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医施医术《废止旧医案》胎死腹中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92 浏览:120001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施毓黔,祖籍浙江萧山.他13岁学习中医,后以施今墨的名字行医.由于他医术精湛,善于辨证施治,每每药到病除,成为人们敬重的京城“四大名医”之一.

施今墨还借鉴西医,致力于中医的改革,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1932年他自筹经费在北平创办了华北国医学院,后又在上海、山西等地协助创办中医院校、讲习所等,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

1921年,施毓黔以今墨之名,在北京开始了正式职业行医生涯.

施毓黔,在“四十而不惑”的年纪,以“今墨”二字为自己的名字,如果没有特别的意思,他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用了四十年的名字改掉的.毓黔本身有纪念自己出生地的意思,改成今墨,这种纪念性的意思还在.

他发愿要像战国时期的墨子一样,借助自己的医技,以仁义之心行兼爱之道,治病不论贵贱,施爱不分贫富,将修身与兼济天下融为一体,力求探寻出一条中医与济世融于一身的路子.

在40岁以前,施今墨的生活里,既有学中医与读书相互穿插,又有从政与行医的糅合,断断续续的行医诊病,倒也让不少人了解他的医术.所以,在他正式挂牌行医后,很快成为北京有影响的人物,平常百姓乐意找施大夫看病,那些官员政要也常常把他请到府上.

中华民国建立以来的十多年里,中国大地军阀林立,纷争不息.而北京的社会环境也不太平,弱肉强食的情况不断,地痞流氓横行霸道的事情时有发生.当时,有一伙以绰号“南霸天”为首的恶霸地痞,胳膊上架着鹰,整天成群结伙四处游荡,横行街市、流窜公园,无法无天的气焰十分嚣张,随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或绑架民间女子,敲诈勒索商人小贩.面对这些作恶多端的家伙,大家却是敢怒而不敢言.

施今墨在行医诊病之中,对那伙恶霸的胡作非为有所耳闻,却又无奈社会秩序混乱,只好一边忍着,一边寻找机会.

这一天,军阀张宗昌的随从来请施今墨,说是张宗昌的宠妾患了疑难病.求神问卦折腾了好些日子也没有见好.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如此受罪,张宗昌急得直骂人,恨不得请来神仙立刻治好宠妾的怪病.听别人说起施今墨的情况,就迫不及待地令人快请施大夫.

施今墨来到张宗昌的大宅子,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又仔细号过脉,心里有了数.于是,他故意面露为难之色,捏着笔久久没有开药方.张宗昌见状,便着急地问怎么回事.施今墨这时才说:“患者病情复杂,病势较重,为求特别效果,必得奇特的药引.”

“什么奇特药引,你只管说来.”张宗昌救宠妾心切,催施今墨快说.

施今墨说:“军队作战讲出奇制胜,治病也一样,但奇药难写,有药的人又不肯割爱,不知将军能不能想办法得到.”

急于治好宠妾怪病的张宗昌,被施今墨不急不慌地一激,马上放话说:“施大夫,只要北京有的东西,你只管开出来,我都会想办法弄到,这个你不用担心.”

于是,施今墨在药引中写上“鹰爪”二字,并提醒说:“近闻街市、公园有架活鹰者,如能到手,最助疗效.”

张宗昌听了,立刻下令派出人马找鹰.张宗昌的手下很快见到那伙恶霸,当兵的二话不说,过去抢来活鹰,连一句解释的话都没有就扬长而去.还真是歹人怕恶人,原来嚣张蛮横的那伙恶霸,知道惹不起这些穿军装的人,只好看着人家把鹰抢去,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连话都不敢说一句.

中华民国年间,一个有名的大军阀,因为贪图酒色过度,把身体整得十分虚弱,加上偶然受了风寒生起病来.一时间,那个大军阀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发高烧、说胡话,处于神魂颠倒、分不清白天黑夜的状态,而且虚汗淋漓.

军阀家属急忙请来施今墨,把救其性命的希望全部放在这位施大夫身上了.不管自己对的有什么看法,面对这样一个病人,施今墨还是清楚自己作为中医大夫的责任.

施今墨诊治过军阀的病之后,便问他的家眷:“病人平时最喜爱的东西是什么?”

