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视角下的高考新闻报道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30 浏览:17544

[摘 要]高考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相关新闻报道通常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新闻晚报》2010年1月至8月相关新闻的内容分析,借助议程设置理论,对高考新闻所呈现的冷热不均、轻重不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善高考报道提出建议.

[关 键 词]议程设置高考新闻

1963年,伯纳德科恩(BernardCohen)提出了对“议程设置”最有影响力的表述:“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这清楚地指出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和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高考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重要性及公正性长期以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相关高考新闻的报道通常都受到读者的重视.高考报道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在社会上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高考的报道,除了强调新闻性,更要追求议程设置上的指导性,充分考虑其社会效果.本文试图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系统、全面、定量地对上海《新闻晚报》2010年1月至8月的高考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寻《新闻晚报》关于“高考”这一重要民生新闻话题在议程设置方面的情况,总结其经验教训,并对如何改进高考新闻报道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显明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方法.”[1]台湾传媒学者王石番进一步指出,传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检视传播内容本质、探究内容表现的形式、分析传播来源的特质、厘测受众的特征及验证传播内容的效果等五种类型的研究上.[2]

本研究以上海《新闻晚报》为目标媒体.在选择目标媒体时综合考虑了报纸本身的受众定位及其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作为都市晚报的代表之一,《新闻晚报》的定位为“最有用的新闻,最好看的报纸”,受众面较广;在教育新闻的报道上,该报每日都预留了1-2个教育专版,每周还附赠《升学专刊》,是各类都市报中为数不多重视教育新闻的报纸.

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月至8月为研究时段,以保证样本在时间上有连贯性,能更为准确地反映研究结果.

本研究对分析单位的界定是,上述报纸在选定时间内以高考为主要议题的新闻报道,包括各类新闻文体.要求整篇报道以高考为新闻价值的落点,不包括仅提及“高考”字样的内容.由于本文集中反映上海普通高等学校录取考试,因此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的高考相关新闻不纳入采样,三校生高考、国外留学等亦不予以研究.同时,本研究亦不考察新闻照片与图表.

在参考过去的相关研究基础上,[3]依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本研究内容分析部分的主要类目包括:

1.议题内容

(1)考试信息:包括考纲公布,考试、阅卷形式,考试题型和难易情况,及其他一切与考试相关的信息.(2)招生信息:包括招生政策、高招咨询会、招生名额、专业及新增专业目录、录取分数线等.(3)志愿填报:包括志愿填报辅导参考.(4)应试方法:包括考场注意事项、各科目考试特点分析、解题方法等.(5)心理指导:帮生调整考前、考后心态,提醒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考试、前途等.(6)高考动态:包括考试期间的动态新闻,现场采写的趣闻,考风考纪情况等.(7)其他:包括考生的营养需求,考试期间天气状况预测,高考过来人的回忆录、随感等.

2.消息来源

(1)(教育考试院、教育局、教委)(2)高校招生办(3)中学一线教师(4)专家(5)高考过来人(6)心理咨询师(7)家长(8)考生(9)其他:记者亲历、交警、气象部门或者无来源

3.报道版面

(1)今日报摘(2)头版(3)夜上海(4)现场(5)看点(6)美文(7)截稿(8)民生(教育版)(9)综合(10)国内(11)要闻(12)特刊(13)互动周刊(14)健康周刊(15)升学周刊

4.报道篇幅

(1)200字以下(2)200-800字(3)800-1500字(4)1500-2500字(5)2500字以上

二、研究的主要数据分析

1.总量分布

据统计,《新闻晚报》1月至8月间关于高考议题的报道总数为169篇,具体数量分布如图(表一).

研究发现,高考报道自1-2月零星几篇,到3月、4月、5月份的平均30篇左右,在高考月达到最高峰56篇,而随着7月、8月阅卷、录取工作的完成,报道也随之降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此可见,越接近重要时间结点(每年的6月7日高考开考日及之后的成绩公布日),高考相关报道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2.高考新闻议题分布

具体分析各月的议题分布,可得知以下结果(表二~六).

从上述各表可以看出,不同月份媒介所关注的热点并不相同.1-2月媒介议程设置主要为受众介绍高考相关信息(包括考试内容介绍及招生政策),以及所涉及科目的应试方法及复习技巧;3-5月份,媒介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志愿填报及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并在其他方面加大了报道的力度;6月是高考的关键月,媒介主要将目光集中在试卷的分析及考场情况的介绍,现场采访的考试新闻及考风考纪;考试前几天,对于考前突击冲刺的解题方法介绍及考前考后心理疏导也占据了较大的篇幅;7-8月作为录取的重要阶段,报道主要体现在为考生提供各类学校的招生信息,并提前为下一批考生提供相应的试卷分析及应试技巧.总之,媒介将主要议题控制在介绍考试动向(36.10%)、应试方法(20.71%)及志愿填报(10.65%)方面,各学校的招生信息及心理指导可看作是对以上议题的一种补充,其他一些诸如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等方面只在特定几日才加以报道.

3.高考新闻消息来源分布

如表七显示,媒介在采集高考新闻时的信息来源分布差异较大,其中来自及中学一线教师的报道分别为39篇和40篇,占所有报道总量的23%和24%;而从专家、心理咨询师及高考过来人那里所获取的消息共计40篇,占报道总量的18%;最为关注高考的考生及家长被媒介忽略,两者仅占报道总量的3%和1%.

4.高考新闻版面分布

研究发现(见表八),高考新闻出现最多的两个版面分别是升学周刊(52.07%)和民生版(即教育版17.75%).由于高考的重要性,《新闻晚报》还多次将相关新闻刊登在头版及看点版上,并推出了特别专刊(即高考特刊).

