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理与实践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35 浏览:43922

一、从资产负债表模型分析财务管理研究的偏颇

(一)财务管理的资产负债表模型财务会计中,用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来静态描述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说是对一个企业在财务上的完整表达.因为企业资产最初是投资的结果,所以会计恒等式的左边可以表达财务管理的“投资管理”,即投资管理是对资产负债表左边的管理,包括长期投资管理和流动资产投资管理;又因为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筹资的结果,所以会计恒等式的右边可以表达财务管理的“筹资管理”,还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往往与是否利用留存收益进行筹资有关,因此财务管理的“利润分配管理”也可以纳入“筹资管理”的范畴,故而筹资管理是对资产负债表右边的管理.简言之,财务管理是对资产负债表的全面管理,这就是所谓的财务管理的资产负债表模型.

对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比较可发现,会计恒等式是面向过去的,其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是一种历史记录;而财务管理要面向未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要以“经济价值”加以计量.此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经济价值”分别可称为资产价值、负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价值.其中,企业资产的整体价值就是一个企业的价值;企业负债的背后是债权人,所以从债权人立场,负债价值也就是债权价值;企业所有者是企业所有者权益资本的主人,往往被称之为股东,所以所有者权益价值也可叫股东权益价值或股东价值,股东价值代表了股东所拥有的财富.据此,可以得出财务管理的“恒等式”:企业价值等于债权价值+股东价值,这才是现代财务管理资产负债表模型的真正含义.

人们会问,财务管理“恒等式”的左边――企业价值是从何而来财务管理“恒等式”的右边――“债权价值+股东价值”又是何意财务管理理论的回答是,企业价值靠企业投资管理来创造,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这个结果可定义为企业未来净流量贴现后的现值;“债权价值+股东价值”表明了企业价值的归属,是对企业价值进行分配后的结果,也就说,企业创造的价值最终要分配给企业的债权人和股东.由此可见,价值创造(Valuecreation)是价值分配(Valueallocation)的前提,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价值分配;价值创造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将现代财务管理的资产负债表模型重新表达为图l:(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重心按现代财务管理的资产负债表模型来推理,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应该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价值创造的财务管理理论,即企业投资管理理论.主要有投资决策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并购重组理论、流量管理理论、投资风险管理理论、投资业绩评价理论等;二是价值分配的财务管理理论,即企业筹资管理理论.主要有资本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股利(政策)理论;三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互动的财务管理理论,即企业投资管理与筹资管理互动的理论.最后一个方面的理论应涉及企业投资管理对筹资管理的影响和企业筹资管理对投资管理的影响.首先看西方学者是怎样总结财务管理理论的.

Megginson(1997)在《公司财务理论》中描述了构成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基本框架: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写作技巧理论、信号理论、现代公司控制论、金融相似度检测理论以及市场微观结构理论.Copeland和Weston(2001)认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由六个基本的且互为连贯的理论构成:效用理论;状态优先理论;均值一方差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真正属于财务管理理论的只有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现代公司控制论(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而且它们大都属于筹资管理理论.而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有效资本市场理论、金融相似度检测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则应归属于金融市场理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均值一方差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则应归于证券投资理论,写作技巧理论、信号理论则是一般经济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应用,实为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而效用理论和状态优先理论是经济学理论,既可应用于证券投资决策,也可应用于企业投资决策,并非纯粹的财务管理理论.汪昌云(2006)通过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学术前沿包括的热点问题有: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融资;股利与股票回购等支付政策;公司治理;多元化政策与内部资本市场问题.施东晖、孙培源(2005)也认为:“传统的公司金融主要集中在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等问题上等.”Barucci(2003)甚至认为:目前尚无可能找到公司财务理论.文献包括很多理论的片段.每个片段描述公司财务的某些特征,但是无论从规范还是从描述的角度看,都不可能鉴定为理论,理论应当能抓住绝大部分重要特征.不同的理论片段可能会有不同含义.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分析工具不可能完整分析一个公司.公司是隐性和显性契约的组合.在一定情形下,契约也是不完备的.这种情况产生很多问题,因为只有显性和完备契约才可以通过市场分析工具分析.我们提出有关公司财务的一些经验规律,特别是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规律,引导这一话题.由此可知,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重心为筹资管理理论,西方财务管理理论是一种由价值分配主导的理论.

