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19 浏览:9718

摘 要:本文结合民高校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以提高学生就业为目的,探讨构建一种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学生就业教学改革方案,以保证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民高校 学生 就业竞争力 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教育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方案的研究.

一、结合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结构

民办高校首先从专业设置上入手,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不断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优化的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不断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对社会需求大、报考最大、报考率高、 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及时增设或适当扩大招生,对需求量少、报考率低、就业困难的专业则“减、停、并、转”,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与保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优先建设原则.人才培养的滞后性要求专业设置的布局应在人才预测的基础上作出整体规划,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主要采取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打通培养的原则;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进行分专业方向培养;加大技能性课程设置,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积极筹划开设双专业,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拓宽学生知识和技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民办高校应积极筹划开设双专业,通过校内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改变原来专业分散发展、低水平重复的粗放型局面,从而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专业复合,增强学科专业的自我开发能力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竞争性,使学科专业可持续超前发展.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和专业培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是,调整课程教学结构,加大实验学时比例;二是,加强实验教学灵活性,建立开放性实验室.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减少传统验证型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的比例.为保证实验教学的科学合理,对实验课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严格考核并不断修订实验教学大纲;三是,根据专业需求,科学规划建设校内实践场所.通过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模拟公司等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生产流程和运营模式,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创新多元发展与成才之路

民办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学生多元发展与成才之路.目前,民办高校积极与外国的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项目的合作,与国内、国际等知名企业协商进行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训项目等.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与知名企业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增强竞争力,拓宽了发展空间;二是,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对民办高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为民办高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校企结合实施订单式培养,培养“零适应期”人才.比如在计算机类专业采用“嵌入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最后一学年培养方案中,将企业需求教育内容和案例实战性实习环节引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并采用“教学、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运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

六、鼓励开展职业技能考培工作

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同,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覆盖设置的专业,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写作度,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纳入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逐步实现毕业生在获得书的同时,至少获得一个职业技能证书,使得学生毕业时取得“双证书”,引导学生取得“多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七、增设就业创业类课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因对大学生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虽然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们只学到书本知识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而且对未来的发展盲目,没有规划.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让学生评估自我,正确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