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电教有个约定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710 浏览:42574

我是从接触摄像机开始接触党员电教工作的.记得那是1995年,是我脱下军装步入国家干部队伍行列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我在县委组织部从事组织工作的第三年.刚刚听说“电教”,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电教,工作中我极力搜寻有关电教的资料.那时,办公室还没有安装电脑,我翻阅单位存档的文件资料,到县新华书店、图书馆查阅摄取电教相关知识.有一天,单位领导通知我前往喀什地委组织部参加电教业务培训.想啥来啥,我高兴极了,欣然前往.地委组织部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得很好,除了业务理论知识讲座外,着重就个人动手动脑能力进行了培训.人均一台摄像机,实践操作,逐个讲评,反复练习,融会贯通.因为是第一次,大家学得格外认真.这次培训,使我有机会结识了喀什电视台、喀什日报社、喀什人民广播电台、地区电教中心许多老师、专家.十几天的培训,先学理论后实践操作.当听到老师宣布,各县领取摄像机实地拍摄时,我们都兴奋得跳了起来.我们争先恐后地从包装箱内打开“M-9000”摄像机,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听老师讲解,看老师示范.模仿老师示范操作,十几名学员扛着摄像机在地委院子布开阵势,自定目标开始拍摄操练,摸索运用各种功能键.为此,引来了不少群众驻足观望,还以为是拍电影呢!在第一次讲评课堂上,老师逐个讲评了学员们拍摄操作和拍摄画面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人拍摄完毕后没有关机,有的画面不稳抖动厉害,有的移动跟拍动作幅度太大,不符合正常视觉习惯等等.经老师几次点评后,大家进步明显,操作动作和画面构图质量日趋规范提高.

从地区学习归来,我仿佛是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上级配发的M-9000摄像机由我专人保管使用.手中有了这么一个新式装备,我倍加珍惜,几乎天天都要摆弄它,没事儿时对照使用说明书、对照摄像教程仔细研究.有任务时,我就牢记老师教诲:“努力用心和镜头写好东西.”学中干,干中学,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必备技能.从此,我和电教结下了不解情缘,县委组织工作和电教工作也掀开了新的一页.后来的日子里,我有幸到首府乌鲁木齐市参加了全疆第二期电教干部培训,聆听了北京广播学院教授讲师高鑫、高晓红等国内知名人士和自治区资深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这次充电为我后来的电教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先后撰稿、摄像、制作了《稻乡明星村》、《领路人》、《维吾尔小学的汉族老师》等电视专题片,参加地区节目展播.

那时,县级电教中心刚刚成立不久,设备极其简陋,有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一台M-9000摄像机、四台索尼牌录放机.制作专题片没有编辑机,就用两台录放机对录剪辑,音乐合成请教育局电教人员协助外接线路录入,片头片尾制作,只有请求地区电教中心帮忙制作完成.1997年5月,我被组织上正式任命为县党员电化教育第一任副主任(主任当时由组织部部长兼任),负责全县电教工作.1998年2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任伯什克然木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分管基层组织建设,主抓电教工作.在伯什克然木乡任职的两年时间里,我经常与基层电教工作者、电教播放员交流工作经验,切磋电教技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县电教中心.2004年12月,按照组织安排,我再度下乡任职,就任木什乡党委副书记,仍然分管基层组织建设,主抓乡村电教工作.此时的农村电教,与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区别:乡村电教室宽敞明亮,电视机由原来的平面直角换成了高清晰数字式,原来的放像机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影碟机,台凳柜架一应俱全,规章制度应有尽有.2005年,县委组织部为各乡(镇)党委配发了多媒体设备、投影机、电脑、台凳柜架等,又一次改写了基层党组织电教历史,部分村党支部也配备了电脑、电视机、VCD机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从而由原来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依托乡村学校站点变成了独立站点.2008年,新一轮的设备配置又开始了,乡(镇)党委电教站在现有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增配远程教育设备,更新电脑和装备,还没有安装远程教育设备的村也将很快配备设备.电教和远程教育,使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基层群众长期得到实惠.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正在以其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独特优势,在农村基层“科学种田”、“科技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4年来,我的工作岗位多次变动,而不变的是我对电教工作难以割舍的情结.由此,我情不自禁地吟唱:“我曾在远方把你眺望,我曾在梦乡把你亲近,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等”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监督检查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