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新颖也动人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49 浏览:127866

课堂上,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但是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更是意义重大.与课前导语一样,一堂课的结尾如何设计,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导入是始,收束是终;导人是开,收束是合.一始一终,一开一合,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语文课堂的结尾要有极强的艺术性,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呢?

一、提问总结

学生往往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因此,―节课讲完后,设计一两个能揭示课文重点内容的问题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例如在学习《一面》后,我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完整记叙了一面的经过,第二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删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烈争论并踊跃发言:不能删,因为第二部分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抒发了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悲痛和学习鲁迅精神继续革命的决心.这一提问达到了总结课堂所学的目的.

二、情感渲染

有些文章感彩浓烈,在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并从中受到熏陶.这结尾水到渠成,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学生们都激动不已.如在学习《母亲》一文时,全文饱含着朱德对母亲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于是在课堂结尾我说:朱德元帅今天的成就与他母亲对他影响密不可分,因此他对母亲感情深厚,那么我们呢?难道我们的母亲不是这样吗?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恩情呢?看到学生郑重地点头、满眼的泪花,我想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召唤

有些课文,尤其是议论文,结尾处体现着作者热切的期盼,那么在这类课文学习结尾时要因势利导,教师要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学生发出号召或提出希望,以感化和引导学生照此去做.如在学习《想和做》一文,课堂结尾处我满怀地启发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是应该坐而论道,还是必须起而振之呢?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勇敢拼搏,当然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困难,但只要我们理想之光不灭,那么我们前行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歇.”这样的结尾,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扉,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鼓舞了学生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坚定了学生克服挫折的决心.

四、音乐作结

现在的音乐作品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或委婉隽永,或慷慨激昂,或热情洋溢,或韵味悠长,有一些歌曲还和课文在内容和情感上很是贴切,拿它们来作为语文课堂结尾,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如我作《长征组歌》课堂结尾时,就利用班班通调出歌唱长征的音频资料,在深沉的旋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续写结局

有些课文的结局设置得很巧妙,不明确交代人物最后的命运到底怎样,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在学完这类课文后,如能用几句富有启示性的话语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表达,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能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语文课堂结尾无论哪种方法,一定要做到:(1)情绪饱满,只有感情真挚充沛的话语,才能感动学生;(2)方法灵活.我们必须因文、因人、因时、因势制宜,绝不能死搬硬套;(3)语言精练.结尾不是对课文的讲析和重述,必须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