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的“诗化”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24 浏览:18465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记叙性、抒情性的散文充满诗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诗化”教学方法,把课文中的具备诗歌因素的散文改写为儿童诗,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感知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小学语文“诗化”教学汉语言文学小学低段语文课本所选课文以记叙性或抒情性散文居多,诗歌作品相对较少.这是符合学生年龄认知特点的.但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显示了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大有裨益.不过,语文课本中的散文中包含的诗情画意绝不比诗歌逊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诗化”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把课文中的具备诗歌因素的散文改写为儿童诗.这种方法可以一举两得,使得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一、“诗化”教学方法的提出原因

1.诗歌韵律感、节奏感对小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熏陶作用

“韵律是汉语言文字的‘音声化’特质之一.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篇文字作品,普遍存在着声韵调、语流音变、音节疏密、双声叠韵、平仄关联、词韵脚排序等诸对矛盾趋于整体和谐的规律,这便是韵律.”中国古典诗歌依靠音节和音节的组合(如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押韵等方法把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达到声调的和谐.新诗尽管格律用韵要求宽松得多,但诗歌依然有基本的节奏韵律要求,这也是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所以,诵读诗歌的过程,对小学生感受语言音乐美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给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自古就有文体互换的先例

古人把已经成名的诗词作品进行改写,变更文体,称为“隐括”.辛弃疾就曾经把庄子的散文《秋水》改为词作《哨遍秋水观》,“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米.嗟大少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记跖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噫,贵贱随时.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於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北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该词运用了庄子《秋水》中的词语,来阐发庄子的“齐物”观,别具特色.又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也被人改此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通过标点符号的变化,打破诗稳定的节奏,形成词的风格.此外,古人还有很多诗词文文体互换改写的例子,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这对发扬汉语言功能的多样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1.诵读经典诗歌,打好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诗化教学”,先决条件必须是学生要具备对诗歌这一文体形式的基本感受与认识.小学课本从一年级课本开始,就会选入古典诗歌与新诗乃至儿歌,同时配合教材常用读本还有《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日有所诵》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讲解诗意,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诵读技巧.从诵读诗歌应具有的情感、到通过合适的停顿传达节奏、节拍所体现的音乐美,使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诗歌语言美的精髓,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儿童诗的写作技能

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对诗歌的节奏韵律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可以有序地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儿童诗的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古典诗歌写作技巧要求太高,难以掌握,因此,可以以相对简单的儿童诗写作入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适当降低,只要基本上节拍相合,大致押韵即可,以鼓励创作兴趣为主.具体实行方法,可以由仿写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二年级课文《检测如》,就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儿童诗.“检测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乐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诗歌共有四小节,前三小节都如以上形式,第四小节则“检测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等”以省略号结束,余韵悠长.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仿造前三小节的格式,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第四小节补充完整.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创作:“检测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贫困的山区小朋友/画一个烂苹果乐园/让他们也能感受我们的快乐/让他们也能感受童年的乐趣.”“检测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沙漠/画一片清澈蔚蓝的湖水/让干旱的人们跟我们一样能喝到凉爽的水/让骆驼再也不用帮主人找清凉的水.”

在仿写一节儿童诗的基础上,可以尝试逐步扩大,让学生仿写整首诗.二年级课本识字七的《拍手歌》是以动物为主题的,提示学生模仿儿歌格式,自选主题创作自己的《拍手歌》.由于拍手歌是儿童日常玩耍的重要游戏之一的伴奏,所以孩子们对此形式并不陌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以“水”“卫生”“生活”“环保”“保护视力”等,虽然五花八门,却都是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又如,仿造课本上的《谁和谁好》,很多学生都写出了充满童趣的诗歌,“谁和谁好/水和鱼好/它们心连心/不离也不弃/谁和谁好/花和草好/它们肩并肩/在风中舞蹈/谁和谁好/绿叶和红花好/绿叶要纳凉/在红花下遮阳/谁和谁好/星星和夜空好/星星要发光/在夜空中绽放”.这样,写出比较长的儿童诗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3.文体互换,实施“诗化”教学

小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儿童诗写作技能后,就使“诗化”教学的实现成为可能.小学课本中很多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颇具魅力.“诗化”这些散文本来不属于教学任务,但对于经常接受诗歌熏陶的学生来说,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只是教师把他们潜藏在内心的审美愿望激发出来了,并不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下面以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画风》为例,说明“诗化教学”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