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21 浏览:117735

摘 要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教育的重点,影响学生德育的主要因素是道德因素,家长和教师应该围绕着影响学生的道德因素展开相应的道德策略.

关 键 词中小学道德教育策略

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是每位领导、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受当今不良风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基础不稳定.为了消除不利影响,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教育工作者要用战略的眼光认真地研究分析、影响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因素,并寻找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对策.

一、影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是社会风尚对学生的影响.社会风尚是指一定社会中多数成员的价值取向,遵守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状况.社会风尚是个人生活的真实世界,对个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强化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而消极败落的社会风尚则会抵消甚至消解教育的作用.如,在学校附近开设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广播、电影、电视、网吧等渲染的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这些低级、腐朽没落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侵蚀着中小学生稚嫩的心灵,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他们只注重个人主义而忽略社会义务,这正是社会风气对教育作用的抵消.二是道德教育缺乏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当前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只限于教育范畴,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尚没有《道德法》和必要的道德教育政策和条例.

(二)学校因素

一是有些农村中小学校,不注重德育阵地环境建设,没有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二是有些学校在考试和升学指挥棒下,未把全面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高法律,存在重智轻德现象.三是有些教育者空调说教不注重实效.一些教育者苦口婆心,唇焦舌燥,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由于只作用于说教,没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导致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用不了多久学生就将其抛之脑后,学生把上课当成了老师的事.四是一些教育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另外,一些教师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的视听,学生很难“亲其师,信其道”.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自然形成的教育场所.中小学生的社会过程始于家庭,其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获得、性格的形成都里不开家庭的影响和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对策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孩子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这一阵地,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为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孩子是父母珍贵的财富,当得到他时,就意味着接受担负、哺育的责任.如,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这包括提供适当的衣物,有足够营养的食品,给孩子创造一个活泼、美观、整齐、空问适度的生活环境,还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家长还应为孩子学习创造适当的环境,比如,提供适宜的桌椅、学习用具、适量并适当的书籍,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应是、自由、和睦的.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平等,团结互助,有浓厚的学习风气,每个成员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健康活泼,好学上进,精神愉快,能够很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容易接受教育,促进良好观念和个性的发展.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法律观点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中小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防线.

一是学校要加强的阵地环境建设,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一定形态的校园文化必然对学生产生一定方向的引导,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下,推动学生为长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把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内化成为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长于其中的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道德品质得到熏陶、得到升华,使他们良好的道德风尚得以形成.二是领导、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把全面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高法律,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把学生的道德教育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以智育代表都好的局面.在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用教师多讲,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得到了提高.如:课堂上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项法规,搜集、整理在国家大法上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执法、守法、护法的故事.使他们懂得与自己生活学习有关的法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法德并重、守法养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爱心”育学生.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有关中小学生社会教育机构包括少难宫、少年之家、儿童公元、儿童影院、儿童阅览室等.这些专门组织的社会教育机构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足.如:我校每年4月5日都要组织学生到黄台山抗日英雄纪念碑前扫墓,听革命前辈讲解迁安革命发展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这种氛围,家庭教育不能提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提供的基础设施,对学生长期的进行道德教育.

只要我们把全面育人作为教育的最高法律,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一定能建构起符合实际需要和社会需要、贴近学生而高效的道德教育体系,为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