(三)中国财务管理研究的偏好受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我国财务管理研究的偏好也是在筹资管理领域,其中发表了一系列实证和案例研究论文.蔡祥、李志文和张为国(2003)对1997~2002年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其分析框架由三部分构成:融资与资本结构,再细分为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与再融资、资本结构的选择、资本成本分析;投资策略、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又细分为投资策略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治理结构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绩效变化分析;股利公告与股利政策,进一步分为股利公告的市场反应、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其中,与投资管理有关的只有“投资策略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归人这一部分的文献只有9篇,主要研究多元化程度、进入高科技行业对绩效的影响(各1篇),以及并购重组(包含控制权转移、大股东变更)的市场反应或财富效应与对绩效的影响.我们认为,在中国制度背景下,许多并购重组并非价值创造型的,而是价值转移型即价值分配型的,不过是打着投资的名义行财富转移与价值再分配之实,不是真正的投资决策,本质上属于价值分配的财务管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龚凯颂等(2006)依照蔡祥、李志文和张为国(2003)建立的分析框架,对其后的实证研究文献也进行梳理,发现“投资策略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研究领域,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研究重心仍然在并购重组的市场反应或财富效应
与对绩效的影响上,而且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并购方财富效应是“体制因素下财富的再分配”(张新,2003)或“掏空与支持”(李增泉等,2005).此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研究,似乎与投资管理密切相关,但从许多上市公司随意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行为来推测,上市公司当初拟定的投资项目不过是为了筹资,即人们习惯于称为“圈钱”的需要编造出来的,投资是从属于筹资的,抛弃了“企业的价值创造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企业的投资行为”的正确理念(蔡祥、李志文和张为国,2003).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研究仍然属于价值分配方面的财务管理研究.

冯建、王新、吉利和黄建华(2005)以2005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上的84篇财务学论文为样本,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其分类的主题有: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企业投融资、企业合并重组、资本市场有效性、证券市场监管效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财务理论、其他(涵盖企业集团财务、金融企业财务、财务战略等特殊财务问题的研究).

在“企业投融资”研究主题下,共有17篇(占20.2%),归纳的主要成果有: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政府行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投融资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海外融资问题.其中只有“投融资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投资管理有关,属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互动的财务理论研究.在“企业合并重组”研究主题下,共有5篇(占6%),探讨的主题有: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基于政府主导和大股东利益的企业合并问题;重组合并的真实原因和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问题.有文献证实了重组合并的真实原因是基于追求政府的政治利益和控股股东的财富转移(Tunneling).

经过上述分析,仍然发现,我国的财务管理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分配型的研究,这也许与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种价值分配的市场分不开,因为理论研究是现实的一种“映射”,我们不能责备理论研究的这种倾向.也就是说,理论研究的题材来自于现实,是因为现实中的财务管理就是价值分配型的,才导致理论研究聚焦于价值分配方面.可见,问题的根源还在于财务管理实践是价值分配导向的.关于公司财务案例研究的情况,对我们的判断提供了进等步的支持.

在研究并购的案例中,朱红军等人在研究了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的案例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大股东完全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没有实现合并的协调效应,而是将流通股股东的财富转移到了大股东手中.谭劲松等以10起换股合并案例为基础的研究,其结论为:换股合并成功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博弈,而非在合并预案中披露的效率动因.多种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以并购重组为主要方式的资本运作,其本质不是投资行为,并不怎么创造价值,而只是借此巧妙地进行价值分配(财富转移).


这些年来我国在筹资管理方面的研究最为丰富,最多的是关于资本结构、股权结构、股利政策方面的.许多实证研究也都在研究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或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尤其是关于公司治理的话题最为热门,给人的错觉是,公司治理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只要公司治理好,企业价值就能最大化.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是有缺陷的:(1)搞好公司治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它降低的写作技巧成本即收益是否能大于因公司治理而导致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至今几乎无人能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2)按写作技巧理论的观点,要使写作技巧成本消失的最佳办法是使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统一掌握在所有者手中,回到古典企业状态.问题是在自然秩序的演进中,现代企业依然选择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模式,那就证明现代企业模式一定有它的优越性,即人们从这种模式中得到的利益大大超过了因此而要承担的写作技巧成本,否则现代企业模式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3)公司治理真的那么重要吗分析那些创业中的企业,当初它们也没有什么公司治理.也许对那些相对成熟的公司,公司治理的价值才会凸现出来;(4)绝对多数的实证研究结论是,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或价值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并不能回答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公司治理好才导致公司业绩或价值高,还是公司业绩或价值高导致公司治理好,难以定论;(5)公司治理中的写作技巧成本实质上是基于价值分配的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讨论的是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价值分配问题,然而如果没有价值可分的话,这就成了一个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问题了.总之,公司治理固然很重要,但它的功能和作用不能被无限夸大.为此,李山(2003)的评论值得我们深思:“公司治理不过是讲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把两者间的利益结构明确为一种合同关系,一种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就这么简单的一种东西.今天已经把它弄得过于宽泛,把很多经营管理问题也装进公司治理这个筐里来,甚至变成搞经济的一句政治口号了”.

