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强人的感性魅力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38 浏览:18998

成功的政治需要“感性政治”与 “理性政治”的互补互济

提到政治,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将其理解为离理性更近一些、而离感性则较远.政治是利益的政治,人们在面对利益、计算利益的时候,往往多是理性的.特别是那些以政治为业的政治人,对权力和利益的考量更具理性色彩.也因此,一提到以强势的政治风格著称的政治领袖,人们也往往会联想到其铁腕、冷面甚至冷血的一面.但其实,任何政治都不可能是单向度的,尤其是随着政治成为人类政治发展的大趋势,绝对主义政治或极端政治将会越来越稀少,在这种大背景下,绝对化的铁血政治往往难以为继.更何况,我们常见的强人领袖也大多不是一味的强人面貌,比如罗斯福、里根、撒切尔、普京、、等,在这些政治领袖身上,恰恰因为他们擅长释放感性政治的魅力,才使其治理色彩变得更富弹性、更具魅力.

政治学者梅里亚姆认为,政治分为“感性政治”和“理性政治”.所谓“感性政治”指的是为维护权力而使用的感性的、非理性的“使人激动的东西”,是利用某种象征和仪式来调动人们的感情和情绪以便维护权力.感性政治是相对于“理性政治”而言的, “理性政治”是诉诸合理且明智的“使人可以确信的东西”,也即提供理论和实际符合的意识形态等,从而获取人们对政治合法性的理性支持.成功的政治需要两种政治的互补互济.在政治实践中,政治不但不能与感性政治切割,更离不开它.说到底,政治是人的政治,而人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政治不可能将感性政治挡在门外,只有接纳了感性政治的政治,才是真实的政治.

政治并不是全由理性骨架支撑起来的冷冰冰的政治,感性政治是政治的“软组织”,可让政治变得更有弹性、更为丰满.对于多数民众来说,他们很多时候对金字塔尖的政治并不太懂,而是习惯于从自己的日常生活角度去理解国家政治.感性政治恰恰可以弥补这种政治理解上的鸿沟,借助感性政治,可以缩短政治家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强人政治来说,感性政治同样不可缺少.在大是大非面前,领袖们表现出治国理政方面的魄力和决断力,在面对政治挑战和国家困境时表现出极大勇毅和非凡智慧,能完成一般政治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引领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走向新的时代航程不可替代的政治人物,而感性政治则可以让民众感到,他们政治生活中强悍的政治强人并不是神秘莫测、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他们也有庸常的一面.比如,日理万机的撒切尔夫人在发型上可没少花心思.据《独立报》披露的英国国家档案馆文件显示,撒切尔夫人在1984年一年内约见了她的发型师118次――平均每三天就要打理一次头发.可见,感性政治可为国家领袖们加分,拉近国家领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为强人政治补给富有弹性的政治魅力.


政治强人再强大,在民众面前常常都是谦恭、温顺的,

成功的政治强人皆善于利用大众媒体为其政治实践怎么写作

大众传媒的崛起推动了感性政治的充分释放.甚至可以说,感性政治是与大众媒体天然勾连在一起的.一方面,大众媒体将政治与公众联系起来,让专业政治走进寻常百姓家,满足了他们以日常眼光看待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大众媒体也为政治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政治表演舞台.大众媒体的背后有无数民众的眼睛,既然他们有对感性政治的偏好,理性政治也不能免俗.政治强人再强大,在民众面前常常都是谦恭、温顺的.更何况,很多成功的政治强人皆善于利用大众媒体为其政治实践怎么写作.在这方面,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罗斯福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充分利用无线电广播的神奇功能,完美演绎了一段强人政治与感性政治和谐交响的神话.上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大萧条,整个国家愁云惨雾,民众信心低落.此时,富兰克林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上台后即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提振民众对国家、经济、政府以及生活的信心,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振经济.提振民众信心,需要总统与民众心连心,提振经济,把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泥潭里拖出来,则需要政治强人的铁腕改革.罗斯福双管齐下,成功施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还是第一位将广播同民众连接起来、将政治家的个人才智、魅力与广播功能优势完美结合起来的美国政治家.在12年的总统任期内,罗斯福共有300余次用“我的朋友们”在广播上向美国民众讲话.无论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还是在二战时期,罗斯福用他那极富磁性的声音,与危难之时的美国民众交流.无线电广播使这位残疾总统神奇般地发挥出“声音的威力”.罗斯福凭借其精心设计的“炉边谈话”,把低落、失散的民心紧紧地聚拢在一起,让他们看到了家国的希望.历史学家戴维肯尼迪在他的《摆脱恐惧》一书中这样评价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用既威严又慈爱、虽武断但亲切的语调,安慰一个个忧心忡忡的国民.他的格罗顿――哈佛口音或许会让人觉得自以为是、居高临下,但其真正传递的,则是乐观主义和镇定自若.”

当下中国正值改革深水区,各类矛盾累积激化,内政与外交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需要强人领袖来突破当前的结构性困局.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强有力地推动中国改革,打破板结的利益结构,强化权威,以凌厉之势,大刀阔斧地展开群众路线教育,严肃纲纪,取信于民,渐渐显现强人政治的锋芒.与此同时,善于展示感性政治的魅力,理性政治与感性政治刚柔相济,以饱满的政治智慧和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赢得了中外舆论的一致好评.但对于身处改革深水区的当下中国来说,要在“感性政治”与“理性政治”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仍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历史和现实均在期待中国领导人以定力、能力、魄力和魅力,完成这一高难度的动作.

(摘自《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