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27 浏览:130696

高中生物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步骤:确定本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简称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本文仅就如何确定高中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谈一些看法.


一、正确处理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都是课程设计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应当将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不可偏废.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当力求实现学科识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

二、课程目标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将发生相互作用.科技将高度社会化,社会将高度科技化.社会的高度科技化要求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这个意义上,高中生物课程一方面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又要为将来可能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打好生物学基础.

三、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当研究高中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不是单纯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选取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调查表明,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事实性知识,名词术语较多.有些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的,课标和教材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将它们作为代表动物或代表植物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关于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能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懂得怎么做,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因此,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对事实性知识应当做较低要求,如知道或识记等;对原理性和程序性知识应当做较高要求,如理解和应用等.

四、课程目标应当体现学科特点.在20世纪,随着数学、物理和化学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生物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标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并深入到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化论和生态学等各分支领域,使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趋于统一,并越来越接近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催生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医药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硕果累累.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人体科学、营养学、优生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新世纪高中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确定,应当将学生的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统一考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