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读书到写书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41 浏览:116021

张永权,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边疆文学》主编.著有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评论集10余部,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泰文发行国外.


作为一名作家,我写了一些书,但却经历了从撕书、读书到写书的过程.

我出生在四川一个叫石桥溪的贫困山乡.父亲毕业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一天,父亲外出巡医,我就约了几个小朋友到家里玩.我们打开父亲的书柜,取出发光的“洋版纸”大书,把书页撕下来,叠成“小飞机”、“小房子”,我和小伙伴玩得真开心.父亲回来发现后,怒气冲天,拿出竹板,对我实行了“笋子炒瘦肉”(打手心)的惩罚.然后他又打开那些小飞机、小房子,小心翼翼地把书页粘了回去.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永权呀,书是知识的宝库,你长大后会知道的.”从此,父亲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要爱书、读书的印记.每天早晚,父亲还常常教我诵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类的诗句.上小学后,我又从父亲的书柜里发现了艾芜的《南行记》,从那些似懂非懂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南国天地,竟萌生了走进南国神秘世界的想法.

上中学后,我迷恋上了诗歌.当时我二哥张永枚已是有影响的青年诗人,他那首几千行的长诗《康巴人》,使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无限向往.梁上泉的诗集《云南的云》、公刘的《边寨短歌》和彭荆风的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我都读得如痴如醉.公刘的《西盟的早晨》中的诗句:“我推开窗子,一朵云飞进来――带着深谷底层的雾气,带着难以捉摸的旭日的光彩.”我至今还背得.书,开启了我对云南的想象世界,也使我立下了用文字抒写云南的志向.

因此,大学毕业后,我主动来到了云南,云南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的足迹留在了艾芜曾走过的中缅边界茅草地和公刘这一代作家走过的西双版纳、佧佤山、苍山洱海、迪庆高原、玉龙雪山等.我的十几本书,几乎全是写云南生活的,其中包括写给孩子们的《森林小老师》、《奶子河》、《黎明城的号声》等.

从撕书、读书到写书的经历让我知道:文学在陶冶和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孩子们写作,是一名作家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