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媒体创设情境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966 浏览:34236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简要总结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物教学情境的几种方式,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共同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

【关 键 词】高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会话、协作、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录像有机地组合起来,为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与传统技术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感官刺激的多重性、信息容量的丰富性、呈现形式的生动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等特点,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创造条件.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的学科.生物学教学尤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理过程,多媒体技术更具有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以用动画、录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传统教学中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提供方便有效的手段,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真实的虚拟化实验学习环境空间,为学生提供仿真性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接近真实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保证知识的真实情境迁移.


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设计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和几点反思.

1.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中,若恰当地利用投影、幻灯、录像或计算机等电教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如:在讲“生物的遗传”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很多日常生活中遗传现象画面,如单双眼皮,耳垂等.并提问:“谁是双眼皮、谁是单眼皮?耳朵有没有耳垂?”,进而将这些现象引入到自己的身上,并继续提问:大拇指能否向后背侧弯曲?这些性状与父亲、母亲是否相同?”等等.“有谁能解释这些现象?”学生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在引入“生物的变异”这一节内容时,引用了一段自己做的FLASH动画,描述的是一个小品.让学生分析小品对话中的一些观点是否正确,给出理由.这时学生会发现凭借原有的知识还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些问题就产生了好奇,教师就很自然的引入到新课的学习.再如,在讲授“染色体变异”这节课时,用了一段“猫叫综合征”的录像,学生对这种病的形成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师顺势提出这种病与染色体的变异有关,进而染色体的变异包括哪些情况,会产生哪些相应的病症,和基因突变相比哪个后果更严重?通过新奇的问题触及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了学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诽之情,只要问题触到学生的认知领域的最近发展区,认识冲突必然引起“共振”,强烈的求知欲,为成功打开了通道.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问,学生马上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境,优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古语曰:“信其道方能亲其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信息的呈现让一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接受,易理解,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可信度.无形之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例如在讲授基因的表达时,先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通过上册的学习,学生基本上知道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但至于,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学生是比较模糊的,然后让学生观看蛋白质合成的一段录像,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对这个问题又不是非常的明白,学生由此产生的惊异、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进行的知识的传授,讲完以后,教师再次播放同样的录像,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完全明白录像的内容,并能够再现.

3.利用多媒体创设实践情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全新的创造环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有相当的密切,如何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是生物学教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如在讲授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时,利用录像展示其培育过程,然后教师充分利用Flash动画分步骤分析培育过程,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受.通过多媒体创设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实验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观察现象,科学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自主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能顺利进入创造角色,激发创造潜能,努力创新,而且为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造环境.

4.利用多媒体创设实验情境,指导学生实验,规范其操作技能

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较为薄弱的环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最难以观察的是许多演示细节;还有难度较大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技巧,学生也难以掌握.借助电视录像片,恰当地应用特写放大,慢动作、图像滞留等手段,将实验材料与物像放大,将操作方法与程序适当放慢,以增加实验可见度、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掌握.

关于实验课的复习主要是应用录像,做到省时省物,系统高效,可以弥补重新做实验的条件限制.学生通过录像能清晰系统地看全操作程序与规范;通过近景推移,能抓住操作要领;通过特写放大,细节滞留,能理解掌握操作关键.在复习时,将事先制作的实验表格,包括步骤、要领、注意事项、结论等,发给学生,然后重放生物实验录像片,重点与关键步骤再重放,学生边看边想边记边议,在音乐陪衬的解说中,高密度地系统地再现实验内容,印象特别清晰,理解特别深刻,记忆特别牢固,从而起到系统复习的作用.

5.利用多媒体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大容量、系统化是生物学复习的特点之一,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于新授课.复习课的任务不仅要再认和巩固单个知识点,更主要是要完成对知识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的构建.因此采用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手段.

6.利用拍摄到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录象,优化课堂探究教学

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开展好多年,在组织学生研究过程中,肯定也积累了很多多媒体资源,比如图片,视频,文字,表格数据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引入课堂,由于都是学生自己做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探究学习,非常有效的措施.只要是研究,其解决问题过程中,比如遇到很多问题,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引导研究性学习课堂化,课堂教学研究化.将两者很好的结合,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比如我在上植物的矿质营养的时候,就将以前学生开展“无土栽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过程的录象,逐渐呈现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效果很好.

以上几点是本人利用多媒体创设生物教学情境的初步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主宰”的地位;如何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如何将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整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效;如何解决板书等等,都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总之,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生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形成一种严谨、活泼的教学氛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极力实践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