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出路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63 浏览:23382

摘 要 :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突出表现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造成如此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教育需求和教育质量观等方面.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可以从准确定位、培植理念、追求卓越、满足产业需求等方面着手,进而探索新建院校育人之道.

关 键 词 :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28-04

人才培养是各类高校的根本任务.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转型的客观需要以及人才培养改革的契机出现,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稍早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说,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新建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去培养应用型人才,仍然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深入思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实行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培养造船与驾驶人才,其人才培养过程和特点就反映了当时国穷民弱,急需大批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社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之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更多时候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战略之一是“重点发展应用学科”.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1%,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体系重新调整,导致了教育类型的分化和教育机构、过程内容及方法的多样化.普通大学重新定位,在中间层次寻求发展,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新建院校并没有真正在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事情,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正出现一种矛盾和困境.

一、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新建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专科或高职院校升格而来的,相对“985”或“211”重点院校和其他省属重点院校而言,办学经验不丰富,因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三大认识误区

1.应用型人才概念模糊,导致培养的人才“四不像”

多数新建院校管理者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个别院校领导搞不清楚它与理论型人才根本区别是什么,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任意裁剪,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沿用已有的教育过程开展工作,因而培养的人才仍以“学术”为主.当然,不乏领导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可供操作的技术、方案或方法,遵循“理论-技术-实践”的逻辑路径,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化”操作过程,作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这样,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蜕变、异化为操作层面的技能要求,导致人才培养实施的虚无和沉闷,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对应用型人才概念庸俗化认识,容易“生出”“四不像”.

2.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精英主义思维明显

事实上,过去十年乃至现在可以称之为高等教育的“北大化”、“清华化”,也就是说,都试图把更像北大、清华作为理想.不同学校相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精英教育思维倾向明显.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尽管人才培养类型更换了名字,但各系并不进行专业调研,同一专业至今仍然在沿用同一培养目标,进而同一套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的精英教育思维与方法,使得多方面素质、特点相异的学生无法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以至于进校时的满腔逐渐消解,学习内在动力逐渐降低.在培养方式规定上,仍然强调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为突显知识的重要性,仍旧沿用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堂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验课或实训课也只是验证教材结论而已.学生厌学、逃课现象严重.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完全偏离了学校办“应用型本科”的初衷.

3.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导向滞后

学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著作和论文上.学者的成果大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人手,在分析我国具体实践和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某个地方院校或某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方案.其中,也不乏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线的各类教育工作者相关经验的体会和介绍.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反映出对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也从早期对应用型人才概念的引进和消化逐步发展为依据自身实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丰富和具体框架构建,对新建院校开展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已有理论往往是对个别对象研究,由于受高校差异影响,其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性.这样,理论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个别高校管理者感觉到理论不能直接指导自己的实践,于是就直接排斥理论.正是因为陷于“轻理论”乃至“反理论”的包围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才显得无力和无用.高校教职工不接触新的理论成果,缺失理论的智慧支撑,必将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停滞不前或僵化落后.

(二)三大实践偏差

1.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性”不鲜明

多数新建院校由于对应用型人才概念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表述笼统且抽象,不具有学校定位独特性.“当我们沿着我们的战略路线行进时,我们对改变我们步伐和最后的方向保持着非常的敏感,因为新的事情和出乎意料的未来使我们重新思考、重新评价和重新策划我们的未来目的地等”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在介绍学校概况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耳标往往一笔带过或者只字不提,这种边缘化的做法越发让人搞不明白新建院校到底关注什么?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人才培养类型上的徘徊.

2.学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被边缘化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应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长期以来,“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的认识一直被简单化,单纯的理论灌输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主流,实践环节至多是“营养学分”,或者像见习实习等边缘化的实践活动,其特点是与专业相关的操作性实践活动较少.而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一般为学校各个社团的组织,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生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被沦为“忠实的听众”、“实验的复写纸”.学生需要边听边练,教师偏偏只讲理论;教师在讲台上眉色飞舞,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课堂实践教学失去“受尊重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被边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营养的净土”,自然而然越来越“枯萎”,甚至为人们所忽视.

3.新建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

马丁特罗认为:“高等院校的相互竞争,以及地位较低的院校对地位较高的院校的模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差别又趋于缩小,向着名牌大学的特点和风格发展.高等院校的竞争促使第二流和第三流院校、新院校和新的高等教育部门逐渐向尖子院校的学术形式和风格、课程和办学标准方向发展,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尽管趋同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建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而目前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呈现出统一性现象,缺乏特有的多样性而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弃了自己的个性,消融了自己的特色.

