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18 浏览:29772

摘 要:要想让学生学好初中生物,就要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一切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凡能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关 键 词:初中生物;体悟学习;教学创新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使班内相当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致造成少数学生成绩突出,多数学生成绩较差.如果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的过程,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经历认知、理解,从而达到记忆的过程,就能让所有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生物知识.

二、要重视实验教学

近几年来,生物实验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分值越来越高.可学生普遍对做实验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实验题变化多,难把握.要实验教学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实验基本知识的教学

实验基本知识很多,如果都让学生牢固掌握,学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很难做到,最好是有详有略,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内容.我认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有:

1.理解和掌握两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2.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3.掌握实验操作步骤的写法.4.重点掌握两个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e.掌握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异同.

(二)重视掌握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为我们学习实验提供了模板、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解决新实验题的基础和源泉.实验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是教材实验知识和方法的在新情境下的灵活运用和重新组合.因此,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是我们学好实验的根本.

三、运用体悟学习策略的具体做法

(一)运用生物小故事,体悟从自然生物到人文生物的跨越

根据调查表显示学生喜欢动、植物,但是,学生不能把它们都拿到教室,所以,安排书写动、植物的形态特点、生理特征,每周写一篇,每节生物课开始前3分钟,由一位同学上台交流,轮流发言.比如《生物与人文――生命的昭示》中的文章,了解杜鹃在动物王国里作为奸雄的嘴脸,理解大熊猫的生存智慧,感悟万物的生生不息等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从《捍卫飞翔》中感悟受水域限制不能滑翔腾飞天鹅的无奈.从《绿茵蝉鸣》中感悟作者对儿时故乡的绿茵蝉鸣思念的缠绵.从《写作婴儿》中感悟科技的发达对自然法则的冲撞.从《2008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中感悟前沿科学研究对人类发展带来的福音.让学生按照如此的思路书写.从交上来的文章分析,七年级学生很难达到融会贯通,八年级同学能写出一定质量的文章.

(二)在“做中学”,知识与情感的共同提升

案例1.亲子蒸馒头的感悟:

1.活动要求.和父母一起蒸馒头,验证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实践后,书写过程;自己品尝书写心情;拿给父母吃,让父母书写心情.

2.活动目标.了解酵母菌发酵的条件和现象;理论结合实践,课本结合生活,学以致用;情感教育:亲子活动、感恩教育.感悟父母养育孩子艰苦的眷眷之心.

3.活动反馈.学生的体会:学生体验了酵母菌发酵的条件:把酵母菌放在温水中溶解;把活好的面放在盆里,盖住,放在温暖的地方.学生体验了酵母菌发酵的现象.打开面团,里面竟有许多小孔.把面撕开,发现里面有许多蜂窝状的洞.面团变得疏松多孔.妈妈告诉我面发好了,我赶忙跑过去看,我用手拨开发面最上面的一层皮,只见下面的面上出现了许多大小不均匀的气孔,像蜂房一样.发现面团膨胀了许多,呈蜂窝状,样子很难看.我发现发好的面里面形成了一些蜂窝状的洞,面也非常的软.

案例2.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感悟

在七年级生物教学中,学习到罗伯特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时,有几位同学跃跃欲试,讲一讲这个故事,因为在六年级《科学》课本中学习过列文虎克的材料:

列文虎克于1632年10月24日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兰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并告诉他说:“用放大镜,可以把看不清的小东西放大,并让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极了.”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着这个新鲜有趣的问题,越想越产生了兴趣.“闲着也没事,我不妨也写一个放大镜来试试.”

可是,当他到眼镜店一问,原来价钱却贵得吓人,他只好高兴而去,扫兴而归了.列文虎克从眼镜店出来,恰好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但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细和耐心罢了.“索性我也来磨磨看.”从那时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时间,耐心地磨制起镜片来等,列文虎克除懂荷兰文之外,其他文字一窍不通.尤其一些科学技术的著作都以拉丁文为主,所以,列文虎克没法阅读这些参考资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列文虎克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大,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这个故事很具有启发性,同学们对此有什么共鸣呢?从中有何体悟?来看看同学们的感想:我们也应该像列文虎克那样善于观察.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成功者善于从实践中出发,多实践,多锻炼,才会发现许多生活中的奥秘,创造出许多奇迹出来.古诗中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多多实践,才能体现到生活中的趣味啊!

【参考文献】

[1]丁立中.中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0,(03).

[2]曹靖.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的内容与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0,(03).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