5.高考新闻篇幅的分布

表九呈现的是高考新闻篇幅的分布.200-800字篇幅的新闻最多,共有60篇,其次为800-1500字篇幅的新闻,为48篇.消息类新闻文体的篇幅通常在200-800字之间,说明在新闻报道中消息占据绝对主体.2500字以上的新闻及200字以下的新闻数量相对较少,说明深度报道及资讯类报道在整个高考报道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表九).

三、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根据前述研究分析,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议程设置理论下媒体报道的高考新闻所呈现的冷热不均、轻重不一的特点,并就如何改善高考报道提出建议,以供媒体工作人员参考.

1.媒体介入期:重提前介入,轻传播效果

“介入”是一个有计划的主动行为,以往随机性高的高考报道是无所谓介入期的,考试期间有了新闻,媒体则加以报道.报道量稍微集中一些的便是高考前后的10天左右,带有明显的应时色彩.然而,近年《新闻晚报》较有特色的《升学周刊》早在1月份就将目光投向了高考,发布了高考专版,并连续几周集中解析高考志愿等各项政策,“硬生生”地将媒介介入时间提前了好几个月.此外,该报还邀请了多位专家、名师共同参与,举办了一系列的高考怎么写作日、高考讲座等活动,并开通咨询.为了能让读者在填报志愿方面有所借鉴,《新闻晚报》集合了所有关于志愿方面的相关信息,出版了相应的《周刊丛书》.在高考前几周,还特地制作了《高考特刊》,集中火力加大报道规模.媒体的提前介入固然会让高考这一大选题的报道具有连贯性和规模性,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早一天介入意味着早一天为考生怎么写作.然而,媒介的过早介入也可能适得其反.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过多的集中报道会让考生的心理产生一定压力,提早地绷紧神经.紧张期持续的时间太长,往往会造成后劲不足.媒体的大量报道迫使家长及亲友将注意力过于集中于考生身上,这种无形的压力会对考生的复习及心理调节产生一定干扰.因此,对于媒介的介入期,并不是越早越好,而应当从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确定介入时间.本文认为高考报道的介入期放在4月、5月较为妥当,这样既不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复习节奏,又不会制造过于长久的紧张气氛.

2.议题内容及时间安排:重全面周到,轻实际影响

从上述报道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媒体在内容选择上已经比较全面.无论是考试动态还是应试方法,都尽可能详细报道.交通出行、饮食配餐、心理辅导、天气状况、考试装备等细节方面,在2010年的高考报道中都有所涉及.尽管选题的角度及报道的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但媒介对于实际宣传效果方面的考量还不够.在某些报道中依然可以看见“炒冷饭”的现象发生.例如4月份的“重头戏”填志愿,《新闻晚报》连续刊载了《考试院专家传授填志愿秘籍》、《中学教师手把手教你填志愿》、《专家解答填报志愿疑惑》等多则雷同的报道,重复信息使已经被复习弄得焦头烂额的考生又增加了筛选信息的负担.

此外,议程设置的不合理之处还在于报道内容和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例如6月份高考前几天,报纸依然在刊载应试方法,大谈各科的复习策略.虽然请来的都是名师,但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根本没有什么两三天内冲刺的可能性,这样的文章其实对考生意义不大,有时可能还会打乱学生的复习进度,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在考试前一天告诉考生如何调节心理状态也不完全妥当.心理状态的调节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临考前来大谈心理压力,只会给读者造成一个检测象:考生的心理问题很多.碰到敏感的考生,还可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对照症状后,原本轻微正常的心理问题可能也被放大,让考生开始自我怀疑,凭空增加了无力感.

3.信息来源不平衡:重名校专家,轻普通考生

在研究中发现,对于高考这一严肃话题而言,消息、中学一线教师及专家的观点最受媒介青睐.虽然这一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鉴于家长和考生在这一时期内的特殊地位,他们的声音和想法才是这段时期内最为真实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媒介对于他们的关注度可能过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报道各校的招生情况,其信息来源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媒介在报道时一般集中于对名校、热门专业的介绍,对于一般的普通大学则有所怠慢.能进入名校的考生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成绩、特长及兴趣做出较为理智的选择.媒介虽然不能做到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面面俱报,但至少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中选择比较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一两所进行报道,为大部分上不了名校的普通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


4.报道形式有所局限:重消息报道,轻深度评论

媒体对议程设置还体现在版面上的位置和呈现方式上,如刊载版面的重要性、报道篇幅的长短及报道类型的差别,这些因素对于读者判断信息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前面研究可以得知,消息类报道在整个高考报道中占有绝对优势,而深度报道及评论类文章则寥寥无几.读者所需要获得的不仅是“想什么”,还有“怎么想”.从这一角度看,媒介在建构读者怎么想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

5.媒体舆论监督:重舆论宣传,轻实际报道

《新闻晚报》在2010年的高考报道中对于违规事件的报道、提醒类的报道数量也比往年有所增加,这些报道很好地体现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例如《考试院提醒防范四类招生诈骗》、《本市启动高招监督工作》、《启动电子眼全程监控考场》,都及时向公众报道了考试院对于严肃处理高考违规现象的决心.不过,对于考场内有无学生行为,《新闻晚报》并没有做出相应通报.作为考生和家长都较为关注的考试公平性问题,无论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媒介都应该做相应的报道.

注释:

[1][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王石番:《传播内容分析法――理论与实证》,转引自《空难报道之内容分析:一个危机处理的观点》,胡淑苓,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发表于中华传播学年会:2004(澳门)

[3]本研究类目参考:初晓晓:《〈新民晚报〉09年高考报道的议程设置》,《新闻世界》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