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社会教育中应注重家园互动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41 浏览:18369

摘 要:为了加强幼儿教育,本文提出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角色定位,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建立宽松的环境,让家长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建立新型的家庭与幼儿园互动的模式.

关 键 词:双向互动共同促进新型模式健康成长多种合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90

目前,在幼儿的教育实践中社会教育相对较少,而家园互动更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又称为家园互动,特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性是:本着尊重平等的互动原则,争取家长最大化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以及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从而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1在幼儿的社会教育中,教师要注意的家园互动原则

1.1幼儿教师要注意“换位”思考的原则

包头地区大多数幼儿园的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也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幼儿在社会活动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由于家长对幼儿的疼爱,有些过度反应是肯定的,有的老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配合,给家园社会互动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去解决家园互动活动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家园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1.2幼儿教师要注意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因为是在幼儿园外面的社会实践,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如果家长没有坚持与教师一致的教育要求,那么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行为就很难在家里延续,社会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应经常就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以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削弱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2增强家园互动对幼儿的益处

2.1更好地增强幼儿在成功中的自信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以及正确的教育评价,都容易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但孩子对家长给予的认可度远远超过老师,因为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家园之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2迅速提高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不只在幼儿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大部分的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教师的指导必须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孩子在父母的具体帮助下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知识.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3在包头地区建立新型的家园互动模式的思考

3.1书面交流法

有的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不能到园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把孩子需要得到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动作技能等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把活动目标、要求、操作要点等印发给家长.

3.2开设“家长开放日”

每月定期一到两天对家长开放,家长全程参与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班家长不能参与本班开放日,家长数量需要控制.

3.3改进幼儿园的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在家园互动中具有特殊价值和重要地位.从幼儿园家长会的内容、作用、流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改进.

3.4家教现场指导制制度

这是一种互相观摩、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由教师通过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或家长目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设计,家长通过现场观摩来学习,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3.5设立“园长家访接待日”

每月一天由园长对家长进行接待工作.主要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反映,征求意见或建议,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以达到相互配合,改进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