最近的研究有了一些改变,开始研究一些筹资行为对投资的影响了,如陆正飞等学者(江伟、沈艺峰,2004;齐寅峰等,2005;伍利娜、陆正飞,2005;童盼、陆正飞,2005;陆正飞、汤睿,2005;郭丽虹,2005;陆正飞、韩霞和常琦,2006;范从来、王宇伟等,2006)开始了主要以负债写作技巧问题引致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或资产替代为主题的研究.胡国柳、王化成(2005)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企业投资多元化的影响;胡国柳、黄景贵和裘益政(2006)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企业资本支出决策的影响.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认为,这些研究没有离开价值分配的财务管理研究范畴,研究的是价值分配制度安排对企业价值创造和投资的约束与激励.这个议题固然重要,但都建立在企业能“自动”创造价值的前提上,离开这个前提,价值分配方面的研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而且,过多的这种研究,有时候会让人误解为价值分配问题比价值创造问题更重要,甚至是价值分配决定了价值创造.因此,我们坚持认为,对价值创造的财务管理研究以及价值创造对价值分配的决定性影响的研究不可忽视,也更为紧要和急迫,是回归到对价值分配的财务管理的前提―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的研究的时候了.

二、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一)股权融资偏好与过度融资我国许多企业在考虑一项投资时,并不注重提高这项投资本身的效益,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到融资活动中,似乎只要能够融得到资金,任何项目都可以先建设起来再说,形成许多“钓鱼工程”.以后,大量的债务成了“人质”,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为了赎回“人质”,不得不继续向负债企业放贷,因为银行唯恐负债企业倒闭,只有继续向负债企业投钱,保住负债企业的命,银行才有可能维持名义上收回债权的希望,好向上级交代.此时,市场上最有能耐的企业就是能借到钱的企业.到这个“游戏”无以为继时,有人想出了“债转股”的妙招,不过仍然在筹资管理方面打转,于事无补,徒增各种交易成本.“债转股”也只好不了了之,留下那些资产管理公司去处理“后事”.
还有,我国发展股票市场,原本也是帮国有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可是,融资并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陈志武(2006)的观点也能支持我们的看法,他认为,“中石化、中国银行、工行的上市当然也轰动,但背后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创业故事,不会带动任何创业精神,或是创新精神.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还是一个主要为国有企业怎么写作的市场,这不仅使中国的金融资源继续被低效配置,钱还是重点用来帮助不断产生亏损的国有企业和制造呆坏账的国有银行.”因此,我国许多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筹资上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

在资本经营流行、“圈钱”游戏盛行的年代,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人们公认的一个现象,许多学者都试图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但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致性结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陆正飞、叶康涛(2004)的研究表明,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并不能完全解释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而是企业资本规模和自由流量越低,净资产收益率(企业业绩)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控制权因素)越高,则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股权融资方式;其中,控制权因素也许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可以通过股权融资获得巨大隐性收益的事实,因而,如何有效限制企业内部人对上市公司的掠夺程度,也许是制止这些公司过于偏好股权融资的有效措施之一.

