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析和重构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850 浏览:109074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继认知取向和实践取向之后,生活取向被提出.它基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模式的反思,兼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的要求,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构想――情境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情境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具有“应有之义”和“内在之理”.

[关 键 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6-0127-04

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出现过认知取向的灌输模式和实践取向的主体模式,并且衍生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然而,两者理论上的辩证关系却未能在现实的长期共存中得到完整呈现,自成体系的平行发展使显性课程逐渐去情境化、隐性课程逐渐泛情境化.此时,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教育双方和谐共生、教育意义自然生成、教育目的有效达成的生活取向的情境模式进入学科视野.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当下,由于它既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又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逐渐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的硬指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化

(一)缘起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是观念形式和思想意识形式的,体现了特定社会对其成员身心成长、思想发展的方向规定,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未来社会成员思想的客观要求,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是,由于其内容多是以观点形式和意识形态为主,从而造成受教育者要么“在具体现实前生搬硬套、纸上谈兵”,要么“抵御不住负面诱惑,舍弃在塔里的辛苦积淀”,使思想政治教育饱受诟病.

回归教育教学本质,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在当受教育者应对真实生活现实时发生的,前者与显性课程的去情境化有关,“答案并非作为活的知识展现于主体的内心之中,而只是主体头脑中条条框框式的教条”,后者与隐性课程的泛情境化有关,“学生具有康德式的自我完善的理性自律,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做出选择,教育者不要把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成人群体”.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成人学习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质变学习过程等生活经验是质变学习的发生器等方法要走情境路线”(梅里安,林德曼:1978).即成人的学习,需要教育者以发现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的姿态,创设知识产生的情境脉络或者将知识置于其原初的情境,利于学习者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继而引导学习者发生观点质变.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一对辩证统一体,在相互转化中也是从量变到质变,那么在尚未完成变化期间,应该存在一个区别于两者又可以沟通两者、加速融合、促进转化、有利升华的第三类课程,相应地在认知、实践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就有第三种取向――生活,其教育模式是情境化的.

(二)内涵

人类个体的发展,既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身心自然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逐步承担社会角色,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永恒丰富人生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习、知识经常被同时提起.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促进社会化和个性化、增强学习并享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功能;学习是培养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是文化适应及获得社会成员身份的过程.知识存在于活动和文化中,而且具有情境性(布朗、科林斯、杜吉德:1989),其产生、运用、传承、更新都离不开情境,个体是知与行相互的――在教育中学习的知识要在情境中通过行为得到进步和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的基本观点和视角,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价值取向,现实性原则是基本原则,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生成是现实定位.”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化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尽可能还原或置于其产生的历史与现实的具体场景或环境之中,其目的在于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寓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实现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职业、工作、劳动等各种情境相契合,充分唤起受教育者在具体场景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其途径有二,一为创设新的情境,二为融入客观情境.

二、情境化视野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启思

围绕就业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夯实显性课程的同时,将隐性课程相应细化规范,组建了一个集合(表1),并从中探索特色建设.

一是探索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学校教育的适用问题.高职院校“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专业学习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受教育模式,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会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类比并产生迁移.学生不再被束缚在学校课堂这个小区域中,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具体岗位、真实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来了.教育环境的拓展与延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相应地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接地气”.


二是探索“学与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理论真理的实践问题.除需要预设和解答可能会出现的、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扰,而且需要随时探讨和把脉正在发生的、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扰,因为这对于必须经历从“准成人”到“成人”的在校学生而言,是一个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具备生活能力的问题.做到这一点,学生在理解变化、适应变化、融入社会、怎么写作社会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优越性自然体现.

以上两点用情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理解,可以归纳为:

(一)利用历史积淀情境,由外及内情境化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积淀情境指为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素质与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规范相适应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丰富的教化教育情境.因其历史性、传承性、延伸性、连续性、教育性等特征,是人类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不断积累、不断融合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传承延续与开拓创新的支点.

由外及内的情境化,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有效性因素:以“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及个人之间历史形成的关系”等历史积淀情境为基础,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对历史积淀情境进行处理,使抽象理论与现实实践尽量“回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中,使受教育者明晓其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更显理论说服力与实践感召力.(二)创设现实优化情境,由内及外情境化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优化情境指根据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个教育内容,立足并针对受教育者在特定时空场域的具体境遇,又综合此情此景的教育双方特定的联系而创设的特定教育情境.因其可控性、真实性、主体性、生活型、情感性等特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标实现,有利于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利于不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素质生成规律.

由内及外的情境化,遵循“环境创造人”,更强调“人创造环境”: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教育要素和教育过程的情境化有机结合,成为优化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最大化;优化情境通过实践活动对现实环境进行积极熏陶、精华、提升,使之逐步变成理想情境,更大程度上优化社会氛围,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情境化视野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析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明修”显性课程,“暗渡”隐性课程,整合企业、家庭、社会的力量,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积淀情境和现实优化情境,以实现学校主导学生主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成为认知、实践、生活等三取向一体化构想的现实化(图1).而且因其发挥了学生、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各自的优势,悦纳了五者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动,催生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特性.

(一)五元

1.主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上从理性教育转向感性教化,回归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本质.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只有启动了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他们行为的理性自觉,才能把知识内化为意识、从理论迁移到行为.