二、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轻视溯源

新建院校是承载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目前,影响新建院校开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不仅有来自高等教育管理政策导向上的滞后,也有社会传统观念上的潜在阻力,更有来自高校内部传统教学的惯性作用.

(一)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事管理体制的滞后

我国高等教育仍具有很强的集权色彩,不仅在管理上实行较为严格的限制进入制度,而且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人事聘用等方面仍缺乏高度的自主权.集权管理尽管对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资源宏观调配有利,但却不利于发挥地方及各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及各高校的潜力和有效资源.“办学自主权的大小是由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大学是千篇一律还是各有千秋”.一方面,体制过度约束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管理监督机制又软弱乏力,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尚不完善,学校自我完善发展机制的形成滞后,使得新建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评价及薪酬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文凭而不重实际能力的倾向.要想获得一个好的职业并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拥有好大学的学历或更高的文凭比具备与此相应的能力更为重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态,人们对精英高等教育的需求仍十分强烈;相反,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求声音微弱.

(二)高校“卖方市场”现象犹存

我国教育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居民对独生子女接受高学历、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供给的不足,需求过旺,使得高校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卖方市场”观念让高校处于优越状态,学生与家长的教育选择十分有限,通常只能按照既定的安排“选择”正规的教育方式,一旦该教育方式满足不了自身的教育需求,学生及其家长也只能坐以待之.由于学校有维持卖方市场的动机,以及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并非学校内在的驱动力,所以,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全面改善管理,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也就不可能成为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内在要求和需要,而任凭政府怎么干涉也很难改变这一本质所在.在功利挂帅、精英教育当道的气候下,应用型教育很难对新建院校起到一种“强迫作用”,反而容易被“边缘化”.

(三)部分新建院校办学攀高情结严重

当前,不求质量的提高仅靠简单合并就从单科学校上升为综合性大学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些新建院校先是积极忙于办学层次的升格,盲目追求高层次和综合性.受“攀高”心态的驱使,它们纷纷争上硕士点,争抢学术带头人、院士,以致为争重点学科等跑关系的现象层出不穷.升格后的院校发展,不是加快内涵建设,而是“绞尽脑汁”向研究型大学看齐.一方面,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将本科教育视为培养研究生的后方,沦为“考研大军孕育地”;另一方面,强调“硬件”建设,导致办学经费严重缺乏,教师转型往往被“搁浅”.这种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非常模糊的典型表现导致了新建院校发展出现趋同化.显然,只有克服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同质化倾向,充分挖掘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转变人才培养类型才是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强调的是,把新建院校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组织机构,也绝非完全没有争议的“自明之理”,最值得注意和反思的是,常常热心赞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对于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怎么做,却并无共识.

(四)学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精英教育观困扰

正如伯顿所言:“在当代的结构和信念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历史的沉重之手,现实制约着未来.”对新建院校来说,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精英教育观如“沉重之手”控制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新建院校新生入学选拔标准和人校后的学业标准,都沿袭了精英教育培养传统,即以学科教学和学术标准为主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知识设置课程,以班级授课制组织教学,以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学业评价的尺度.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观.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是精英教育时代的产物,带有精英教育的时代烙印,改变这种教育观念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大学教师也大都是出了这个校门走进另一校门,甚至足不出户,留校任教,缺少对生产及人文环境的了解,缺少应用文化素养和气质,对从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缺乏真正的感情.此外,“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文化观念同样影响着学生和家长,他们甚至认为“大学的正事”就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功利心太强的学生觉得它“无用”,如果在大学里学习应用科学知识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意义,倒不如早点退学就业.受精英教育观的困扰,新建院校失去它们的真正作用,用“实然”去攻击“应然”的态度很难避免不做研究型大学的跟随者. 三、新建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

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校际竞争变得激烈,以至于“大学经常地、迅速地进行被判定为必不可少的那些调整”.对绝大多数院校来说,这种高成本的精英模式不再具有吸引力,而且如果学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话,学校间就需要有更多的不同.随着差异的增大,将会有许多“新”大学试图通过核心的能力和差别在市场中定位.不言而喻,这是一场“静默的革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总是大于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并且这种趋向在当代愈加明显.为此,必须改革新建院校人才培养的积弊,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道,唤醒新建院校的责任,使新建院校能够真正发挥现代社会怎么写作组织的作用.