如果单是股权融资偏好,应该表现为资产负债率下降,还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是上市公司不但有股权融资偏好,还存在债权融资偏好,两个偏好加在一起就是过度融资,其表现特征为: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也在上升.赵涛、郑祖玄(2005)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个现象的存在,并指出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在首次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配股、增发、可转债融资、相互担保方式的债权融资等融资方式上都有所体现:(1)IPO时公司每次都在政策所允许的发行市盈率上限发行股票的现象,说明过度融资的上市公司追求发行规模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新股发行市盈率越高,融资规模也越大,给非流通股股东带来的控制权收益也越多;由于新股发行价总是高于每股净资产,发行市盈率越高,给非流通股股东带来的股权增值收益也越多;(2)每家上市公司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并不可能相同,从而融资规模应该存在显著差异.但对1997~2003年上市公司所有的693次配股情况进行分析后,显示上市公司配股实际上都按已有股本30%所确定的配股数量政策上限进行,没有一家低于该比例.可见,上市公司无视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追求融资最大化,只能是一种过度融资行为,意味着非流通股股东可以借此获得最大的控制权收益和股权增值收益;(3)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在是否选择增发融资、可转债融资上会存在差别.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却发现,上市公司在是否增发融资、可转债融资的选择上具有趋同性,也是上市公司过度融资所致,同样是为了非流通股股东获得最大的控制权收益和股权增值收益;(4)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相互担保行为,较多绩差公司参与了对外担保活动,且相互担保所形成的担保圈(如深圳、福建、上海担保圈)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系统风险,这也是上市公司不顾自身的融资能力和融资需要而过度融资所致,相互担保方式的债权融资也不过是非流通股股东获得最大的控制权收益的有效手段.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并非真正为了满足创造价值的投资需要,而是为了通过筹资获得大量,从而实现价值转移,即控股股东通过合法(但不合理)的方式将别人的财富据为己有.

据此,我们可合理推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机是,依靠所有者权益的担保和抵押功能,去筹借更多的债务,去进行更多的担保,股权融资偏好是为了实现债权融资偏好.通过对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双重侵占,实现了非流通股股东(往往是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从这个路径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演变为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且这个目标不是通过价值创造来实现的,不过是通过基于利益转移的价值分配来达到的.

问题是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能“长此以往”吗一是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并不傻,不可能长期忍受控股股东的侵害;二是,在上市公司不创造价值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有限的价值不可能供控股股东进行长久的“瓜分”.控股股东怎么办为了长期获取控制权收益,大股东的做法是,以不断投资来达到不断融资的目的,投资沦为融资的手段和方式.

(二)投资是为了配合融资为了实现长期“圈钱”的目的,许多上市公司也会大张旗鼓地进行投资活动和并购重组活动,以配合融资,并尽可能多融资,但它们掩盖不了“投资是检测,筹资是实”的本质.企业上市融资必须有明确的募集资金投向.为此,旨在恶意融资的上市公司就会编造美丽的故事.这些投资项目善于抓住市场的偏好和热点.如当市场追捧网络的时候,投资项目一定要触“网”;当市场看重高科技的时候,投资项目一定要带有纳米技术、生物芯片、转基因的概念.而等到募集资金到手后,上市公司便将以前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经过“严密”、“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具有高额投资回报的项目立刻变得不宜实施,借口不外乎是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有更好的投资方向等等,于是停止实施预定项目.募集资金按照公司实际控制者的意志,要么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要么一窝蜂地投向市场的热点项目;或者可能因为决策失误导致投资亏损;还有众多的企业去搞委托理财;有的则被控股股东转走,资金用做他途.1999年共有120家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其中更改配股项目投向的33家,更改招股项目投向的87家.2000年共有334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新股、增发、配股募集资金1582.51亿元,但是如期履约的不到五成.2000年就约有140家公司对募集资金使用变更进行了公告,其中57%是招股募集资金项目.

(三)与过度融资并存的过度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表明资金的获得十分容易,进而在投资上表现为过度投资、投资效率低下,其表征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单边下降趋势.如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1992年平均为14.28%,而到了2002年已下降到5.65%,降幅达60%以上(李振明,2005).我国上市公司年总资产报酬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的比较情况表1.

从表1可明显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在所有年份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仅以银行贷款利率作为资本成本计算经济增加值(EVA)都是小于0的,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整体上是不创造价值的;而且历年的总资产报酬率是持续下降的,从整体上看投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辛清泉、林斌、杨德明(2006)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上述结论,他们借鉴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MueHerandRear-don(1993)模型和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Baumol等(1970)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了估算,发现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仅为2.6%,并且,资本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资本成本,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相当低劣.

赵涛、郑祖玄(2005)还认为,过度融资的危害不小,在微观上扭曲了上市公司行为,表现为募集资金的变更或闲置、用于委托理财、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转移或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在中观上危害了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表现为净资产收益率和税后利润、单位资本经济增加值等反映公司业绩和投资效率的指标的下降;在宏观上危害了股票市场基本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价值发现功能、“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功能.

