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人文涵养的教学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44 浏览:131810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各界的关注,如何以人文涵养气质,提升高职生的品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出发,以“仁”、“礼”、“信”、“智”为四大内容,配之以优秀的古典诗词、辅之以当代主旋律的红色文化等几个方面的传授来探索高职生人文涵养的教学.

关 键 词 :高职生;人文涵养;教学

关注和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加强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开设了人文课程,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职生以人文涵养气质不够理想,表现为对仁爱、礼、诚信等品德的漠视,缺乏文化的厚重感,人文修养和个人品德没有很好地得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欠缺等等,因此,用经典文化教育涵养高职生的气质和品格,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高职生人文涵养的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人文涵养课程设置的理念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涵养是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综合起来,人文涵养是指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等方面的个人修养

课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出发,以“仁”、“礼”、“信”、“智”为四大内容,“仁”即“医乃仁术”,注重仁爱,“礼”即各种礼仪、礼节,“信”即“明礼诚信”,培养诚信品质,“智”,即仁、礼、信在实践中的应用.引用中国古典诗歌和红色文化经典,即引用相关的诗、词、曲、文和相关名人的思想与不平凡经历,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的演绎,让高职生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我,体味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从而在内涵上丰富自己的品德和修为,以人文涵养气质,以经典奠基人生.

二、高职生人文涵养教学的探索

(一)以儒家思想的精华浸润高职生的心灵

儒学一直以来感教万物,对中华文化的哲学、、政治、艺术等各个层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产生于先秦时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基础和核心,儒学也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象征.儒学经典所总结的许多具体的学习方法,历久弥新,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对于当代的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学习儒学,就是学会现实生存的大智慧.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只有体会到儒家的仁爱,我们喧噪的心才能冷却,进而回到平静安详的本体,最终归于质朴的本真.而儒家代表的传统道德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不学礼,无以立”,以诚立身,诚信待人,这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儒家学说中的关爱自己,珍惜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客观上起到了珍惜生命的作用,更铸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但儒学关注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安邦之略,偏于实用与理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儒家思想文化也有诸多内容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在讲授时,应该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态度,使经典的博大精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在今天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二)以古典诗词陶冶高职生的情操

博大而精深的中华古典诗词,无疑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它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我国传统诗词引导学生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去努力实现对文化思想的历史观照和当代体验的有机融合,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可形式多样,结合现代人对古典诗词的演绎,或配以流行音乐、或配以MTV,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欣赏优秀诗歌,使高职生产生情感上的感染与共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描绘锦绣河山、优美田园风光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热爱和欣赏大自然,学生通过不断接触和学习这些优秀的古典作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会越来越强烈.通过欣赏、体味古典诗词名句,高职生逐渐了解名句的深刻含义,从名句的含义中得到启发,从而领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时,诗人要将忠心永垂史册,他的舍生取义的决心、凛然正气的民族气节,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来作者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范仲淹为人刚正不阿,仍然以天下为己任,才会说出如此凛然大义的勉励自己和朋友的话语.总之,要以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对待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探析古典诗文,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会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以红色文化激发高职生对生命厚重的思索

首先,红以一种特有的存在方式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具有鼓舞和激励风格的主旋律电影作品,传达了更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主旋律电影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是“时代的最强音”,有人甚至用“主流文化”“主导文化”来描述它,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及意义也是极其丰富的.比如《巍巍昆仑》、《血战台儿庄》等主旋律影片中体现的英雄主义是伴随了人们成长的最重要的养分,因为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面对强大的敌人和艰难的境遇时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超人的智慧是人们在今后的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险境所必须具有的;电影《我的兄弟姐妹》中,没有复杂的结构和华丽的场面,以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讲述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一家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用平民的视角描述最朴素的情感,体会最现实的人情冷暖,让我们热泪盈眶,给学生以心灵的鼓励.其次,红歌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红歌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增强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及其调和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黄河大合唱》成为一种具有倔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永恒的、澎湃不息的心声,能够感召、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希望的田野上》通过歌颂和向往未来的声音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展示了我们国家解放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音乐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而内蒙古民歌《牧歌》以它轻柔、飘逸的四部和声,描绘了一幅蓝天、白云、草原、羊群的动人画卷,纯净优雅的和声,能够让学生产生无尽的遐想,得到心灵的陶冶.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仁爱、礼、诚信为主旋律的儒家思想的传授、配以优秀的古典诗词、辅之以当代主旋律的红色文化,使高职学生在经典中发现自己,自觉地进行人格的构建,用自己的态度跟世界生成一种融洽,举手投足间谦卑尔雅、文质彬彬,品德上情趣高雅,内涵丰富,不仅具备赖以生存的专业技能,同时具备宽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从而以道德提升品格,以人文涵养气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