(一)办学定位处理好独特与分解的关系

新建院校怎样通过创造差异性,创造特色,来获得一个持续的发展,它靠的是自我超越.超越同类院校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进行新的定位,“与其在泥泞中挣扎不如寻找新的高地”.新建院校在办学方向上盲目攀高,被淹没在形形色色的追随者、创新者当中,丧失了独特性,只有重新定位,才可能会实现应用型名校的目标.新建院校定位的需要取决于教育市场的结构状况.当前,需要购写高等教育怎么写作的“顾客”增多,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用人单位对劳动力多样化需求增加,新建院校寻求竞争优势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当教育市场演进到一定阶段后,一所高校不论它愿意与否,都必须考虑再定位的问题,并且通过新的定位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定位”这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定位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学校精力.因此,学校只有在很肯定自己时,才能做出定位的决定.一所学校成功定位的关键,在于贯彻独特性,否则就失去竞争的基础.要想保持定位的独特性,首先要清楚独特性的三大支柱:学生身份独特、学生问题独特、学校利益独特.新建院校管理者要清楚所招收学生的身心特征,知道学生来干什么,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战略定位是要把独特性在三个支柱中提出的要求分解到高校各个职能活动上去,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活动体系.这样的战略绝对不是一组目标的堆积,它的最核心部分应是一种精心的分解,把独特性的三大支柱要求分解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去.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大学所有做法到了最后都来自一个源头,那就是办学定位,并且由定位逐步地实现了一个分解,所以才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新建院校要想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道路上做抢先的成功者,那么,管理者就必须清楚定位的内涵和本质,分解独特性要求,责任到人.至于高校是否完成定位,不应仅仅看是否解决了“顾客身份”信息,更重要的是,解决顾客的利益或偏好信息.新建院校管理者应反复问自己:我们准备为目标顾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怎么写作这一问题.

(二)鼓励和培植应用型人才理念

每个人在教育与文化作用中都会形成一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抵制变化,而且很难超越.同时,新建院校当前的“学科为中心的层次管理模式”也成为一种社会传统,它在一代一代人的头脑里“繁殖”.偏执的大学文化环境使人才培养改革在艰难中推进,唯一能同它们抗衡的思想武器是多样化思想.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想占据有利地位,就需改变教师熟悉的观念;要想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鼓励和培植应用性思想,否则人才培养改革将注定溺死在文化惰性的海洋中.应用型人才理念不是对“技术理性”推波助澜,教育价值观仍是培育“统一的人格”.美国大学先驱者弗兰斯纳在《大学》中强调大学应是“时代的表征”,在这个时代出现人才类型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向明显,此时,新建院校理所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表率.

(三)追求培养卓越的应用型人才

新建院校本科生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人群:一类学生考研,考研学生为了追求学术理想的不足10%,其余90%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另一类是直接就业的学生,就业学生职业去向不明确,个别专业毕业生甚至是毕业即失业.事实上,新建院校是高校的一种,它进入到高等教育系统后,被赋予一种责任,就是它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里,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向追求卓越迈进.首先,要树立追求卓越理念.人类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超越人生,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所以培养卓越人才,学校应该树立追求卓越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指导实践.其次,着力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本校“卓越人才计划”,研究制定各类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应用型教师队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在某个专业率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同时,注意总结经验,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以点带面”,使卓越计划能够惠及所有专业,争取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应用性”特色.的确,一所成功的大学,在发展中,“必须有所守和有所变.变是发展的主调,守是在教学与研究上追求卓越的决心与执着.必须时刻自省自励,以保持全球的竞争力”.

(四)克服培养模糊性,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在市场力量和社会政策的推动下,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从而怎么写作于一个变化的世界.尽管新建院校的作用、繁荣使它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现状,但是,这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危险.它是庞大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参与者,在这里优先考虑的是要为知识驱动的社会提供教育怎么写作,而不是专业性的学术.“通过上大学来实现成功”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传统.然而今天,对毕业生需求的最大市场已不像过去那样,这些教育产品的“使用者”更多地需要专业人才.只有在高校与企事业设立的合作教育项目中,学生可以较早地锻炼和发展技术能力,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就业的机会.如果新建院校还盲目攀高,人才培养目标游离在“为学术而学术”边缘,那么,这种“培养模糊性”将会使自己无立足之地.“从一个陷入危机中的模式向一个新模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在新基础之上的重建,要改变这一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理论以及这种模式的方法.教育机构必须要有更强的适应力和应变的能力来为这个变化中的世界怎么写作”.显而易见,人才培养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培育量多质精的专业人才,才能使产业界的人才不会匮乏.一方面,因为产业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因为地区经济的繁荣,有充裕资源可以提供高校从事教学、研究的工作,如唇齿相依,共进共荣.高校与产业的互动,不仅可以掌握学术研究的趋势,也可以创造学术、提升学术,还可以获得更多经费,延续重要课程及学术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编号:BJK12511-ZD-17);2011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编号:2011008)的阶段性成果]

[谢彦红: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