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60 浏览:56633

摘 要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给患儿用药最常用的方法,是抢救危重患儿最关键的一步,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以及患儿的康复.

关 键 词 :小儿 头皮静脉 穿刺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0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51-0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0―3岁患儿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每天约有7―15例患儿输液、笔者在临床17年的工作经验,深感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抢救及治疗中的重要,现总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与技巧如下:

1.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今多数患儿是独生子女,备受宠爱,来陪护的人员较多,家属对穿刺的成功率要求较高,为了避免护士的心理压力,克服紧张情绪、集中精力,所以在穿刺前尽量劝退家属围观,由护理人员协助,以达到较高的穿刺成功率.


2.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按照医嘱,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药物应现用现配,备好用物,将患儿平放于穿刺床上,由另一名护理人员协助,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患儿的头左右摆动,也不能让身体上下窜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般选用5号的针头,如患儿太小或血管太细也可选用4号,4号半的针头,穿刺成功与否与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也有直接的关系,白天可用自然光线,夜晚可选用100W日光灯前后各一盏,距穿刺静脉45―55CM为好,以保证充足的照明条件.

3.选择血管

3岁以内小儿,四肢静脉不显露,头皮静脉浅表易见,固定又方便.小儿包裹的衣物比较多,不暴露肢体、但头部可自由活动、也可避免受凉,最好的选择是头皮静脉穿刺,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前提,头皮静脉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输液,额前静脉一般为首选,因血管粗,直,不滑动,易固定,对患儿的体位及活动无影响.其次为颞浅静脉,因血管细,浅,短易穿刺,但因头发不易固定,故穿刺前可用一次性刮刀将头发剃成直径5CM的方圆.再次是耳后静脉,因血管清楚,粗短,直浅也易穿刺,但对患儿的体位及活动限制较大,不易固定.还有框上及枕后静脉等,操作前一定要严格区分动静脉.动脉饱满,手指触摸有搏动,如误入动脉,回血快,颜色鲜红,药液不进入血管而倒流.静脉外观呈蓝色,无博动,较易固定,不易滑动且管壁薄易压瘪,穿刺成功后静脉血暗红,回血慢,药液进入顺畅,护士应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血管,病情轻的患儿可选粗、直、易固定的血管,达到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还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病程长,体质弱,反反复复需长期静脉给药的患儿,应有计划的使用血管,两侧颞浅静脉交替使用,应先自远端穿刺,可达一条血管多次穿刺的目的,对病情危重全身衰竭,需随时抢救的患儿要保留1―2条较好的血管,以备抢救时使用

4.进针手法

给患儿行静脉穿刺术前告知家属不要给患儿喂奶水或吃东西,以免穿刺时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以外,选择好血管,剃发,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针,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静脉上下端,针头与皮肤成10―15°角,将针头刺入皮肤,沿血管走向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头皮静脉穿刺时回血慢,少,有落空感而不见回血时不要急于拔针头,轻捏一下输液器或改变一下针头角度就可见回血,然后用一次性输液贴固定,如果点滴不畅,用消毒棉球垫于针柄下,交叉固定,再用一次性胶布绕头一周加以固定,可减少输液途中脱落,穿刺成功后,告知家属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避开穿刺部位,约束双手,以免拔掉针头.

5.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根据经验可在常用的静脉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可触及“沟痕”感或凹陷处,治着沟痕或凹陷可缓慢进针,见有回血证明穿刺成功,肥胖的小儿进针宜缓慢,掌握好深浅度,见回血便停止进针,也可选择头皮边缘静脉显露的部位穿刺,自感穿刺成功,有落空感但无回血,可缓慢滴入生埋盐水,观察输液是否畅通,针尖处皮肤是否变色或有无渗出液,也可以证明穿刺成功.

6.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小儿药物的剂量必须准确无误,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加强巡视,观察患儿面色,神志变化,注意遵医嘱调节滴速,告知患儿家属不可自行调节.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防止药物外漏,胶布固定有无松动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7.总结

对于一名护理工作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一项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技术操作,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关爱,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经验的方法,注意小儿心理护理,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