“是件价值连城的古董瓷瓶.”军阀家眷虽然觉得大夫看病问得奇怪,也如实回答.

施今墨沉思了片刻,提笔很快开完了处方,并对军阀家眷一再叮嘱说:“有一味药引万万不可缺.”

“不管什么难找的药引,只要你说出名来就能找到.”军阀家眷的口气不小,救军阀的心情也很急切,“只要能救人,花多少钱也行.”

施今墨听完,点了点头说:“这就好办了,药引就是那件古瓷瓶,必须把它打碎,煎了汤之后再下别的药,否则的话,你只好另请高明.”

军阀家眷听了,十分愕然地看了看那只价值连城的古董瓷瓶,又看了看施今墨,然后走到军阀床前,好像是要听听他的指示一样.但是,家属听着他难受地说着胡话,沉默了好一阵子说:“行,为了治病,为了救人,就这么办.”军阀家眷忍痛把瓷瓶打碎,拿到厨房去煎汤.

病中的军阀喝了药以后,慢慢清醒了一些.当他听说那只视为珍宝的瓷瓶被打碎熬了汤,心痛得出了一身大汗.大汗淋漓之后,他立时觉得浑身轻松了.军阀的病情由此开始好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就逐渐痊愈了.

原来,施今墨了解这个军阀生性吝啬,把金钱财物看得极重,才想出了这一招.在医理上看,病人极其虚弱又夹带寒邪,无法用补,加上他外感风寒又虚汗淋漓也不能攻,但汗出不来的话病邪又无出路.于是,他只是开了些比较平和的药,加上那个价值连城的古董瓷瓶,让病人自己因受惊心疼发汗,才达到治病的效果.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六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1)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2)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3)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以上、在国内营业二十年以上者,得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等.此项特种营业执照有效期为十五年,期满即不能使用.(4)禁止登报介绍旧医.(5)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6)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废止旧医案》.

这个时候,一直致力于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施今墨,在召集华北中医同人利用各种形式,一边奔走在南北各地,宣传废弃中医的严重危害,并带领的人员到南京游行,联合各地中医坚决抵制《废止旧医议案》的出台.

3月17日(后来定这天为“国医节”),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会场上悬挂着“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等巨幅标语,高呼口号:“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京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上海中医药界全力支持大会,罢工半天并提供全部交通工具.同时,全国总商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医药新闻报馆,以及南洋华侨代表等电请保存国医.社会公众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了“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声援口号,一时间群情激愤.


正在废止与保留中医的相持过程中,一个很有点意思的小插曲出现,让一些开始起劲叫嚷废掉中医的人处于尴尬境地.

国民党元老级人物,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汪精卫之岳母不知什么原因,得了奇怪的痢疾.请了外国西医大夫诊治,就是不见好.德国大夫无功而返,英国大夫开的药也没效果,中国特色的西医大夫出手也没解决问题.看着亲娘天天还是闹痢疾,弄得人都没样了,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忍不住抱怨.在生命攸关的治病问题上,汪精卫还是采取了谁治得了就请谁治的务实态度,采纳了别人的建议,请施今墨先生出手.

施今墨一反平常做法,既不多说话,也不问病情,只是把住老人的脉,然后一一把病情说出来.他每说出一点,病人就连连点头.就在这短短的诊病过程中,一次让人信与不信中医以及中医有没有作用和价值的“现身说法”,实在很有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本来对治病已经有点失去信心的老人听了,先是吃惊大夫的诊断,然后欣喜治病有望.

施今墨根据病情开完了方子,患者和家人不放心地问:“今天看了病,大夫什么时候再来?”

施今墨听了,十分有把握地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

在家属们将信将疑之际,病人服下了施今墨开出的汤药,很快就痊愈.

这样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使汪精卫真是打心眼里信服了中医,并主动给施今墨题赠了“美意延年”的牌匾.一个眼看着就要实行的议案,就在这一事件中决定了胎死腹中的命运.

1930年3月,由焦易堂等人提议,仿照国术馆之例,在南京设立了国医馆,并在各省及海外设立分馆、支馆.它负责制定学术标准大纲,统一病名,编审教材,设有学术整理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施今墨被任命为国医馆副馆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