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两案例的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18 浏览:33723

摘 要:本文通过小学语文中ABB式词语教学的两个案例,启迪小学语文老师以热忱之心引导学生亲近母语,师生共同探究学习鲜活的词语,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构词形成的特点,并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如此就能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启示

案例一:《冬天里的大菜棚》ABB式词语教学.

一次公开课上,学校安排小王老师上北京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里的儿歌《冬天里的大菜棚》,这首儿歌的前四句结尾分别是“冷冰冰”、“暖融融”、“一层层”、“绿生生”,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儿歌句式齐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小王教师注意到这首儿歌中ABB式词语的运用,于是让孩子仿造举例,做一些相关练习.学生表现得很活跃,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让人未曾料到的是:6名学生中有5名仿造了这样的词语:一棵棵、一个个、一年年、一双双、一排排,仅有一名学生很小声地说了“绿油油”.始料未及的是与绝大多数教师预想的“圆溜溜、红艳艳、水灵灵”的答案偏离,小王教师看起来也有些慌了手脚,因为接下来她让学生再想、再说的时候,孩子们的答案依然集中在“数词加量词”上,小王教师不得已,很被动地出示了“绿油油、圆溜溜、红艳艳、水灵灵”几个ABB式词语,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和相应的果蔬一一对应起来,课堂随即陷入沉闷.我们不禁要思、要问,课堂为什么会由活跃陷入沉闷?究其原因,大概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中出现了“一层层”这样的词语,在老师没有辨析的情况下,它自然是ABB式词语的示例之一.第二,从口语积累、生活经验看,这种数词加量词的叠词,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脱口而出.第三,学生回答“绿油油”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和生成,错失了教学的机会.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课文中的“冷冰冰、暖融融、绿生生”与“一层层”都是ABB式词语,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们的词性不同.

有研究者专门从国家语委语料库使用词表和王国璋等编著的《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一书中收集了494个ABB式叠词,并对其按词性做了统计,指出ABB式叠词所涵盖的词性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名词,如山沟沟、艾窝窝、香饽饽等;动词,如打哈哈、过家家等;形容词,如干巴巴、白胖胖等;副词,如不仅仅等;拟声词,如哗啦啦、咕嘟嘟等;叹词,如哎哟哟、哎呀呀等;还有数量词,如一丝丝、一天天等,其中以形容词为最多.

对于冷冰冰、暖融融、绿生生、一层层来说,它们分属于ABB式形容词和ABB式数量词,所以建议教师在出示这四个词语的时候,把它们分成两类.这样孩子就有了两类可以仿造又有所区别的范例,不至于出现以上课堂上的尴尬.

也有教师质疑:是不是这种ABB式的词语,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吗?其实不然.我们将该版教材的前后内容进行“勾连”后发现,这样的ABB式词语在此课之前已多次出现,虽然是在拼音板块出现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温故而知新”.ABB式词语多出现在儿歌里,会使儿歌看起来句式整齐,读起来合口押韵、易记易唱.这与低年级孩子对语言的声音、节奏较为敏感的学习特点契合.如:“一颗星,冷清清,两颗星,亮晶晶,三颗四颗五颗星,夜空闪闪放光明.”又如:“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从学习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来说,我们更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前勾后连”.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与此课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当孩子再读曾经学过的儿歌、再看那些读过的词语时,无形中就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热情;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曾经学过的“顶呱呱、冷清清、喜洋洋、亮晶晶、水灵灵”和那些易记易唱的儿歌时,ABB式的词语就不再那么难以企及了.

案例二:“喜羊羊”与“喜洋洋”一次词语教学的启示.

吸取小王老师的公开课的经验教训,我上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时,在“我的发现”这一个环节,指导学生伪造对ABB形式的词语.学生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个个都踊跃举手发言.

“绿油油、红彤彤、乐呵呵、笑眯眯、喜滋滋等”说着说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学生没举手就说了起来.

其中有个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几个:“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等”这个学生说完很得意.

我把他说的几个词写在黑板上,而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笑着,有的小声起哄:“这是《喜羊羊和灰太狼》里面的等”还有的则在观察我的反应.

此时,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喊:“老师,他说得不对.”

我心里暗自高兴,赶紧引导他说:“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怎么不对?”

他又说:“‘喜洋洋’和‘懒洋洋’的‘洋’应该是带三点水的.”

有些学生不服气:“那么‘美羊羊’、‘沸羊羊’为什么不行?”

那个男生又答道:“因为‘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都是动画片中(角色)的名字,不能算ABB词.《语文园地八》里举例的‘绿油油、乐呵呵等’是表示样子的,‘喜洋洋’是喜气洋洋的样子,‘懒洋洋’是看上去很懒的样子.”

看来这个学生已经明白ABB形式的叠词是用来状物的,我听完后激动不已,其他学生听了也略有所思.

正当我想做个总结时,学习委员又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如果照刚才所说的,那么ABB形式的词语不仅在音节上要符合ABB的这种规律,还要能表示事物的颜色、样子或某一种状态.我这样说,对吗?”


这样,根本就不用我总结了.我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大肯定了一番后,又请学生对表示颜色、样子或某种状态的ABB词分别作了举例,这个环节的教学就算是很完整了.

当我把孩子说的“喜羊羊、懒羊羊”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动声色中引起孩子的注意,也是下一步辨析的开始.当我引导学生总结和强调ABB式词语规律的时候,其实是在“搅浑水”中激发学生思辨,潜台词是: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喜羊羊、懒羊羊”为什么就不对呢?当教师让学生把与之对应的“喜洋洋、懒洋洋”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思维的碰撞与交锋就真的开始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和学生都在无意或有意中限定了此次讨论的语境是有关ABB式形容词的,而不涉及ABB式词语的其他词性.

语言的内核是思维.就ABB式词语的学习而言,随着年级的递增,其关乎的不仅仅是词语的积累、语文知识的习得,还有孩子语文能力的提升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孩子在列举ABB式词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案例二中并不急于给出答案、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解疑中答辩,经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面对三年级孩子,教师基于教材和学情,对ABB式形容词的教学内容有相应的考量,因此这节课自然顺畅地实现了教学目标,ABB式词语的教与学就不那么难了.

我从刚才的案例中,看到了语言的时代性、变动性.譬如电视媒介对语言的影响,喜羊羊、懒羊羊等动画角色名字已经深入学生内心、无法回避.还有诸如网络媒介的影响,一些网络用语层出不穷:范跑跑、鲁推推、楼脆脆、等检测使在语文课堂上,在讲解ABB式词语时,有孩子提及这些网络用语,我们怎么办?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恐怕都不行.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语言的背后是文化.

面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范跑跑、楼脆脆”,还要和孩子一起辨析它们发生的背景、语境,帮助孩子关注并了解当下的社会生活、新闻事件,通过解释网络用语的生成,引领孩子了解语言的丰富性、时代性、变动性等.

综上所述,两堂词语教学课,一个小小的ABB词语、一块并不大的知识点,却对我的启发很大.ABB式词语的教与学到底有多难?恐怕应了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我们以热忱之心亲近母语,当我们以潜心研究的态度走近鲜活的词语,当我们和孩子一起“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ABB式词语的教学也就化难为易,迎刃而解,词语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