过度融资的突出问题是筹资较少考虑投资的真正需要,是为筹资而筹资,为过度融资而过度投资,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在过度融资下,上市公司的资金大大超过了创造价值(表现为净现值NPV大于0)的投资项目的需要,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如据李振明(2005)提供的数据,2001年公布中报的上市公司中,平均每家闲置资金(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3.11亿元,占总资产的17.64%(有54家超过50%).赵涛、郑祖玄(2005)提供了进一步的数据,2001年公布中报的上市公司中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总量达370亿元,占总资产的60%以上.更严重的是,为过度融资而临时编造的投资项目原本就不具备可行性,更谈不上最优化,从而导致这些项目所涉及的资金在融资完成后无法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承诺投入,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便成为其不可避免的选择.刘少波、戴文慧(2004)的研究表明,在2000年募股筹资的322家公司中,从发行后到2002年末,共有245家公司发生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变更比例为76%.其中,IPO公司有变更行为的高达88.1%.

上市公司一般用外部客观条件、产品市场状况、相关政策、合作方、技术条件等市场环境因素变化来为自己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进行辩解.然而,部分上市公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决策距资金募集到位的时间不到一年,而市场环境在一年内发生剧烈变化的概率不大.实际上即使市场环境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发生了变化,上市公司也应该事先无偏估计出这种变化发生的概率,在编制招股说明书时,仅就那些考虑了这些变化后仍然值得投资的项目进行融资(赵涛、郑祖玄,2005).退一步说,如果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确实是顺应了市场环境的变化,那就应该看到投资效率提高的效果.可实际的情况是,高比例变更投资项目的公司盈利能力呈逐年恶化趋势(刘少波、戴文慧,2004).

范从来、王宇伟等(2006)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过度投资现象,而非投资不足.不过,这种现象主要由股权融资偏好引起.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主要表现为控股股东和经理对投资资金的滥用,其中,控股股东对投资滥用资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不当关联交易,从而获得内部控制收益和侵占小股东利益;经理对投资滥用资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过度的多元化经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从而获得大量的“道德风险收益”和企业控制的内部私人收益(Privatebenefitofeontrol),最终导致投资效率低下.

概括地说,过度融资对投资的影响具体有:过度融资导致过度投资和低效投资;内部人控制下,还导致规模型投资和多元化投资;资金闲置,徒增机会成本,因此而产生的委托理财使募集资金在股票市场空转,严重削弱了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融资软约束导致盲目投资和“短、平、快”的速度型投资,强化了投资行为的短期化(李振明,2005).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价值分配导向,而不是价值创造导向.即投资的目的并非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通过投资来掩盖价值分配的真实目的.

三、“见物不见人”的财务管理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创造能力的因素,也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在企业里的作用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关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智力资本等方面的研究已十分热门,涌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从宏观经济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居多,从财务管理角度的研究很少.王化成、佟岩等(2006)也认为,我国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仍主要局限于传统领域,缺少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在他们选择的1996―2005年间的627篇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文献样本中,属于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研究屈指可数,仅有18篇,占全部样本的2.87%.茅宁、王晨(2005)的研究也认为,以硬资产最优配置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公司财务理论是一种“硬财务(Hardfinance)”.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中,至今也缺乏“人”的因素,是“见物不见人”的财务管理.总的来说,“企业价值:债权价值+股东价值”表明了“见物不见人”的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在:(1)在投资管理方面,重视实物资产(包括“物化”的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投资,忽视人力资产在内的智力资产投资.在传统的财务理论中,没有人力资产这一概念.因此,“企业价值”中没有人力资产价值;(2)在筹资管理方面,强调企业价值在债权人和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以及如何向所有者分配(股利分配问题),而这里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均指实物资本、金融资本所有者,几乎不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问题.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在实务中表现为工资与薪酬,往往作为成本费用在当期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不要误以为用股票及其期权的方式对企业经理人进行激励,就以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经理人就参与了企业价值分配,实则不然,那不过是经理人用自己该得的工作酬金去购写所怎么写作公司的股票及其期权,对于行使股票期权的经理人而言,其溢价部分就是其风险工作酬金的实现而已,如果放弃行权,则表明经理人的风险工作酬金未实现.

“见物不见人”的财务管理导致的后果是:不知道谁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者,检测定实物资产能自动生成价值;既然价值是由实物资产创造的,那么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本所有者无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企业实践,我们发现财务管理将焦点集中在价值分配方面,是一种忽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价值分配导向型财务管理,因而不是一种完整的财务管理,严重缺乏关于价值创造过程与机理的研究.为了财务管理研究的完整性,也为了纠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价值分配偏向,是将财务管理转向价值创造的“轨道”上来的时候了.

(作者系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

(编辑 程瑞川)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