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学段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50 浏览:18578

摘 要: 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比例从小学中段开始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从编排意图上,略读课文已经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实践中并不尽如人意.文章直视略读教学的误区,找准略读课文的定位,认真归纳略读课文教学的环节与策略,采用一些方法,使略读课文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关 键 词 : 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 默读课文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比例从小学中段开始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到第七册,全册32篇文章略读课文14篇,在编排上不仅仅是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于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到第九册,全册28篇文章略读课文14篇,所占的比重已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了.由此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略读课文不但和精读课文共同承载着深化单元主题、训练重点的任务,它还为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阅读、读中学读、读中学写提供了机会,所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引起充分重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怎样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才能达到教材编排的意图呢?

一、认识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很简单:“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调研,笔者发现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两个误区:1.教学时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讲得过繁、过细,把略读课文等同于精读课文.2.完全放手,把略读课文等同于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己读,读懂了什么,就汇报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教师只扮演听众的角色.更有甚者,教师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不闻不问.之所以出现这两个误区,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那么如何走出略读教学的误区呢?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环节

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略读课文提倡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一般有以下环节:1.用好课文的链接语导入新课,明确本课学习任务.2.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自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分组或全班交流.4.积累运用,总结延伸.在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学生把精彩的句段积累起来,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5.课将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简单回顾整组课文.这样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又适时地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密切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三、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有些略读课文因主题的不同,它所拓展的侧重面也不同:有的侧重于丰富主题的内容,有的侧重于深化主题思想,有的侧重于文体的拓展,有的侧重于方法的拓展,等等.所以除了一般的教学流程外,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即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多篇文章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学.如第九册第课文以“走近”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读完单元导读明确本组主题和重点后,带着问题“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研读这四篇文章,整体感知后进行研讨交流,总结概括.最后拓展到“你还了解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注重了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2.突破重点法

在略读课文中,教学目标更集中,教学重点更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并不排斥精读.寻找适当的突破口,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课时,可从精彩的结尾入手:“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里作者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意蕴无穷.这个夜晚是怎么度过的?让学生展开想象.为什么对他们三人来说是难忘的?让学生讨论思考: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带领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及藏于心灵深处的东西.此时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感染与语言感悟上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课外文本补充法

许多文章都是名家名作的一个节选,在教学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家的一些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这样能填补学生自主学习的许多“空白”.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在学生总结“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这个问题时,可以补充教材中略去的文章的结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中的“骄傲”及从中受到的启示.在体会捐献母亲的眼角膜时“父亲痛快地回答‘当然可以’”的态度和语言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了解我国死后捐献器官的现状和对这件事情的正确认识,这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些文本的补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认识.

4.训练书写法

略读课文不能“光说不练”,也要进行适当写话的训练,必要的补白、仿写、续写、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如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文章内容简单,思路清晰,可在阅读之后安排类似的明理文章进行读中学读的训练;在学习《白公鹅》《母鸡》《麦哨》等略读课文时,可以将训练的重点放在积累语言和写法上,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中学写的练习,达到读为写怎么写作,写为读生成的良性循环.

5.语言积累法

文字很美的文章,注重语言积累.“美文诵读”是理解、感悟课文的捷径.在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让学生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槐乡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教学《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同时指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记住自己喜欢的部分,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学方式更开放,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得以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这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