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83 浏览:8187

摘 要:要想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完成改革,就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思想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 数学 创新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去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去创造无限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分析得知,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实施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此外,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不用寻求教师的帮助,自己就可以探索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平等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的交际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要树立“做数学”的理念:课堂上能提供生活原型的就以生活原型为引发,能动手实践的就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想法的合理性,从而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1]


二、及时发现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学生都处于花季雨季的年龄,处于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虽然有时候他们的问题略显幼稚甚至可笑,但是教师绝不能嘲笑他们,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绝佳时机,因此,教师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想法并引导他们继续探索、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任意地画出他们所能想到的各种多边形;然后告诉他们:“不管你画的多边形是什么样的,只要告诉我它有几条边,我就能知道它的内角和.不信你可以挑战一下.”这时,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起来.由于他们不知道多边形的边数和内角和的关系,所以就会很积极地思考其中的奥妙.有的学生就会想到:“老师是怎么算的呢?会不会有什么公式?”然后动手的和思考的本能就被彻底地激活了.

三、从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性的作业.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有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并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作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用到数学.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图方便,易批改,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功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他们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

四、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总结,善于质疑

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集中思维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五、课堂中借助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精心谋划,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操作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多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过程,把实践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创新.大胆放手,创造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

六、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创新思维的形成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只有当周围的环境相对轻松自由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而当一个人的心里压抑、态度消极时,思维就会变得非常缓慢,甚至于杂乱无章.学习数学要有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如果学生并不喜欢课堂上的氛围,那么他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这就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最能影响到他对于课堂教学的态度的是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较为紧张,那么学生就会整天处于忧虑恐惧之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相对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创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在课内和课外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信赖,学生才能更容易地做到不懂就问,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新创意,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才能让创新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立足教材,分析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