高中的课时安排较少这一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首先,把握整体教学有全面的教学规划.由于一个模块反映了本学科一个或一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有学习、探究的相似的情境,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等,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其次,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

使用新教材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把握知识内容的深度以理解水平为主.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最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实验”、“探究”、“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活动中,设有大量的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数据、进行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