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05 浏览:70134

作文,是令师生头疼的难题.对学生而言,难写;对教师而言,难指导.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就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与探索,浅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智慧的能源.观察能力在小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他们能从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从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社会中,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学生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总之,教师要牢牢地将课堂引申到大自然,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在实践中留心观察,学会观察,培养作文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

1.加强课内积累

在语言习得上下工夫,抓住教材中利于积累的因素,多积累,多练笔,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训练.抓住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精彩片断多背多记,以多种手段促使学生将课本语言内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将课本语言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组块中去;学完一课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读读背背,积累规范的课本语言.以课文为内容,进行体裁、语言形式、人称等方面的改写.将课文或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缩写成一篇或一段比较简要概括的文字.结合课文或其中某一部分的人物、事件、作者的表达方法等,写出自己读后的收获与感受.

2.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课内向课外延伸,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以一篇带动多篇,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从语文课中辟出一节课作为自由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

三、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类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学生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通达.因此,口头语言的训练尤为重要.对中高年级学生,则利用课文插图、童话故事等引导学生边看边想,先口述再笔述.以这样的方式作文,不但水到渠成,而且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要不断拓宽作文的训练渠道,适当增加作文训练量,充分挖掘阅读课文中的可供写作的素材,引导学生对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讨论,尽量让学生多写多练,使各种写作技巧在形式多样的训练中得到强化,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注重学生的作文修改

1.示范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先浏览一下学生的作文,重点批改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选一两篇典型性和示范性较强的习作,或抄在黑板上,或当堂朗读,或原文投影,然后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修改,让学生直接感知教师批改的全过程.

2.面对面批改

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面批时要呵护有加,既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而应该“寻根求源”“对症下药”,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不能简单表扬了事,而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一批作文骨干.

3.师生同改

在学生修改前,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等.这样,让学生在感性地品读文章背后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助于领悟写作的规律.然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一是看语言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帖得体等;二是看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等;三是看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等;四是看材料,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4.学生互改

要求学生写成作文后,互相阅读,互相指出作文中存在的毛病,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根据习作的不同内容交换互相修改的对象.在互改时除按自改的方法进行修改外,还要注意对方选材是否真实,有没有按习作训练要求作文.采用的表达方式能否突出主题,语言是否精练、生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便于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总之,我们要做到既要让学生轻松作文,同时又最能够体现“文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 四川省武胜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