2.主导――学校: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导航灯”、“孵化器”,营造和谐积极的校园氛围,打造教学、怎么写作、管理三育人的校园文化,在传播知识、引导选择、强化意识、促进发展的同时,从道德文明、法制规范、公民意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引导学生崇尚真理、明辨是非、追求正确.

3.参与者――企业:在对参加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过程管理中,利用校企联动信息平台及其相关制度,引导在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工作任务实践,增进职业感情、工作责任、职业道德、技术知识,思考个人在职业生活中的价值实现,强化正确的职业信念,主动规划适合的职业生涯,固化正确的职业行为习惯.

4.配合者――家庭:大学生年满18岁,法律赋予他们公民权利,内心也以成人自居,拥有自己的朋辈群体,“独立”于父母、家庭之外,但是他们在思想和心理上还不成熟,面临困境缺乏有效应对,习惯性地向父母、家人寻求支持,家庭在他们关键期的选择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方面作用甚大.

5.支持者――社会:个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来自包括社会存在的客观世界,或截取或模拟,将教育内容灌注进某种特定的关系中,将理论观点代入随时变换的情境中,迫使学生以应变反抗惰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迁移.

(二)多维

1.主体性:着眼“90后”个体性主体意识强、社会性主体意识弱的特点,立足促进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主体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中,以社会生活为大课堂,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具有时代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体”为导向,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渗透性:利用家庭成员关系,在途径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身边亲人体验,在内容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家庭生活习惯,在方法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家庭影响成为与学生最接近却又最不易觉察的教育力量,弥补了学校、企业、社会、媒体信息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未及之处.

3.整体性:顶岗实习让学生早浸润企业文化、早接触职业工作,其真实的任务、综合的要求、丰富的体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独树一帜的现实情境,促进了学生在职业道德、流程设计、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职业人”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为现实优化情境的形成积聚潜在力量.

4.体验性: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给予学生丰富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真切而鲜活,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也打通了他们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及与感性认识的融合,增强了思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进了爱国家、爱生活的感情,提高了进取成功、奉献社会的积极性.

5.开放性: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性发展,校园生活因网络而超越时空局限,形成了与历史的、现实的家庭、企业、社会、人类等文化碰撞融通的校园文化,其开放性使之成为教育双方交流的新平台和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新载体,助长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效果,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气.

四、情境化视野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重构

“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让青春的生命在校园和社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愿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提高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获得思想政治素质的主体性有序发展(图2).

(一)构成

1.认知取向的主体意识教育.

基础:显性课程.

目的:理论知识,理性认识.

机制:促进学习.

将理论展开,辅以感性材料,用论据引导论点,传递概念原理.同时,扩大相关知识面,丰富活动,提高现实的理解能力,并且及时强化.根据学习规律,合理安排准备性学习(情境再现)、练习性学习(社会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2.实践取向的主体能力教育.

基础:隐性课程.

目的:主观体验,感性认识.机制:促进接受.

基于个体需要,以满足需要为直接动力,以兴趣爱好为间接动力,以情绪体验强化动力,推动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认识和自觉接受,继而通过观念、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固着于个体的言行、习惯和修养.

3.生活取向的主体人格教育.

基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情境化.

目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理性在情境中升华,素质的自然养成.

机制:促进自我教育.

发挥群体中单一个体及其彼此之间互动影响的积极作用,利用榜样模仿、情绪渲染、时尚引领、竞赛激励,促使群体内部交互教育,同时推动个体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实现,最终使个体完成自我教育.

(二)运行

1.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受限于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学生的个体需要、思维重心有别,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主体性鲜明,对于自我体验的追求强烈,只有在知识上和心理上达到一致,他们才认可思想政治教育.

2.教师是学科教育的主导,正面传递意识形态、传授理论观点.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的管理者、怎么写作者是全员育人的主导.示范职业操守,企业是岗位育人的主导.示范工作责任心,社会是全人教育的主导,示范公民道德.

3.课堂是教育内容的主渠道,校园是教育氛围的必要补充,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网络信息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在课堂所获得的知识、理念,最终通过现实生活、岗位工作、怎么写作活动、信息互动得到体验、检验和转化、内化.

4.教师从生活现实出发,抓住事件的共时性,提出问题的争论点、认知关键点,通过质疑问难,推动学生在教科书和工具书中,找寻论据支撑、破绽要害,点拨引导他们交流、争辩、补充并受到启发,从中抽象出观点意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5.从历史积淀情境中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构建旨在促进意识、能力、人格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针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软肋,重点培养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健全社会人格价值,引导学生思路指向正确的思维图式.

6.营造尊重、接纳、信任的人际氛围,实施教学相长的开放式教学,在分享、碰撞、合作中,鼓励并引导学生挖掘潜能,自主思考、有意思辨,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实现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以及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情境化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五元多维关系图,基于成人主体的质变学习理念,注重文化建设、环境打造、整体育人、全人发展,融合学生、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的力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塔式模型,按照理性认知―感性实践―情境生活的路径,从强化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成为“有时代感、能担当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

[1]董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化:理论渊源与逻辑路线[J].思想政治工作,2009,(6).

[2]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1).

[3]王新山,王玉婷.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7).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