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355 浏览:108953

关 键 词彩超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09年6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37~85岁,平均66.83岁,分为脑梗死(CI)组106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4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5例.


超声检测方法:采用Acuson公司Sequoia-C25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MHz,多普勒角<60°.取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分叉处约1cm范围内颈总动脉处测量血管内径,后壁动脉管腔-内膜交界面与中膜-外膜交界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内膜中层厚度(IMT).判断标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mm为内膜增厚,IMT>1.2mm视为斑块形成.根据组织病理学研究和斑块的影像学特征将斑块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溃疡斑.

结 果

3组间IMT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左、右侧颈动脉IM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测共显示276块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检查颈部动脉血管异常130例,异常率86.6%(130/150),对照组中颈部动脉血管异常20例,异常率26.6%(2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斑块中以软斑、溃疡斑为多见,而对照组中以扁平斑、硬斑多见.两组之间比较也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在右侧135例,左侧141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分叉处最多见.见表1.

讨 论

颈动脉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其硬化病变往往与颅内血管病变同时发生,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比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具有更强的预测性[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斑块发生率高,狭窄主要与软、混合斑有关;斑块破裂常常与卒中事件相关;常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超声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病因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颈动脉IMT增厚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且超声能够直接检测,这已得到病理学的证实.

周围动脉疾病的辅助检查较多,既往公认动脉造影是诊断这类疾病的金标准,而动脉造影偏重于解剖学方面的诊断,主要显示管腔情况,而不是斑块本身.对于多数偏心性狭窄常被低估,而且不能提示血流动力学信息.其他辅助检查如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均不能准确了解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且费用昂贵,技术复杂,不能用于普查.超声能够检测出斑块及其特征,并且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斑块的检出率.彩超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